人工智能棋手擊潰的不是人類智慧,而是人性弱點 文\黑鍵 從去年歲尾到今年初,人工智能棋手“Master”與人類棋手的網(wǎng)絡圍棋大戰(zhàn),以Master60勝1平(唯一的和局是因為網(wǎng)絡故障)橫掃包括中韓日三國第一人柯潔、樸廷桓、井山裕太在內的數(shù)十名人類頂尖高手而告終。在專業(yè)棋手的徒嘆奈何與廣大棋迷的大呼過癮聲中,對于這次人機大戰(zhàn),目前至少有兩個結論得到了澄清和認可。 第一,經過AlphaGo團隊的黃士杰博士確認,Master就是去年甫一亮相便以4:1擊敗人類天才棋手李世石的人工智能程序AlphaGo。而以這次Master全面壓制人類高手的表現(xiàn)來看,AlphaGo通過短短4個月的自我學習完善后,其棋力已再度升級。第二,上次人機大戰(zhàn)如果說李世石苦搏一勝的結果讓人類棋手對角力AI還抱有幻想,那么這次則心服口服,人工智能對人類棋手具有壓倒性的優(yōu)勢已成定論。連一向自負的聶衛(wèi)平棋圣都自嘆弗如:“人類已經無法超越人工智能,搞不好還會越輸越多?!倍燃壏质澜绲谝坏目聺嵕哦卧?/span>微博中寫道:“我從3月份(去年)開始到現(xiàn)在研究了大半年圍棋軟件,無數(shù)次理論、實踐,就是想知道計算機究竟強在哪里,昨晚輾轉反側,不想竟一夜無眠。人類千年的實戰(zhàn)演練進化,計算機卻告訴我們,人類全都是錯的……” 人工智能正在圍棋領域對人類進行大征服,這也讓我們不由得不認真思考如何應對人工智能時代來臨給我們帶來的機遇與挑戰(zhàn)。然而柯潔的觀點未免有些偏頗,突遭激變沖擊之下全盤否定自己,其實這也是人類通病。人工智能在很多社會實踐領域,比人類會做得更好,也顯得更聰明,更注重實效,這是毫無疑問的。但這并不能證明人工智能已經超越了人類的智慧,即便單從圍棋競技的層面,Master擊敗的與其說是人類的大腦,不如說更多的是拷問人類的內心世界,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從而戰(zhàn)無不勝。 從這次Master留下的60張棋譜來看,人工智能確實展示了超出人類棋手一籌的技術運用和全局把控能力,它的招法穩(wěn)健而精確,卻也不乏人類天才棋手那樣隨機應變、不拘一格的創(chuàng)新意識,這也是它超強的自我學習能力的體現(xiàn)。然而他的創(chuàng)新,諸如在布局階段便在對手的星位點三三、妖刀定式中直接沖吃二路子、大雪崩外拐定式中的五路扳,雖然與現(xiàn)代圍棋棋理稍有出入,但總的來說并沒有背離人類行棋的基本經驗。Master最強大之處在于它幾乎沒有技術性的失誤,特別是在局部接觸戰(zhàn)的處理上,總是表現(xiàn)的適度而得體,絕不會出現(xiàn)崩盤的現(xiàn)象。而人類棋手,除了受制于腦力的持久專注度的限制,更大的困擾是心理的波動造成的技術變形,而這幾乎是不可避免的。相較于“芯”如止水的人工智能,人性中貪婪、猶疑的弱點會時常跳出來,引導棋手做出或過分、或畏縮的選擇?!皣迨E”的第一條就是“不得貪勝”,但幾乎沒有一個人能驅除“貪”這個心魔。同樣是求勝,人工智能只是考慮勝利的路徑,而不去理會勝利的意義;而對于人類,諸如“名聲”啊,“獎賞”啊,這些勝利的附加品纏繞在他的世界觀中,從而引發(fā)緊張、沖動、恐慌等情緒,出錯的概率也就大大增加了。所以,如果拿一位武俠人物打比方,這位一切盡在掌握的Master,絕不是什么練成了“葵花寶典”的東方不敗,更像是那個超然物外的掃地僧。所謂無欲則剛,因為沒有貪念,所以不會出錯。而從境界上更接近于Master的人類棋手,應該是此次人機大戰(zhàn)并未現(xiàn)身、卻拿過有史以來最多的世界冠軍的韓國人李昌鎬九段。 其實說到底,人工智能不過是人類提高自我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的一項發(fā)明而已,而圍棋作為世界上最古老、最完美的益智游戲,又何嘗不是人類智慧的產物?從此種意義來說,人類還掌握著這個星球的最高智慧。我們知道又常常忽略的是,除了競技和益智的功能,圍棋還具有映射人類生存的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的寓言功能。諸如政治、經濟、戰(zhàn)爭等人類的很多社會活動在棋局中都有驚人類似的反應,圍棋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紛繁復雜的、運用技術(棋藝)來提高效率(子效)的游戲,和管理社會有異曲同工之妙。在現(xiàn)實生活中,由于欲望而衍生的人性難以克服的弱點,造成了社會體系中的貪污腐敗、秩序混亂、貧富失衡、執(zhí)法不公、侵害環(huán)境等種種亂象,遲滯了人類文明的腳步。人工智能既然可以成為一名縱橫天下的超一流棋手,同樣可以扮演一個百毒不侵、奉公執(zhí)法的完美的社會管理者的角色。比起橫掃天下圍棋高手的虛名來,這或許是Google旗下的DeepMind公司如此用心地開發(fā)圍棋Al的一個最重要的意義所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