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動 十四歲時,他來到北京,為了生存,他整天徘徊在北京電影廠門口等待一份群眾演員的角色,如果運氣好,碰到有戲,那天就可以得二十元的微薄酬勞,這剛剛夠一天的飯錢。這時的他,有一搭沒一搭地在一些劇組里跑著龍?zhí)?,后來實在沒有戲了,他就跑去工地做力工以維持生活,他完全沒有想過,自己以后竟會走上影視這條路,成為一名演員。 在拍《大腕》時,他碰巧在戲里面跑頭套,演一堆“群眾”中的一員,開機第二天,在拍戲的一個間隙,戲里的男主角,當(dāng)時已是著名演員的葛優(yōu)偶然摸了一下站在身邊的他的頭,并隨意看了他一眼。其實,對于眼前的這個不起眼的群眾演員,葛優(yōu)這樣做,完全是無意識而為之,他只是覺得這個小孩比別的小孩好玩而已。但是在他的眼里,這個動作和這個眼神卻是如此意味深長。他的臉當(dāng)時就紅了,因為興奮,他的心怦怦亂跳,并開始沾沾自喜地狂想:“大名鼎鼎的葛優(yōu),在上百號的群眾演員中只摸了我的頭,一定是我的演技好,引起了他的注意。雖然我是一個群眾演員,但我一定要努力演到最好。” 正是帶著這種心態(tài),他開始每天都去電影廠門口守候,一天也不落。雖然做群眾演員,在戲里最多只有一個背影或一句話的戲份,但他卻全身心的投入,樂此不疲,每當(dāng)碰到同樣漂在北影的熟人時,他總會心情激動地說:“那回葛優(yōu)撫摸了我的頭、看了我一眼!”結(jié)果,聽到的人都笑話他自我陶醉,說他是典型的自戀。但是,他卻獨自沉浸在這種“自戀”中,他從來都沒有懷疑過大腕葛優(yōu)對自己有特別的期許。 當(dāng)群眾演員,并不是天天都有活干的,也沒有人一年到頭只傻等著,靠做這個來生存,但是,他卻是一名“鐵桿”的群眾演員,無論有沒有戲開工,他都沒有離開,就算生活一度到了山窮水盡之際,他仍然堅持了下來。他內(nèi)心的力量之源仍是自戀,每當(dāng)有了困難時,他都告誡自己:連葛優(yōu)都看重我,我一定能行的。 而恰恰是這種自戀,讓他內(nèi)心燃起了旺盛而熱情的火焰,這團火焰,讓他無法去辨清周圍的環(huán)境如何,自戀使他“盲目”地自信,從而篩除了內(nèi)心的渣滓和他想,唯留下堅強與樂觀。 機遇總是偏愛那些堅韌不拔、時刻準(zhǔn)備的人,若干年后,他最終等到了屬于自己的機會,他從一個北漂華麗轉(zhuǎn)身,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影視演員。他叫王寶強,是2008年金鷹獎最佳男主角得主,2012年主演的《泰囧》更是創(chuàng)下了十二億中國電影最高票房紀(jì)錄。 |
|
來自: 昵稱38961705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