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卷定武蘭亭真本,集齊了元代書法大咖 文藝@廣州2016-12-07 最后一期臺北故宮,我們來說書法。 這件是宋拓《定武蘭亭真本》。我對拓本沒太大興趣,不過這件太重要了。它是唐代摹石留下來的唯一完整原拓本。話說北宋時發(fā)現(xiàn)的定武蘭亭刻石,是歐陽詢的臨本,被薛紹彭父子翻刻后將原石弄損五字,所以這個真本現(xiàn)在是有五字殘缺的。此卷又叫柯九思本,是元代大臣柯九思舊藏。從上圖可見,隔水即有康里巎巎和虞集的題記。 然后后面又有趙孟頫和鮮于樞的題跋,非常珍貴。其實趙孟頫題跋最多的是現(xiàn)藏于日本的“獨孤本”,共有十三跋,可惜那卷在清代遭遇火燒,只剩下殘片,所以完整的“真本”更顯矜貴。 后面還有鄧文原的觀跋,就是說這卷上元代的幾大書法家都在了,難得吧?《蘭亭序》的唐摹本只留下來馮承素、褚遂良和虞世南三種,都在北京故宮,臺北故宮則只有這個歐陽詢的定武拓本。 然后我們來說說弄損了定武蘭亭刻石的薛紹彭,是北宋時和米芾齊名的書法家,雖然沒有“蘇黃米蔡”那么出名。這卷薛紹彭的《雜書卷》,是“筆有千秋業(yè)”書法單元的展品,由4帖合成,由楷到行到草,無不瀟灑。 黃庭堅大名鼎鼎的《自書松風閣詩》,典型的黃氏大楷,但因為之前看過《送四十九侄詩》,竟沒有覺得太驚艷了。 現(xiàn)場還有一頁黃庭堅的《荊州帖》,也是柯九思舊藏,進貢給蒙元皇室的。覺得寫書信的黃庭堅倒是還有點蘇軾的影子,顯得更加灑脫。 陸繼善的《摹禊帖》,禊帖也就是蘭亭序。這個是雙鉤摹本,陸繼善在后面也寫到,自己跟趙孟頫學了雙鉤填廓的摹法,但此卷應(yīng)該是逐個字摹的,有的地方排列比較奇怪。 難得的是后面還有倪瓚的跋。 這個趙巖和馮子振的《題畫七言絕句》,也是題跋。 然后在唐獎特展還有一卷文徵明的《行書赤壁賦》,是他八十七歲時寫的,但每個字都很有力。 我的臺北故宮朝覲之旅就寫完了,沒想到去一趟能寫上8篇,真正值回機票價。其實臺北故宮的寶貝不止是書畫,還看到了成化斗彩雞缸杯、汝窯蓮花溫碗、還有鷓鴣斑建盞……相比之下那棵翠玉白菜對我來說真是沒啥好看的,這些都不多說了,期待下一次的大展吧。 《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鑒藏文化特展》 時間:到12月26日 《華夏藝術(shù)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時間:到12月22日 《筆有千秋業(yè)》 時間:到12月30日 點擊展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