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相愛、和諧,不僅僅是對彼此的感情負責,更是對孩子負責。男人在其中的作用尤其重要,因為你是女兒世界中第一個男人,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會以怎樣的姿態(tài)烙印在女兒的心底。 ——小悅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海寶朗讀音頻 每段婚姻都有一個美好的開頭,結局卻有很大差別?;橐龀隽藛栴},我們不能只看到表象,更要思考它的根源,這樣才能對癥下藥,收獲幸?;橐觥?/span> 弗洛伊德曾說過,父親常常是女兒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情人,這個“情人”常常給女兒以榜樣,給女兒以力量。猶太民族把父親看作“將女兒引向幸?;橐龅娜恕?。 父親與女兒的關系決定了女兒未來的情感之路,決定了她未來與異性相處的方式,也決定了她的婚姻幸不幸福。 01 缺乏父愛 在兩性交往中會沒有底線 我的朋友小米,從小在單親家庭成長,父母離婚后,小米和父親的交流僅限于每月一次向父親領取100元的生活費。在父親成立新家庭后,小米還要忍受其新家庭成員的臉色。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她長到了18歲。 小米的媽媽是下崗工人,家里沒有經濟來源,小米不得不外出打工,挑起了養(yǎng)家的重擔。 在小米打工期間,她遇到一個男人,這個男人比她大十幾歲。 男人對小米很好,會經常送花給她,她工作晚了,還會送她回家,天氣冷了,給她買衣服,就像一個大哥哥一樣照顧她。因為知道她的家庭狀況,還會給錢她家里,減輕她的家庭負擔。 他甚至還給小米出了錢,讓小米去繼續(xù)深造學業(yè),兩人約定,等小米畢業(yè)后就結婚。 小米就這樣一步步淪陷了。 但當她知道男人竟然已經結婚,自己也成了小三的時候,她雖然也痛苦,但此時的她卻沒有勇氣去離開男人。她的生活中從來就沒有嘗到過被愛的滋味,當有人給她一點溫暖時,即使明知是火焰,她也如飛蛾一般,奮不顧身的撲了過去。 后來,男人與原配離婚了,但他并未履行與小米結婚的約定,反而又包養(yǎng)了一個新的小三。正常的女孩看到男人這樣,一般會選擇離開。但是,從小缺乏父愛的小米,太需要這點溫暖了。所以即使是男人一邊和小米保持著情侶關系,一邊繼續(xù)和小三卿卿我我,而小米也默許了這樣的狀況。 我曾問過小米,為什么不離開,小米說這個男人在生活上呵護她,事業(yè)上指導她。 對她而言,他是男友,是老師,也是如父親一般的身影,雖然現在自己經濟獨立了,可是自己在精神上沒有辦法離開這個男人。 我想令她放不下的,一方面是對感情穩(wěn)定的強烈渴望,她太貪戀那點溫暖了,而另一方面卻是由于父愛的缺席,由于缺乏男性偶像,她不知道男人應該是什么樣的,應該怎樣對待女性才是平等的關系。所以在與男性的交往中會沒有底線,在做小三和被小三的關系中都能容忍下來。
02 缺乏父愛 容易自卑與不自信,自我價值感低 我另一個發(fā)小,想到缺乏父愛我第一個想到她。從小到大他的父親對她都非常冷漠。父親喜歡男孩兒,自從媽媽生了女兒以后,爸爸就對她不聞不問,沒有擁抱、沒有親吻、沒有對話,什么都沒有。 她從小到大從來沒有看到過父親對她笑過一次,更甭提在成長道路上給予她鼓勵或是寬慰了。 發(fā)小就是在這樣一個'冷暴力'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所以,她對自己完全不認同,在她長大以后,一直都不知道怎么樣的男生才是她想要的男生,也不知道怎樣在兩性關系中保護自己。 當發(fā)小通過自身的努力考取了一所國內名校。畢業(yè)之后又順利找到一份心儀的工作留京,雖然追求她的男人有很多,可是她卻不知道怎么選擇。
