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方】鵝脯肉100克,糯米100克,水發(fā)香菇25克,熟火腿肉15克,山藥5克,蔥末5克,姜末5克,料酒10毫升,精鹽5克,味精1克,麻油25毫升,鵝肉湯1000毫升,胡椒粉1克。 【制作】先將鵝脯肉切成碎米粒大小,水發(fā)香菇、熟火腿、山藥也分別切成碎米粒狀。然后將糯米淘洗干凈,放入鍋內(nèi),加鵝肉湯上火燒沸,待米粒煮至開花時,加入鵝肉、香菇、火腿、蔥姜末、料酒、精鹽、味精等,煮至粥熟且爛時,再淋上麻油、撒上胡椒粉即成。 【食法】早、晚皆可食用。 【功效與主治】益氣補虛,和胃止痛。主治虛羸、體虛乏力、懶言、消渴、噎嗝反胃、解鉛中毒等癥。 【禁忌】濕熱內(nèi)蘊者勿食。 說明 鵝味甘、性平,入脾、胃經(jīng)。功效益氣補虛,和胃止渴。主治虛羸,消渴。《日化子本草》載:“白鵝,解五臟熱,止渴,蒼鵝,發(fā)瘡膿?!薄峨S息居飲食譜》載:“甘溫,暖胃,生津,性與葛根相似,能解鉛毒,補虛益氣?!北酒泛械鞍踪|(zhì)、脂肪、灰分、鈣、磷、鐵以及維生素A元、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還含有鐵、銅、錳、膽固醇等營養(yǎng)物質(zhì)。鵝肉肥美,氣味俱厚,適于體質(zhì)虛弱或產(chǎn)后、術(shù)后調(diào)補,能補虛益氣、強身健體并且能防止鉛毒。香菇味甘、性平,入肝、胃經(jīng)。功效和中益胃,健脾益氣,理氣化痰,托痘疹。主治脾胃虛弱、食欲不振、高血壓、高脂血癥、動脈硬化、慢性肝炎、腫瘤等。本品含有蛋白質(zhì)、脂肪、鈣、磷、鐵、硫胺素、核黃素、煙酸、維生素和10余種氨基酸等。能提高免疫功能,抗腫瘤,抗病毒,抗肝炎,降低血中膽固醇,防止動脈硬化和血管變脆作用。山藥也能健脾補肺、益腎固精。 鵝肉與以上幾味同煮,不僅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而且能止消渴,利五臟,益氣補虛,和胃止渴。 (半夏 重樓 附子) |
|
來自: 我心飛揚695 > 《中醫(yī)中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