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每個女子都學(xué)會獨立、擁有愛與被愛的能力。 現(xiàn)在的人們特別強調(diào)選擇,可是什么是更聰明的選擇?什么是更好的選擇?
每個人的理解都不一樣。
但是,那些能夠讓人更投入的,更正能量的,更念茲在茲放不下的,更不覺得辛苦之外的心累的,應(yīng)該就是讓一個人愿意努力的選擇。
那樣,即使疲憊,即使前面困難重重,依然愿意去堅持,并相信那是難得,無論那是人,還是事。
人世傷,姻緣錯,你執(zhí)著英雄夢,我望斷故園路。
青衫寒,春去渺,今日天涯當(dāng)日橋,紅顏不堪老。
紅顏從來不堪老,可是到了這個年紀,越來越覺得年華漸老并不是可怕的事,就像有人說的:就算給10個胡歌和霍建華來交換,也不愿回到年輕時候。
因為年輕那時候太傻,給了我們胡歌和霍建華,我們也抓不住啊。 越來越發(fā)現(xiàn),生活中還有更多的殘酷,需要一個人親自去理解,真正的救贖,是要靠自己才能完成的。 所以,不要去求得別人的“同情”和“憐憫”,因為這種方式不能創(chuàng)造價值,反而會讓自己的貶值。
漢惠帝劉盈說:何不食肉糜?
法國瑪麗王后說:為什么不吃蛋糕?
所謂理解,如果無法感同身受,有時候真的就是個笑話。 王小波說:沒有人有耐心聽你講完自己的故事,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話要說;沒有人喜歡聽你抱怨生活,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痛;世人多半寂寞,這世界愿意傾聽,習(xí)慣沉默的人,難得幾個。人一切的痛苦,本質(zhì)上都是對自己的無能的憤怒。
如今越來越難以憤怒了,也許是人變得平靜和平和了,也許是因為寫作的關(guān)系,在一些容易讓人憤怒的人和事發(fā)生時,第一反應(yīng)竟然是:多么生動的寫作素材,然后腦補了好幾千字,完全忘了要生氣了。
大概一個人的路,走的越遠,心就會越寬,見的人越多,世界就越大,也就越懂得包容。所以人終究還是要學(xué)會謙遜奮斗和探索,才能在旅途中看見更美的風(fēng)景。 我們都曾以為理想的生活應(yīng)該在別處,但你總有一天會明白:生活是否美好,只取決于擁有怎樣的日常。
日常里,想象中千難萬難的事情,真正動手一步步去做,會發(fā)現(xiàn)原來不過如此;反倒是那些以為輕而易舉的事情,會讓人突然被難住。
老天爺設(shè)計劇情時從來不會跟我們打商量,但依然要求我們按照他老人家設(shè)計的劇情來演。 每當(dāng)窮途末路的時候,就會告訴自己,在最艱難的環(huán)境里也要保持住自信。
這世上,很多時候都講究機緣,人與人之間,人與物之間,都是如此。
機緣沒到,任你如何折騰,焦慮,幻想,都沒有用;機緣到了,自然就是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