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盲拍是什么?盲和瞎是一個意思,當(dāng)盲拍可不是瞎拍。 根據(jù)《攝影辭?!返恼f法,盲拍就是指不使用取景器或液晶屏,純粹通過對被攝體的預(yù)測判斷,直接使用相機或者錄像設(shè)備拍攝的一種方式。
“盲拍有啥意義嗎?為什么要不看取景器進行拍攝,有什么好處?”觀眾席中,預(yù)先安排好的托兒舉起手大聲問道。 好,既然有人問到這個問題,我們就先從盲拍的意義說起。 比起看著取景器的正常拍攝,不看取景器的盲拍有啥好處呢?沒有!那為什么還要盲拍呢?因為在有的情況下,我們只能盲拍。 第一種情況,是“沒法看到取景器和 LCD 屏”。要知道,不是所有相機都有可翻轉(zhuǎn) LCD 屏的,這就注定了在某些極端角度下,你只能盲拍。 例如,你必須要進行幾乎貼地的超低角度拍攝時; 再比如,你站在平地上,高度不足,卻需要進行俯拍以獲取更好的視野時; 第二種情況是,你來不及或者不方便看取景器。 在新聞攝影和街頭攝影中,你需要快速的抓拍一些稍縱即逝的瞬間,可能來不及慢慢取景構(gòu)圖,先拍下來再說; 在街頭攝影中,還普遍存在另一種情況: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拍攝的,你需要盡量不引起注意地進行拍攝——而端著相機瞄準,明顯是不行滴~ 既然盲拍是如此地有意義,接下來就要進入“如何進行盲拍”的環(huán)節(jié)了。 首先要為大家分享的,是一些初學(xué)者提高盲拍成功率的要點。 盡量使用廣角鏡頭,并固定使用一個焦距,是練習(xí)盲拍技術(shù)的黃金選擇。 剛開始練習(xí)盲拍時,新手往往對鏡頭的視野把握不足,而使用視野較寬的廣角頭能提高拍攝成功率,最大限度避免“主體不在畫面里”之類的尷尬; 同時,廣角頭的大視野,給后期處理留有余地。無論是重新裁剪調(diào)整構(gòu)圖,還是調(diào)整水平線,都有足夠的處理空間。 而固定使用一個焦距,則是出于長遠的考慮。 固定使用一個焦距一段時間后,就會開始對這個焦段的視野、角度,產(chǎn)生更深刻的認識,達到“不看取景器就能知道取景范圍”的盲拍達人境界。 盲拍的時候,用什么光圈好呢?出于提高拍攝成功率的考慮,應(yīng)該使用小光圈,使整個畫面都清晰,這樣不用擔(dān)心對焦對不上主體的問題; 但如果使用太小的光圈,可能會導(dǎo)致快門速度不足,不利于抓拍動態(tài)的畫面。在光線不足的環(huán)境下,這種問題會尤為明顯。 兼顧到景深和快門速度,最好選擇中等的光圈值(一般指 f/5.6 到 f/11)來進行實際拍攝。
除了景深和快門速度兼顧的優(yōu)勢,對大部分鏡頭而言,中等的光圈值往往是鏡頭的“最佳光圈”(f/8 左右),成像銳度也往往比較高。 在剛開始練習(xí)盲拍,對鏡頭的視野了解不足時,先盡量采用中心構(gòu)圖,對準主體,讓主體位于畫面中央,提高拍攝成功率。 同時,使用靈敏度最高的中心對焦點,往往也能提升對焦精度和合焦速度,便于抓拍到清晰畫面。 也可以先目測盲拍主體的距離,選取距離大致相等的其他物體,在取景器的輔助下進行單點對焦,合焦后鎖定對焦,再對主體進行盲拍。 如果有點測聯(lián)動模式,建議開啟,以主體為基準控制曝光,確保主體曝光正確;如果沒有點測聯(lián)動功能,建議采用平均測光或中央重點測光。 最后,來歸納盲拍的幾個常用姿勢、適用場景與注意事項吧。 1.舉火燒天。雙手或單手舉過頭頂進行俯拍。能有效越過障礙物,提供較好的視野。常用于在人多的地方拍攝以記錄為主的紀實類照片。
2.猛虎搶地。手握相機靠近地面進行拍攝。常用于在沒有桌面三腳架的情況下進行低角度仰拍。 注意:夏天街拍盡量不要使用此姿勢,如果被當(dāng)成偷拍裙底的流氓,后果自負。 3.羚羊掛角。將相機掛在脖子上或腰上,假裝“沒有在拍攝”的狀態(tài),實際上卻悄悄將鏡頭“不經(jīng)意地”掠過要拍攝的目標,在不知不覺間一陣狂拍。 可以配合快門線使用,進一步提高拍攝的隱蔽性。 這一姿勢不容易引起被拍攝者的注意,非常適合街拍——要知道,很多人是不喜歡被人拍攝的,增加拍攝隱蔽性能減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什么?你說“快門的聲音怎么消除”?拜托,街拍的時候周圍環(huán)境肯定是嘈雜得要死,誰會聽得見你的快門聲??! 總而言之,無論使用哪個姿勢,都要求盲拍者對鏡頭的特性有深刻了解,同時也要求一定的手持穩(wěn)定性,都需要勤加練習(xí),方可熟能生巧。 以上就是本期要為您介紹的全部內(nèi)容,感謝您的收看,我們下期再見。 上期回顧: 《顏值不高不上鏡?用了這招就變美》 |
|
來自: 大衛(wèi)913 > 《攝影(教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