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的,永遠(yuǎn)是動的港灣
你們跑來找我要開悟, 我不知道開悟是什么, 也不提倡開悟這個說法。
但,我說一個自然現(xiàn)象, 一種自然規(guī)律給你們聽聽, 看看是不是這樣。 先拿外在物質(zhì)表象, 即我們的交通工具來講:
汽車是動的,停車場是不動的, 從這個不動的地方駛出, 必須回到這個不動上來; 飛機(jī)是動的,機(jī)場是不動的, 它從這個不動的地方起飛, 必須降落到這個不動上來; 輪船是動的,碼頭是不動的。 所有交通工具的港灣都是這個不動。
從我們?nèi)说慕嵌葋砜矗?/span> 地球必須是個不動的。 如果地球天天動蕩不停, 一切的生命還活得了嗎?
剛才說,所有物質(zhì)表象,是這樣的。 我們再來看看我們這個人: 我們到處走動,工作、生活,忙里忙外, 最后我們是不是要回到那個家? 那個房屋,在法律上叫什么?不動產(chǎn)。
所以, 物質(zhì)起落沉浮都是從不動處升起,又回落到不動的原處。 人這個活的物質(zhì)體,必須在這個安定的家休息。如果, 一個家里天天動蕩不安,吵吵鬧鬧,這個人很快就崩潰了。 我們常聽見的一句話“這個家沒法待了,沒法活了”。
好了, 從物質(zhì)表象,又說到了肉體。 但,我們最大地糾結(jié)是我們的心, 最大的困惑是我們的精神,不是嗎? 我們的心七上八下了,大腦動蕩停不下來了, 覺得揪心,晚上睡不著,白天各種憂患恐懼。
就這樣, 人們四處尋找心安, 想一切辦法讓心平靜下來, 才有了宗教各種手段, 現(xiàn)在冒出西方的身心靈。
我們想要寧靜,想要快樂,想要祥和。
于是, 這兩年開悟炒得很火, 什么本我,高我,真我,大我,自性,本性等等。
我看, 都是人造的概念, 宗教徒除了會背佛經(jīng), 會做一些宗教程序外, 會說一些大家聽不懂的話,沒什么變化。
搞靈修的, 除了搞出一些光、愛及能量、 感恩等美麗的言詞外,反而被光、愛、能量束縛住了。
我們剛才都說了,不動,永遠(yuǎn)是動的家, 那么,你的思想情緒不是動的嗎?它的家在哪里呢?
同學(xué)們:不動!
是?。?/span> 心不動就到家了, 歇下就沒煩惱了嘛! 這個不動的家,它沒有一個實質(zhì)性的平臺, 它不像機(jī)場、碼頭那樣,還有個有形有相的載體。 它是一種無形無相,無頭無尾,沒有界限,沒有盡頭, 它寬闊無邊,永不動搖的狀態(tài)。我只能說個狀態(tài)。 連空都不能說。
我們都知道,萬物的港灣是不動的虛空。 而佛陀說了空性,老子說了無,都是勉強(qiáng)說, 這就是人精神的家,也是一切生命終極的家,永恒的港灣。
問:我們怎么做到?
你活著, 身邊所有發(fā)生的, 大腦中產(chǎn)生的波動, 讓一切都飄走,別留戀。 每分每秒都在流動,不要停住。 所有的情緒每天放過,天天更新。 抓住這點就是根本,比開悟要高級得多。
我們的一切努力,是要處于不動的狀態(tài), 心要像一種死的狀態(tài),一種沉睡的狀態(tài)。
慢慢, 你會發(fā)現(xiàn)有一個天然的“覺”, 或者說是“明白”的“明”, 再也死不了,沉睡不了,一直那樣。
當(dāng)我們的心歇下來時, 自然沒有了管控欲望,表現(xiàn)欲望, 這樣的人,他會讓一切自由發(fā)生。 在他看來,都是合理的,都是恰到好處的。
所以, 不要用固定的東西, 來限制無限的自由, 不要用固定的概念圈住你那無頭無尾、空曠無邊的心。 什么東西能框住它呢?
你說,你不得自由, 一定是活在虛幻的概念里了, 你從來都沒活在這個本不動彈的“心”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