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克莊十分喜愛蔡襄的書法作品并收藏有許多蔡襄的書帖真跡。他對蔡襄書帖的真?zhèn)尉哂休^高的鑒賞和辨別能力。他常與方孚若到蔡襄于莆田城廂蔡宅的故居和莆田宋代著名的東園方氏藏書樓觀賞蔡襄的《茶錄》、《真草千文》、《唐太宗哀冊》等書法遺跡。他說“《茶錄》,余凡見數(shù)本,此本與《臨真草千文》、《唐太宗哀冊》頃屢同方孚若借觀,主者出于袖中,卷舒才畢,急袖之去,其秘惜之如此?!?/p> 他在評論蔡襄《臨真草千文》時認為:“藝未有不習(xí)而工者,右軍書《禊帖》至數(shù)十本,智永臨《千文》凡八百本,辯才年八十余,日臨《蘭亭》數(shù)過。忠惠蔡公書法為本朝第一,然二王帖、《真草千文》、《樂毅論》,皆有臨本,而《千文》尤為妙絕,豈非備眾體然后能自成一家歟?”他認為:“蔡帖《觀書記》真、行、草諸體皆備,當為公遺墨之冠?!彼跒闁|園方氏所收藏的《蔡端明書唐人詩帖》題跋中認為“右蔡公書《唐人四絕句》。劉禹錫一,李白二,杜牧一,后題慶歷五年季冬九日,甘棠院飲散,偶作新字。是歲公年三十五,以右正言直史館知福州,初疑甘棠院在何處,而歲除前一日,觴客結(jié)字春間,后訪知院在郡圃會稽亭之后。公集中別有飲甘棠院三詩,則在郡圃無疑。此一軸大字,極端勁秀麗,不減《洛陽橋記》、《沖虛觀詩》,在《普照會飲帖》之上,劉詩二十八字,濃墨淋漓,固作大字常法。及李詩則筆漸瘦,墨漸淡。至牧詩愈瘦愈淡,然間架位置,端勁秀麗,與濃墨淋漓者不少異,在書家惟公能之,故公自云:‘蓋前人未有?!衷疲骸湓沾俗??!志也夭套侄嘁樱】浴恫桎洝窞楣?,真草以《千文》為冠,大字以此帖為冠。”劉克莊題跋中所言蔡襄“書唐人帖”指的是宋慶歷五年(公元1045年)冬,蔡襄三十五歲時以右正言、直史館知福州,尋訪福州甘棠院時書寫的唐代著名詩人劉禹錫、李白、杜牧的絕句四幅。 劉克莊說:“余聞古之善書者由楷法以入行草,非由行草而入楷也,羲、獻、虞、褚皆然,本朝惟蔡公備此能事,米無楷字,蓋行草易而楷難,故藏帖之家,有贗米無贗蔡,敬則什襲。”他認為:“公于八法無所不學(xué),如鐘紹京、歸登輩皆嘗習(xí)玩,所以書為本朝第一。”并說“自蔡公仙去,里中書學(xué)遂絕。” “儒林門第”提供最新的世界蔡氏宗親活動資訊、最新的蔡氏文化研究成果、最新的蔡氏歷史資料、最新的蔡氏精英人物事跡…… 長按二維碼關(guān)注“儒林門第” (微信號:rulinmend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