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 “培養(yǎng)孩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做成一件事的頑強的毅力。” 作者簡介 肖遠騎 家長要學會“化錯教育” 一個人的成長,首先來自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是“根”的教育,學校和社會都是枝和葉,根深才能葉茂,根系發(fā)達,樹才茁壯。家庭是孩子生長成長的重要基地。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孩子而言,沒有比父母更好的模仿對象:先有家長的美麗,后有孩子的動人。教育的改革,首先應當從改變家長入手。家庭教育的最好方法,就是家長要在愛孩子和尊重孩子的基礎上做到言而有信、言傳身教。
任何教育都是一種科學和方法,家庭教育不是講道理,更多的是靠體驗。要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的氛圍,例如讀書的氛圍和習慣等。'家里可以沒有衣帽間,但一定要有書房。'家長一定要給孩子做好榜樣,讓孩子多讀書、讀好書,養(yǎng)成讀書的好習慣。
另外,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家長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懂得尊重孩子。孩子有好多地方是會犯錯誤的,家長要懂得孩子犯了錯誤怎么去教育。家長要學會“化錯教育”,就是要把孩子所犯的錯誤化成一種藝術,用“化錯教育”去引導和教育孩子。
家長們要認識到,家庭教育目前常見的幾大誤區(qū):亂作為,孩子是我生的,想怎么教育我說了算;不作為,孩子還小,長大就知道了;不知道怎么作為,我把孩子交給老師,你怎么教育都放心。要知道,孩子的成長沒有彩排,不可能推倒重來。對家長來說,教育孩子,你責無旁待。
要克服爸爸和工作結婚了;媽媽和麻將結婚了,孩子在爺爺、奶奶懷里撒嬌。好孩子是帶出來的,壞孩子是慣出來的,傻孩子是罵出來的,瘋孩子是逼出來的。每個孩子天生都是演員,他不是表演自己,他表演的是這個家庭的悲喜劇。 家庭教育十大準則 一、良好的氛圍,讀書的壞境、友好的壞境、寬松的環(huán)境; 二、 明白家長的六種角色定位:人生設計師、榜樣、心理醫(yī)生、參謀長、良師益友、后勤部長; 三、 注意和孩子說話的藝術;不橫向比較、言而有信; 四、 努力樹立教師的威信; 五、 把缺點化為優(yōu)點; 六、 想辦法克服孩子的壞毛病; 七、 教孩子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八、 鼓勵和懲罰并用; 九、 給孩子點亮心燈; 十、心中有夢想,沙漠也是綠洲。 父母心平氣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yǎng)分 我們往往喜歡把自己的孩子和別人的孩子做比較,但我覺得這是不可比的。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就像一棵獨立的樹,全世界每棵樹都長成一樣的時候,這個世界的光輝就沒有了。
家庭教育既難,又不難。前兩天我讀到一篇文章,父母的心平氣和是孩子成長的最大養(yǎng)分。父母如果隨著自己的情緒好壞來教育孩子的話,那么這個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定無所依從,他搞不清楚到底想要什么,也搞不清自己怎樣去迎合父母的脾氣。如果我們的父母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能充滿理性地跟孩子進行交流和溝通,孩子一定可以養(yǎng)成心平氣和的情緒,這樣氛圍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就能夠心平氣和地面對困難、挫折、失敗等等。
我認識這樣一個家長,是個植物學家。一天,孩子問老師一種植物是什么。老師不知道就說回去問你爸爸。爸爸說,我也不知道,讓我查查吧。然后修書一封給老師,告訴他那是什么植物,并說:“由您告訴孩子我覺得更好,我要讓孩子懂得,你的老師知識比你父親更多,由此,您的形象在他的心目中會更偉大?!边@樣的家長用溫情與鼓勵,以他的寬容和對教育的準確理解,融洽了師生關系以及家長和學校的關系。因為,一個對孩子缺乏耐心或漫不經心的家長是不可能對其他人奉獻愛心的,于孩子而言,理亦如此。好的家長,也在為成全好的教師施加自己的影響力,這才是對孩子最安全最有效的辦法。
孩子是父母兩個人教育的結果,靠母親一個人是完不成這件事情的。我們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其實有意無意中已經通過自己的行為傳輸我們的人生價值,孩子對父母一定是有樣學樣。我們很難發(fā)現一個斤斤計較的家庭里面能夠走出胸懷博大的孩子,很難在一個庸俗的家庭里面發(fā)現一個孩子有著高雅和清純的品質。 家庭教育的著重點: 一、 教修養(yǎng),教孩子成為有教養(yǎng)的人。孩子是先有生物的遺傳體,后是社會的遺傳體,孩子的社會化成長進程是:成長、成人、成才。 二、 教習慣。生活、學習、待人。懂得友善、懂得感恩、學會分享、學會關懷、心態(tài)陽光。 三、 教道德。德者智,有道德的更聰明,知識的缺陷可以彌補,道德缺陷無法彌補。 四、 教自信。只要努力,就有可能成功,不努力,一切都是空想。 總之,家庭教育要教給孩子:揚在臉上的智慧;長在心底的陽光;融進血液的骨氣;刻進生命的堅強。 性格特質決定孩子能否成功 ![]() 在美國曾經有一個調查:決定孩子成功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不是我們給幼年的孩子灌輸了多少知識,而是在于能否幫助孩子培養(yǎng)一系列的重要性格特質,如毅力、自我控制、好奇心、責任心、勇氣以及自信心,這些將影響其一生。
