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我方特邀作者顏威 士的精神 不管是英雄蓋世的項羽,還是實用主義的劉邦,韓信似乎都做不到。人太現(xiàn)實,讓人覺得勢利,眼里只有利益,沒有人情味;人太性情,又感覺生存艱難,處處碰壁。物競天擇、適者生存,何況韓信本來就是個窮鬼,就只得現(xiàn)實一點,畢竟生存、生活、發(fā)展,乃至大富大貴、裂土封侯、光宗耀祖才是首要的。但精神不能丟,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那么,韓信的精神是什么? 士人的精神,知恩圖報的士人精神。那么,什么是士人? 士,是春秋戰(zhàn)國時代最低一等的貴族。當(dāng)時社會是有階級和等級的,分為貴族、平民和奴隸三大階級,而貴族中又分為天子、諸侯、大夫和士等四等。區(qū)別就是天子、諸侯和大夫有不動產(chǎn),士沒有,他們只能靠自己的本領(lǐng)和本事來生存、生活。能文的叫文士,能武的叫武士,既能文又能武的叫文武雙全。跟現(xiàn)在的白領(lǐng)一樣,他們也要找工作。所以,混的好不好,完全在你有沒有本事。也不管你有什么樣的本事,只要能賺錢、會賺錢、賺大錢就行。因為從春秋到戰(zhàn)國再到漢朝建立前,這是一個道德滑坡、唯利是圖的時代。有錢有權(quán)便是爺,是爺就要有爺?shù)呐深^,所以,他們都要穿名牌,戴奢侈品,以彰顯自己的身份、地位。 當(dāng)時的士人也不例外,他們象征物就是劍,只有貴族身份的人,才有資格佩劍,比如馮諼有把破劍。韓信也有,所以,韓信是士人,不過是個破落貴族,但就算再窮,劍也不能丟,因為這是身份的象征。韓信窮得叮當(dāng)響,窮的四處討飯,也要抱著他那把破劍。于是有人就看他不爽。
胯下忍辱 有一天,此人糾結(jié)了一幫小弟在路上攔住了韓信,然后對他說:“你這個窮鬼,還整天帶著把破劍,人模人樣的,我看你就沒資格拿劍?!?/p> 韓信怒視之。見韓信憤怒的模樣,那人高興起來,又繼續(xù)說:“我就是流氓,你能拿我怎么樣呀,你要是有能耐,就一劍殺死我好了,你要是不敢,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p> 韓信可是士人,士可殺不可辱,韓信不可能不知道,那么,他會毫不猶豫地拔出他的劍,一劍殺死對面那個叫囂的人嗎? 沒有。韓信死死地盯著那人看了半天后,從那人的胯下鉆了過去,這就是有名的“胯下之辱”。 這究竟是怎樣的侮辱!他韓信還是一個男人嗎?是。大丈夫能屈能伸,一時的羞辱又算得了什么。因為他韓信還有遠(yuǎn)大的抱負(fù)和理想,皇圖霸業(yè)還沒實現(xiàn),人生豈能就此?所以,他忍了。能忍如此屈辱之人,還怕什么?因此,他成功了。 月下追賢 在那個戰(zhàn)爭的亂世,最好最快的發(fā)家致富途徑就是從軍??墒浅晒χ匪坪鯊膩砭筒皇且环L(fēng)順的,韓信也是。 他先是投靠在項氏集團(tuán),但項羽不用。他又跳槽到劉氏集團(tuán),不過還是不得志,甚至差點小命不保。最后還是董事長劉邦的司機夏侯嬰救了他一命,大難不死必有后福。果然韓信得到劉氏集團(tuán)總經(jīng)理蕭何的賞識,為了讓劉邦用他,蕭何不惜冒著被劉邦責(zé)罵的風(fēng)險也要月下追韓信。但劉邦不知實情,他以為蕭何也要離他而去。因為劉邦被項羽分封為漢中王后,很多士卒思鄉(xiāng)心切不愿意去那個荒無人煙的漢中,所以,逃跑很多,劉邦以為蕭何也跑了。不過幾天后蕭何回來了,劉邦又高興又生氣,于是破口大罵:“你他媽跑哪里去了,為什么要逃跑?” 蕭何:“我只是去追逃跑之人?!?/p> 劉邦:“誰?” 蕭何:“韓信?!?/p> 劉邦又破口大罵:“你他媽騙誰呀,那么多人跑了,你不去追,韓信走了你去追?” 蕭何:“韓信不是一般的人。如果大王你想走出漢中,爭霸天下,非此人不可?!?/p> 劉邦看蕭何如此看重此人,于是說:“好吧,就看在你的面子上,我讓他做將軍好了?!?/p> 蕭何:“讓他做將軍,他估計也不會留下來?!?/p> 劉邦來了脾氣:“那你叫他進(jìn)來,讓他做大將軍好了?!?/p> 蕭何:“不行,既然大王讓他做大將軍,就不能這么隨便,要登臺拜將。” 在蕭何的力薦下,韓信被劉邦封為大將軍,讓他統(tǒng)帥三軍。從小卒一下子成為大將軍后的韓信,立馬展現(xiàn)出自己過人的才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還定三秦,幫劉邦順利走出了漢中,攻城略地,搶占市場。接著韓信更是戰(zhàn)無不勝攻無不克,在井陘之戰(zhàn)中,背水一戰(zhàn),一戰(zhàn)成名。 