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思邈的醫(yī)案中記載著用灸法給小孩清熱。 我們知道孩子受寒就會發(fā)燒,發(fā)燒是我們身體的本能,用發(fā)熱的方法來驅逐我們身體受到的寒氣。 艾灸,幾歲的小孩都可以,少年一定沒有問題了,小學生一周在身柱穴上做三次艾灸,每次15分鐘,可以促進孩子的生長發(fā)育,不易感冒。日本人早在1937年就這樣做過實驗,兩個學校做對比,一個學校做艾灸,另一個學校不做,結果一年后,做艾灸學校的孩子,比另一個學校的孩子,平均身高,高出8至10厘米。這些問題有很多例子,只是自己不知道吧了,好可憐啊! 【承山穴】別名;肉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與昆侖穴之間,當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時腓腸肌肌腹下出現(xiàn)尖角凹陷處。 此穴的主治疾病為:1:小腿肚抽筋(腓腸肌痙攣)、腳部勞累、膝蓋勞累、腰背痛、腰腿痛。 2:便秘、脫肛、痔瘡等。該穴為人體足太陽膀胱經(jīng)上的重要穴道之一,為治療小腿痙攣,腿部轉筋的常用效穴。 人體穴位配伍: 配大腸俞穴治痔疾。 中注穴是足少陰腎經(jīng)的常用腧穴之一,位于臍中下1寸,前正中線旁開0.5寸,在腹直肌內(nèi)緣;主治腹痛、便秘、泄瀉等腸胃病證;月經(jīng)不調(diào)。一寸大概一指差不多的,就是你大拇指一恒指吧 身柱穴 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個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取穴時,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頭,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小兒艾灸 身柱穴 在背部第三胸椎(肩背正中央最高脊椎骨下面第三個椎骨)棘突下,含有全身支柱的意思,取穴時,使病人自然正坐平肩,略向前低頭,在第三胸椎下陷中取之。 特性 身柱穴為督脈之脈氣所發(fā),在上背部正中,第三胸椎下,接近肺臟,屬督脈經(jīng),通于腦髓,名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理肺氣、補虛損、解疔毒,寧神志之功效。有補益肺氣、止咳平喘、溫化痰濕、健腦益智、防病強身的功能作用,能通治小兒科的多種疾病。在《養(yǎng)生一言》一書中,就有小兒每日灸身柱穴,能宣通肺氣,提高人體的抗病能力,是保證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之一。同時,由于身柱有健腦益智作用,經(jīng)常施灸也能健全小兒神經(jīng)系統(tǒng),促進大腦發(fā)育,增強智能。 作用 1.灸身柱可以健全神經(jīng)系統(tǒng) 因而可以防止疲勞和促進疲勞的恢復,可以防止神經(jīng)衰弱、不眠癥、頭痛等。對腦溢血、精神病、癔病、小兒麻痹、癲癇、舞蹈病也有療效。日本針灸醫(yī)家代田文志,在長野縣40所學校對學齡兒童進行保健灸的報告說:“灸過身柱穴之后,不傷風了,食欲增加了,發(fā)育也好了,總之,健康狀況改善了。所以,虛弱兒童的家長,應該格外注意長期給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學齡兒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對于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鄙碇ū蝗毡踞t(yī)學界譽為“小兒百病之灸點”。 2.通治兒科百病 對于嬰兒消化不良,吐乳、泄瀉、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抽風、發(fā)育不良、面黃肌瘦,都有預防和治療的作用??蓪q搓成鉛筆尖或更細一些,在身柱穴灸三壯。象吐乳之類,兩三天即可痊愈;由于瀉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兒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轉危為安;對于哮喘、支氣管炎、百日咳也都療效明顯。對于三、四歲以上的小兒哮喘,除灸身柱外,可加灸靈臺穴(第六椎下陷中)。由于身柱灸對于上述小兒各病都有明顯療效,所以是保證小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措施,應該成為婦幼保健工作的重要內(nèi)容和一般家庭常識,要大力推廣。 3.防止呼吸系統(tǒng)疾患 身柱灸可以預防和治療感冒,對于小葉肺炎、肺門淋巴結核、初期肺浸潤、胸膜炎、哮喘、支氣管炎等,是必不可缺的灸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