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白玉,到底是玩“白”,還是玩“玉”,你會怎么選?選白的,一定要當心了,前方有陷阱,你能避開嗎? 什么叫白? 主要看參照物了,舉個簡單的例子,黃種人跟黑人比起來,一定顯白;要是遇上了白人,結果當然是不白啦!所謂的白,正是比出來的,顯然參照物就極為重要了。每個人的視覺敏感度不一樣,對于色彩的理解也就會不盡相同,所以,白度是一個范圍內的參考。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永駿作品 影響白度的因素 1、透閃石的秘密: 和田玉的主要成分為透閃石,而透閃石在高倍的電子顯微鏡底下觀察,其顏色是青灰色。這么來看透閃石含量越高,則玉色就不可能太白了。不同產地的和田玉料子,在白度上還是有所差別的。 俄料的白云質大理巖含量較高,所以導致俄料的顏色慘白,而油性差;青海玉的硅灰?guī)r含量高,所以也是顏色白,同時透度好、油性差。新疆的和田玉石質的含量低,白度就略遜與其他地區(qū)的和田玉。
2、光源 同一塊料子,在室內、室外、陰天、晴天、自然光,以及強光手電下,你所看到的白度都會有所差異。當然,這僅僅是肉眼可見的,視覺上的白度變化,玉石本身其實沒有任何的變化。 同一塊玉料在不同光線下呈現(xiàn)的三種色系,是否讓你又困惑了。在具體時間點上又會不同,上午十點的自然光和下午三點的自然光下所呈現(xiàn)的色系又會有區(qū)別。下午三點左右的自然光下拍出的玉料是暖色的微帶黃。所以,正確看待籽料的白度,不是白度欺騙了你而是要正確理解白度。 3、玉石厚度 厚度對和田玉的顏色有一定的影響。一塊料子,從原石到切片過程中,白度會有所變化。如切得太薄,其顏色相對就會比較白;如太厚,其顏色就會顯得較深。 ▲采用鏤空雕刻手法,增加玉石透光感增強層次。 4、皮色 通常來說,帶皮的籽料,白度略低于不帶皮的。當籽料被去皮以后,視覺上的白度會有明顯的提升,特別是皮色越深的,去皮返白效果越明顯。 顏色不是評斷一塊和田玉價值的重要甚至唯一的標準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玉友們被白度困擾而忽略了對和田玉玉質的考量。自古以來,玩玉是玩的溫潤、油性。話題又回到主題,玩玉是單純玩白嗎?還是注重玉質、熟糯、油潤等特質的基礎上再考量白度呢? 在如今俄料仿籽料的市場上,如果只考慮性價比好的白度更是要注意陷阱。籽料的資源枯竭也是不爭的事實,相對品相好的籽料也是越來越少,當然價值也就自然上漲。 在玩轉和田玉看來玉之魂,當玉質。這世間的美石千萬,唯有和田玉是溫潤的化身。和田玉內斂柔韌的質地中又透顯剛性,散發(fā)出剛柔相濟的寶光感。熟玉那種油脂光澤的暖白色調,自然而然地給人一種精光內蘊之感,比極白更讓人感覺心情靜謐,讓人憧憬向往那香醇的溫度。 對于和田玉我是摯愛的,愛她凝脂的質感,愛她斑斕的皮色,愛她奇巧的造型,愛她精美的雕工,甚至可以愛她的小缺憾小毛病。將和田玉把玩手中就象手里握著一砣油,用手一推,有一種油要化開的感覺,質地越盤越潤,適合在手中顧盼流轉。一般行家都知道,籽料首要考慮的是細膩渾厚度,第二是白度。一般細膩渾厚的料子很少有白的,越細膩渾厚的料子出油越快。白料子一般都比較松,細膩的比較少,渾厚的相對來說就更少了。如果又白又細膩的,那就是我們心目中的羊脂玉了。 每一顆和田玉原石都是千萬年打造的絕版,靜靜的盤玩她們,體會她們的溫潤,感受她們的毛孔在手掌中安靜地呼吸,我們會由衷地感嘆造化之神奇。 新疆和田籽料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