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眾號為云南省中醫(y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云南中醫(yī)”進行關注。 本文為《養(yǎng)生有道》專欄第354期內容,感謝您的支持與分享!每天學一點,健康生活常相伴! 有一種本草植物名為車前草,民間又稱蛤蟆菜,生于田野畦畔屋前路旁的荒地。很多人都知道它是藥材,有很多的用處,但是不知道具體怎么運用。下面就讓我們看看如何巧用車前草! 性味歸經 味甘,性寒。歸肝經、腎經、膀胱經、胃經。 功效主治 利水,清熱,明目,祛痰,用于小便不通,淋濁,帶下,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鼻衄,目赤腫痛,喉痛,咳嗽,皮膚潰瘍。 現代研究 據近代研究報道,車前葉不僅有顯著的利尿作用,而且具有明顯的祛痰、抗菌、降壓效果。它能作用于呼吸中樞,有很強的止咳力。能增進氣管、支氣管黏液的分泌,而有祛痰作用。 據現代藥理分析,每百克車前葉含蛋白質4.0克,脂肪1.0克,糖11.0克,胡蘿卜素5.85毫克,硫胺素0.09毫克,核黃素0.25毫克,維生素C23毫克,鈣309毫克,磷175毫克,鐵25.3毫克。 妙用車前草 1、治療痛風性關節(jié)炎:取干車前草30—60克,水煎2次服用,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也可用車前子30克,煎水代茶飲。 2、治療慢性支氣管炎:每日取干車前草30—60克,鮮者加倍,先用冷水浸泡30分鐘,用武火煎煮2次服用,每日1 劑,連用3—5天即可減輕癥狀。 3、治療腮腺炎:每日取干車前草30—60克,鮮者加倍,煎水2次,首次加水300毫升煎至100毫升,第2次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2次藥液混合,分2次服用,一般連續(xù)服用3—5天即可減輕,病情重者可酌加藥量。 4、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每日取干車前草60克,鮮者加倍,水煎二次服用,連服兩周,癥狀可逐漸緩解。 5、治療痢疾:車前草生3棵、熟3棵,糊茶適量、糊米兩勺,煎水內服。 食療方 原料:鮮嫩車前草500克,蔥花10克,蒜茸10克,精鹽3克,味精2克,黃酒5克,麻油5克,植物油20克。 做法:車前草擇洗干凈,放入沸水鍋中焯透,放冷水中漂洗,取出淋干水分;炒鍋上旺火,放油燒至六成熱煸蔥花、蒜茸至香,烹入黃酒,下入車前草、精鹽炒勻,再放入味精,淋上麻油,裝盤即可。 功效:解熱毒,降血壓。 原料:新鮮車前葉60克或干品20克,銀耳10克,冰糖適量。 做法:將車前葉洗凈切碎,銀耳泡發(fā)去根。二味共入鍋中,水煮5分鐘,加入冰糖,稍燉即成。銀耳能滋陰潤肺,善治肺中有熱、肺燥咳嗽;車前葉清熱潤燥,亦治肺燥咳嗽。加入清熱補中、潤肺生津的冰糖,有異曲同工之妙。 功效:對肺燥咳嗽不失為一劑理想的藥膳良方。 原料:車前草50克,小米100克,蔥白1莖,食鹽、味精少許。 做法:將車前葉洗凈切碎,蔥白切段,備用。小米淘洗干凈,入鍋中加水煮粥,待熟時下車前葉、蔥段和食鹽,再燉10分鐘,調入味精即成。晨起空腹食。 功效:可清熱、祛痰、利尿、明目。適用于小便不利、淋瀝澀痛、尿血、水腫、目赤腫痛、咳嗽痰多等癥。 車前葉也可換成車前子25克(布包)加入小米中煮粥。先將車前子煎汁后,再同小米煮粥食。 凡內傷勞倦,陽氣下陷,腎虛精滑及內無濕熱者,慎服。 作者簡介 |
|
來自: 我心飛揚695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