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更多的攝影作品少一點所謂的“逼格”,多一份可以觸摸的“真實”。你再光彩照人,我還是過我的生活。 我和你的交集取決于能否在你的作品里找到一絲共鳴,那是讓我們成為朋友的唯一線索。

來自影友:一只小鳥飛飛飛 大概是520的緣故,朋友圈鋪天蓋地都是“炫耀貼”,大概現(xiàn)在流行“逼格”一詞, 動輒就是什么“高逼格”的照片之類的帖子。 但是大概源于我對文字的潔癖,實在不喜歡這個詞,借影友:一只小鳥飛飛飛 的這張作品,聊聊”什么才是我眼中的有”格調(diào)“的照片。
照片點評: 這照片第一眼看過去,讓我想起國外的一個經(jīng)典電影的海報,特別是色調(diào),或者是給我的感覺。挑硬傷的話,就是抓拍時慢了半拍,人物前面應(yīng)該留白更多好些,特別是拍人的時候,盡力把留白放到人眼睛面對的前方,會給人更舒服的感覺。 大概這是這張照片最大的硬傷,再挑仔細(xì)點,就是遠(yuǎn)處那個人拎著的紅色袋子搶眼了。當(dāng)然,抓拍不會那么周到,一切都是機(jī)緣。
雖然看著不是那么周到,但我還是會喜歡這張照片。因為我看到這片子,會想這事哪里啊,中國還是國外?看遠(yuǎn)處的人,倒像在國內(nèi)。又會有對比,這孩子大概也就幾歲,已經(jīng)自己背包這樣走著了,就算前面有家長,卻也沒有拉她的手,只是一個人背著包跟著,嗯,自己的東西自己背,因為那是你自己的。 我在上海逛公園時看到與她年齡相仿的孩子,很多還在拉著父母的手,或者走累了被父母抱著。更少有說自己背個包,裝著自己的東西的。我不想評論孰對孰錯或者批判什么,只是想到了這些而已。恩,你看,這就是我看到這片子總是忍不住想到的一堆亂七八糟的奇怪想法,完全與攝影技術(shù)沒啥關(guān)系。
至于這片子什么色調(diào),什么時候拍的,怎么后期的,我完全不關(guān)心。 因為這是他的世界,他的喜好。 我如果后期自己的照片,我會按照我對這張照片的感受來,欣賞只是源于共鳴,但不影響我繼續(xù)做好我自己的事情。
什么是有“格調(diào)”的照片? 其實這就這張照片在我個人看來,是有”格調(diào)“的照片。雖然也有一些問題,但不妨礙我喜歡它。我理解的”格調(diào)“不是說你一張照片拍了什么了不起的地方,用了什么值錢的相機(jī)。這些除了告訴我你是個有錢人之外,其他和攝影以及照片半毛錢關(guān)系都沒有。好照片不等于高畫質(zhì)的照片,高畫質(zhì)和你的器材有關(guān),好照片和觸動的心靈有關(guān)。
我理解的好照片是給人帶來更多的是視覺之外東西的作品, 不是說跑到南極拍一張照片就比一張在家門口拍的照片有“格調(diào)”,也不是說你拍人文片就比拍風(fēng)景片有品位,有格調(diào)。攝影分享交流不是比賽,更不是為了炫耀。所謂交流,交流的是每個人眼里不同的世界,哪怕是你拍了家門口一個微距之下一個螞蟻搬家,如果你拍的夠好,能展示出渺小之下的偉大,我也會覺得這照片有力量,有腔調(diào)。
在80年代,90年代的時候,我們看到一張驚艷的風(fēng)光照因為自己沒去過,或者自己一輩子都不可能去,會好生羨慕。但在這個上珠峰都要排隊的時代,你隨便搜索一個地方,早就有無數(shù)前輩去過了,拍的好的比比皆是。如果在這種圖海泛濫的情況下去選一張好照片,選一張有格調(diào)的,與眾不同的照片,標(biāo)準(zhǔn)會是什么? 除了“與眾不同的和心靈共振的感覺“,我再想不到其他的理由。
愿更多的攝影作品少一點所謂的“逼格”,多一份可以觸摸的“真實”。你再光彩照人,我還是過我的生活。 我和你的交集取決于能否在你的作品里找到一絲共鳴,那是讓我們成為朋友的唯一線索。
----------------------------------------------- 文:細(xì)草
我看見,致力于攝影美學(xué)的分享研究 多是原創(chuàng)的攝影理念,作品,思想,希望營造自己獨特的視角; 探討交流網(wǎng)站:www.wokanjian.cn 網(wǎng)站為影友免費點評照片,歡迎上傳作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