發(fā)小最后選擇了一個學歷和工作能力都比她差很遠的男人,大專畢業(yè),來自農村。 2000年的時候,北京的房價還不高,兩人靠發(fā)小工作存下來的錢買了房,就這樣結婚了。
后來男人說要和幾個同學創(chuàng)業(yè),又是發(fā)小拿錢出來給男人去創(chuàng)業(yè)。結果創(chuàng)業(yè)失敗,男人自此就開始了在家漫長的待業(yè)過程。
在此期間,男人在農村家里的弟弟弟媳一家也都住到了發(fā)小北京的家里。這么一大家子人,發(fā)小在家里是什么地位呢?有一次她說因為一件小事,男人的弟弟直接打了她一巴掌,而她老公一句話也沒有說,也沒有阻攔。
在她的家里,用著她的錢,住著她的房,看她不爽了,還隨意打她。發(fā)小丈夫一家人,就是這樣欺負她的,我當時聽了都為她流淚。 你以為她會選擇離婚嗎?她沒有。 甚至當她后來因為工作的原因,遇到一位很欣賞她的公司老總,她都斷然拒絕了。因為她覺得自己很差勁,根本就不值得更好的,她覺得自己配不上。 事實上我的這位發(fā)小,既溫柔漂亮也很能干,但是因為父親常年的冷漠,因為父親不喜歡自己,她的內心產生了嚴重的自我不認同感,其中一個表現就是自卑和不自信,否定自己的價值,覺得自己不值得被人喜歡。 在擇偶的時候,她不敢去選擇和自己條件相當的,而是去選擇比自己綜合條件差很多的對象。在進入婚姻關系后,也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權益,總是成為受到傷害的一方。
03 在父愛中長大的女孩 更容易獲得幸福
如果女孩的成長過程中有父親的陪伴與參與,那么她獲得幸福的幾率要遠超于那些缺乏父愛的女孩,比如林徽因。 林徽因自幼深受家學影響,尤其是受到父親的教育和熏染。他們父女之間的關系,正如徐志摩在《傷雙栝老人》中所說:“這父女不是尋常的父女”。他們父女之間更是知己,是父親教女兒林徽因放眼看世界。都說女兒是父親前世的情人,對林徽因來說,真是最好的應驗。 當她十六歲時,開明的父親帶著她隨其去歐洲考察,特別提到:“我這次帶你出游有三個目的,第一是要你多觀察各國風土人情增長見識,第二是要你在我身邊能夠領悟到父親待人處事的胸懷,第三是希望你能暫時脫離家庭繁瑣生活,能夠擴大眼光,養(yǎng)成將來改良社會的見解和能力。” 父親,在林徽因的成長過程中起了關鍵的作用:
深受父親影響的林徽因,在婚姻大事上,尋找的是一個像她父親那樣毫無保留地愛她和寵她的男人。理智讓她選擇了最適合自己的那一個,而不是陷入到感情的沖動中。 縱觀梁思成和林徽因的婚姻,梁思成體貼忍讓處處為林徽因著想。林徽因的幸福在于丈夫的寬容成就了她作為一個女人能得到的一切,而她的聰明就在于她選擇了梁思成這樣的丈夫,這是一個不缺少父愛的理工女的明智選擇。 缺乏父愛的女孩,尋找的是像父親的男人來填補她生命中的殘缺,擁有父愛的女孩,尋找的是一個像她父親那樣毫無保留地愛她和寵她的男人,婚姻是否幸福,看父親在女兒生命中承擔怎樣的角色。 心理學家的研究發(fā)現也證明了這點:女性婚姻不穩(wěn)定、不幸福,不應只歸咎于品行或道德問題,這與她們幼時父愛缺失有很大關系,反之亦然。 愿那些不曾向女兒表達過父愛的父親,能夠在女兒成長階段多陪陪女兒,給她一個圓滿的童年; 也愿那些不管因何種原因缺乏父愛的女生,在成長過程中,樂觀一些,堅強一些,在婚姻問題上更審慎一些,最終收獲一份屬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作者:桃夭,小悅的好朋友,寫暖心的文字,煲好喝的雞湯,千帆過盡,最愛還是閑閑文章閑閑話 ,悅讀特邀作者。悅讀(ID:yuedu58),一個會思考有深度憑顏值取勝,值得你置頂關注的公眾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