三分天下? 背水一戰(zhàn)后的韓信繼續(xù)一路高歌,取得齊國舊地。從此,韓信成為劉邦、項羽之后的第三股力量??梢哉f,此時的他,他倒向誰,誰就勝利。所以,項羽意欲拉攏,于是派自己的謀臣武涉過來做說客,勸韓信幫助項羽。韓信自然不會同意,當(dāng)年你項羽看不起我,不重用我,“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zhí)戟,言不聽,畫不用”,現(xiàn)在我發(fā)達(dá)了,你就跑來了,什么意思。 韓信一口回絕,但他身邊的謀士蒯通也來力勸他,蒯通的話讓韓信有些心動。蒯通意思叫韓信按兵不動,誰也不要幫,自己當(dāng)皇帝,割據(jù)一方。 問題是,可行嗎?可。因為此刻劉邦已經(jīng)陷入困境,而項羽與劉邦爭斗多年,實力消耗殆盡,讓他們二人繼續(xù)下去,他韓信就可以坐收漁翁之利,繼而取得天下也不是不可能。 可是,韓信猶豫了。他說,漢王對我恩重如山,當(dāng)年我破落的時候,要不是他,我也沒有今天。如今我富貴發(fā)達(dá)了,不知恩圖報,我還是人嗎?怎能見利忘義? 蒯通又說,逐鹿中原,能者居之,如今道德滑坡,誰還在乎義?情義算個什么東西。陳馀和張耳那么好的兄弟情義,最后怎么樣?人與人之間關(guān)系本質(zhì)就是利益,利在人在,利去人走。如今你對劉邦還有利用價值,因為項羽還在,而劉邦一旦得了天下,恐怕就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請足下三思。 但韓信還是選擇了劉邦,或許這就是士人的精神。因為他是士人,滴水之恩,當(dāng)涌泉相報,在韓信最困難、絕望無助的時候,是劉邦拉了他一把,是劉邦把他的衣服給韓信,這就有了同袍之情,同袍也就是兄弟,兄弟就要肝膽相照、榮辱與共、血濃于水,這份情誼,怎能忘,又豈能忘。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我們有人性。 沒錯,這就是那個時代士人的精神,不過我覺得韓信還有另外一種想法。那就是他覺得創(chuàng)業(yè)太難,太艱辛,背靠大樹好乘涼,雖然不能發(fā)財,當(dāng)不了皇帝,但至少是個人上人,錦衣玉食、高官厚祿、封王拜侯。創(chuàng)業(yè)萬一失敗,連個齊王都做不了,就一無所有了,這些年的奮斗努力豈不白費?所以,他還是保守選擇做個打工皇帝。事實上,他確實成了打工皇帝,劉邦稱帝后,封他為楚王,讓他衣錦還鄉(xiāng),風(fēng)光無限。
韓信將兵 可惜韓信忘記了他所處的時代,正如蒯通所說,那是一個道德滑坡、唯利是圖的時代,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本質(zhì)是利益。兔死狗烹,鳥盡弓藏,韓信始終是劉邦的心腹大患,雖然此刻沒有兵權(quán),但只要存在,就是個地雷,不知道什么時候會引爆。所以,劉邦遲早要干掉韓信。 有一天,劉邦把韓信叫過來一起喝酒敘舊,老朋友相見,心情總是高興的。劉邦和韓信舉杯共飲,并讓韓信點評一下朝中各個將領(lǐng)的才能,韓信滔滔不絕。心高氣傲的韓信自然沒把那些人放在眼里。 劉邦:“依你看來,像我能帶多少兵?” 韓信說:“陛下能帶十萬?!?/p> 劉邦似乎不高興,接著又問:“那你呢?” 韓信呵呵一笑,說:“對我來說,當(dāng)然是多多益善!” 劉邦陰笑著說:“你帶兵多多益善,那么既然你那么牛,為什么我是老板,你只是一個打工仔呢?” 韓信知道自己酒后吐真言,說出了心里話,于是忙掩飾說:“陛下雖然帶兵不多,但有駕馭將領(lǐng)的能力?。∷?,我為你打工啊?!?/p> 劉邦見韓信依然如此狂妄,心中很不高興,不由得殺機又起。 因此,風(fēng)光幾年后的韓信只好去死。但下這一刀的并非劉邦,而是韓信自己最好的兄弟蕭何,蕭何出賣了韓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請問這時兄弟情義又何在?而且韓信被殺的罪名還是謀反,這真是好笑,當(dāng)初那么好的創(chuàng)業(yè)條件,他不賭一把,難道現(xiàn)在錯失良機再創(chuàng)業(yè),再來賭一把? 韓信是傻子嗎?或許。但人還是要有點精神的。何況在當(dāng)時的形勢下,換做他人,身處其中,也未必能處理好其中的休戚利害之關(guān)系。丟了性命的韓信,到底在史書上留下了不朽的功勛,也博得了“國士無雙”的名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