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最常用的變通用法有如下14種: 1·荊防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荊芥10g、表寒癥狀較為明顯者3·杏蘇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杏仁12g、蘇葉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兼見輕度咳嗽者7·銀翹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金銀花30g、鼻塞、防風(fēng)1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而怕風(fēng)、清涕、連翹3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而發(fā)熱 按:介紹一系列屢用屢效的經(jīng)方。 除了馬有度先生的這14種小柴胡湯變通加減方外,黃師常用的如柴歸湯、柴苓湯、柴樸湯、柴陷湯及小柴胡精簡退熱方全都是值得大家關(guān)注的臨床常用小柴胡類好方! 作者 重慶市中醫(yī)藥學(xué)會名譽會長馬有度教授 筆者從醫(yī) 40 余年,運用得最多的一張古方就是小柴胡湯。 我的體會,在醫(yī)門八法之中,和法的應(yīng)用最廣,而小柴胡湯又是和法中最精煉的代表方。 藥物雖僅 7 味,卻是寒熱并用、、補瀉合劑的組方典范,不僅對外病可收表里雙解之功,而且對內(nèi)傷雜病也有協(xié)調(diào)和解之效。 如能適當加減變通,則適應(yīng)證候更廣,治療效果更佳。 筆者最常用的變通用法有如下 14 種:
1 ·荊防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荊芥 10 g 、、防風(fēng) 10 g ,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而怕風(fēng)、鼻塞、清涕、表寒癥狀較為明顯者
2 ·二活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羌活 12g 、、獨活 12g ,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而腰膝肢節(jié)疼痛明顯者
3 ·杏蘇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杏仁 12g 、、蘇葉 12g ,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兼見輕度咳嗽者
4 ·止嗽小柴胡
小柴胡湯與止嗽散兩方合用,治療外感半表半里證而咳嗽明顯咯痰不暢者 山石神韻注:止嗽散為心悟方,白前百部桔甘襄,陳皮紫菀配荊芥,統(tǒng)治諸般咳嗽良 5 ·藿蘇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藿香 12g 、、蘇葉 lOg ,用于暑天感寒而見半表半里證者
6 ·楂曲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焦楂 20g 、、神曲 15g ,用于柴胡證而胃脹、、食少者
7 ·銀翹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金銀花 30g 、、連翹 30g ,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證而發(fā)熱、尿黃、痰黃、熱象較顯者
8 ·四金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金銀花 30g 、、金錢草 30g 海金沙 30g 、、雞內(nèi)金 12g ,用于治療尿路感染和尿路結(jié)石
9 ·四君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白術(shù) 15g 、、茯苓 15g ,主治肝脾不調(diào),脅脹隱痛,脘脹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 適用于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見證者
10 ·二陳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陳皮 12g 、、茯苓 15g ,主治肝胃不和,胸脅發(fā)脹,惡心噯氣,食少吐涎。 適用于慢性胃炎、、妊娠惡阻有上述見證者
11 ·歸芍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當歸 15g 、、白芍 30g ,主治肝脾不調(diào),胸脅痛,心煩食少,大便不暢,適用于遷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見證者
12 ·四物小柴胡
小柴胡湯與四物湯兩方配合,用于婦女經(jīng)期外感半表半里證、、肝血不足的月經(jīng)不調(diào)證以及更年期綜合征
13 ·棗仁小柴胡
小柴胡湯與酸棗仁湯兩方配合,用于肝氣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癥
14 ·龍牡小柴胡
小柴胡湯加生龍骨 30g. 生牡蠣 30g ,用于肝氣不舒,胸滿煩驚,失眠多夢
運用小柴胡湯,既要善于加減配伍,又要注意各藥劑量的比例。 仲景原方的劑量是:柴胡八兩,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炙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
筆者運用小柴胡方治療外感病證,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 30g 之外,還加大黃芩劑量至 20g 治療內(nèi)傷雜病,則柴胡、、黃芩均用 15g 無論外感內(nèi)傷,均用黨參代人參,治外感用 10 - 15g 即可,治內(nèi)傷則加大為 20 - 30 |
|
來自: 汝州中醫(yī)王國營 > 《小柴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