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馬桶時來點歷史,拉的舒坦! 1948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讓共產黨戰(zhàn)勝了國民黨 | 南京大屠殺兇手40%是朝鮮人 | 紅衛(wèi)兵現(xiàn)在都去哪兒了 | 古人拉完屎如何擦屁股 | 古人如何避孕 | 古代一兩銀子到底值多少錢 | 皇帝三宮六院,一晚上要睡幾位美女 | 古代美眉真的不穿內褲? | 一個古帝國養(yǎng)多少軍隊才夠正常打仗用的? 來源公眾號朝天椒歷史(ID:lishi600) 男女出軌,同樣是給對方戴“綠帽子”,為啥女人叫“紅杏出墻”,男人卻稱為交“桃花運”? 紅杏出墻 女子有了外遇被稱作“紅杏出墻”,典出于南宋江湖派詩人葉紹翁《游園不值》詩作:
不過翻看唐詩,偶找到唐代詩人吳融《途中見杏花》一詩:“一枝紅艷出墻頭,墻外行人正獨愁?!?/span>葉紹翁有點涉嫌抄襲哈! 流行于元代的雜劇話本《墻頭馬上》的作者白樸,引用了源自宋代無名氏所寫的《西山一窟鬼》的內容,其中有“如捻青梅窺少俊,似騎紅杏出墻頭。”描寫青年書生裴少俊到洛陽買花苗,偶遇總管之女李千金。二人一見鐘情,沖破封建禮教的束縛,私定終身。 他們的自由戀愛遭到李父的粗暴干涉,后歷經坎坷,夫妻終于團圓。 宋代無名氏與葉紹翁究竟誰模仿誰已經不重要了,反正“紅杏出墻”這個詞兒最早出現(xiàn)在宋代已成為共識。當初的含義可謂褒多貶少。 為啥偏偏是杏花而不是桃花、梨花、李子花? 南宋楊萬里《杏花》詩中寫道:
古人認為杏花紅中透著白,白里泛著紅,就像女子嬌羞的顏面,引人遐思不已。 古代詩人很善于把“杏花”和“墻”聯(lián)系到一起,唐代宋無寫過“紅杏西婁樹,過墻無數(shù)花。” 宋代張良臣有“一段好春藏不盡,粉墻斜露杏花梢。” 魏夫人“隔岸兩三家,出墻紅杏花。” 金末元初元好問“杏花隔墻一枝橫,半面宮妝出曉晴。” “杏花”有情,無奈被“墻”這種曖昧的建筑物阻隔著,想感知墻外的大好春光,只能選擇大膽“出墻” 。 元代以后,“紅杏出墻”這個詞慢慢變了味兒,由最初形容大膽追求愛情逐漸變成了女子不守婦道,勾引男人的代名詞。 清朝才子李漁把杏樹稱為“風流樹”,還言之鑿鑿說:“如果杏樹不結果,以處女經常穿的裙子圍系在杏樹上,就可以結出累累碩果。起初我不信,一試果然靈驗,可見杏樹喜歡淫亂,所以我就把它命名為‘風流樹’吧。” 李漁影響力太大了,杏樹被他貶得一無是處,到了今天,“紅杏出墻”詩意全無,徹底成了貶義詞。 命犯桃花 掛攤兒上,算卦的經常會忽悠男人們:“看你這生辰八字,可見你今年命犯桃花?!?/span> 自古重男輕女,女人有了外遇,世俗無法容忍,輪到男人外遇,竟成了美事一樁。 《詩經》中有一篇關于桃花的作品:
詩歌描寫一位即將出嫁的女子在桃花盛開時節(jié),憧憬、向往著未來美滿幸福的婚姻生活。 這是我國最早把女人和桃花聯(lián)系在一起的文學作品。古人對婚姻贊美祝福時常常會說:“(你們的姻緣)既和周公之禮,又符桃夭之詩?!?/span> “桃夭之詩”典出于此,后人把遇到美麗女子叫做“桃花運”。 “桃花運”勉強算個中性詞吧。 民間另有一種說法,唐朝才子崔護在長安城南游玩,一時口渴,就來至桃花掩映的一個村莊,找到一戶人家,遇見一個面如桃花的女子。兩個年輕人愛慕之心油然而生,可惜礙于“男女授受不親”的封建禮節(jié),不能說破,崔護只好默默離去。(古人發(fā)乎情止乎禮,要擱現(xiàn)在,早留下微信號,不知約會多少次了) 第二年,崔護又來到這里,這戶人家大門緊鎖,只見桃花,不見心上人。悵然吟誦一首《題都城南莊》詩:“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幾天后,不死心的崔護又來到這里,一位長者上前問:“你就是崔護吧?你可把我女兒害慘了……” 原來,自打崔護離開,女子害了相思病,從此一病不起。 恰巧這天,女子斷了氣。崔護進門,扶起女子的頭哭起來:“是我害了你……” 神奇的是,愛情的偉大力量將女子從死神手中奪了回來。女子死而復生,病也全好了,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中國的愛情故事基本一個結局,一如金星的經典臺詞——完美!對比一下,“桃花運”確實比“紅杏出墻”美好一些。 綠帽子 再說一個男人都厭惡至極避之唯恐不及的“綠帽子”典故。 “綠帽子”沒必要多解釋,中國人大概都知道是妻子出軌,與別人私通的意思。 清人所著《通俗篇》記載:早在春秋時期,就有規(guī)定: “賣妻而食”的男人要佩戴“綠頭巾”,以區(qū)別貴賤身份。 到了漢代,綠頭巾改為綠幘(zé),已經固定為妓女家屬身份的象征物。 宋人邵伯溫在《聞見錄》中記載:唐朝時,地方官吏對犯人不加杖責,不打不罵,卻要給犯人頭上裹綠巾,加以羞辱。 唐宋時期官員著紅、紫等色衣裝,和尚道士為黃色、黑色,平民則著白色,穿著青、綠色衣裝的都是“屠”、“沽”等賤人,可見裹綠巾是一種很傷自尊的懲罰。 從元朝開始,青、綠色衣裝僅限于妓女、音樂工作者(樂人)?!对湔隆芬?guī)定:娼妓家中長者及男子一律裹“青頭巾”。 明朝也有類似規(guī)定,娼妓家中男子一律裹“綠頭巾”,不許在道路中間走,要左側通行。所以那個時候,人們很自然就可辨識妓女家人。街頭左面走來一位頭裹綠巾的人,路邊開始議論:“看看,那個戴綠帽子的來了,讓你丫逼老婆賣淫,這就是下場!” 市井間,凡有妻女為娼者,或者是老婆偷人養(yǎng)漢的男人統(tǒng)稱為“戴綠帽子”。 誒,帶了一輩子的綠帽,不知道關二爺是什么想法~ 還有一個來源出自明人謝肇淛(zhè)所著的《五雜俎》中提到:古人認為龜不能交配,所以雄龜就任由雌龜與蛇交配繁殖后代。民間以龜為綠色,故謂之“王八戴綠帽子”形容丈夫無能,縱容老婆跟別人胡搞。其實,強壯的雄龜壽命很長,幾百歲還可以保持旺盛的性活力,這一比喻實在是冤枉烏龜了哈。 “紅杏出墻”似紅非白,“桃花運”粉中透紅,“綠帽子”翠色盈盈,這些俗語都離不開一個色情的“色”字。色者,顏氣也,引申為色欲。無論是色欲、貪欲還是其它欲望,想遠離是非,節(jié)制欲望很重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