德者智,有道德的人更聰明,能成就大事,這是大家的共識,因為任何知識的缺陷都可以彌補,而道德的缺陷是無法彌補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情商比智商重要。
新東方教育集團創(chuàng)始人俞敏洪曾在演講中提到,從上小學的第一天開始,母親對他有一個要求:每天早上起來必須把被子疊好,掃完地才能去上學,一直到18歲上大學都沒有改變。俞敏洪到大學也一直掃地,這帶來一個好處——大家認為他比較喜歡為同學服務,都認為他是一個不錯的人,最后都愿意與他一起做新東方。
大多數人都讀過《西游記》這本書,玄奘歷經17年,行程5萬里,走遍100多個國家,他帶回了佛教經典520篋,657部。返回長安以后,又用20年時間翻譯出1335卷。玄奘能打仗嗎?但中國歷史上又有幾人比他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擁有堅定的信念和慈悲的情懷,是具備堅強的意志和百折不撓的精神,是專注于理想看淡榮辱得失的氣度。
![]() 毅力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 ![]() 前不久,首屆“世界積極教育聯(lián)盟”成立大會在美國達拉斯舉行。會上,賓夕法尼亞大學心理系教授安吉拉·達克沃什提出,“毅力”也許比“智商”和“情商”更重要。這一觀點受到教育界高度關注。
“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早在幾千年前,荀子在《求學》中就道出了鍥而不舍的重要性。
俞敏洪在北大讀書時,直到大學四年級畢業(yè)時,他的成績依然排在全班最后幾名。但是,他有良好的心態(tài)和意志力,他曾反復說:“我知道我在聰明上比不過我的同學,但是我有一種能力,就是持續(xù)不斷的努力?!?/p>
在畢業(yè)典禮上,俞敏洪說了一段讓很多同學都記住的話:“大家都獲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后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放棄。你們5年干成的事情我干10年,你們10年干成的我干20年,你們20年干成的我干40年。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80歲以后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俞敏洪的成長經歷,可以看出他的成功和他持之以恒的毅力密不可分。
上世紀初,有一個猶太少年,他做夢都想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家,但他的琴拉得太蹩腳了,完全沒有音樂天賦。他的父母為他請了一位老琴師。一天,老琴師把這位“完全沒有造就”的孩子帶到了自家的花園,老琴師講:“世上有兩種花,一種花能結果,一種花不能結果,像玫瑰和含羞草,但他們同樣在陽光下開放,同樣是成功的……”老琴師的話使這位少年茅塞頓開,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20年后,這位少年成了名震天下的物理學家,他就是影響世界的偉人———愛因斯坦。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海倫·凱勒、貝多芬等等他們的先天條件決定了他們可能是沒有出息的,陳景潤、蒲松齡、愛迪生、巴爾扎克等他們上學時的表現也不像“有出息”的樣子,但他們卻做了“有出息”的人都難以做到的事。
培養(yǎng)孩子,要注意的事情很多,我認為最重要的任務是培養(yǎng)健康的人格,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意志力———做成一件事的頑強的毅力。 ![]() 健康人格和堅強意志是首要 ![]() 曾經,我的一位學生,帶著他讀小學五年級的女兒來我家里來看望我。她對我說:“肖老師,您看我的孩子不愛吃飯,是個又瘦又小的黃毛丫頭,怎么辦啊?”我說:“孩子多少歲?”“10歲。”“才10歲你著什么急啊。”“她學習成績也不行,吃飯也不行,比同齡人都要矮一頭,怎么得了?!蔽腋嬖V她:“你形象不錯,自己的孩子會差多少呢?你不要著急,太在乎這個東西沒用,養(yǎng)人要慢慢來,你著急她也不會長,只有你們都有成長的毅力,她就能成功?!?/p>
2014年,等高考結束以后,我的這位學生帶著一個亭亭玉立的漂亮女孩子來到我家,甜甜地叫我“師爺爺”。她高興地說,“這就是當年那個黃毛丫頭?!蔽艺f:“你看你當年是不是很著急?孩子幾年工夫,長得比你還高,比你還漂亮,這次還考了一個好大學?!蔽业膶W生說:“當時我真的著急,現在還是覺得很自豪的。都是聽您的話,培養(yǎng)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堅持的毅力?!?/p>
“教育不是為了適應外界,而是為了自己內心的豐富?!惫畔ED哲學家西塞羅曾說,“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擺脫現實的奴役,而非適應現實”。我始終認為:教育是很美麗的。我們的教育,應該秉承接受知識,開啟智慧,點化或潤澤生命的教育理念,在探尋生命意義的同時,實現我們的教育價值。
當然,不是所有的教學都是有價值的,它必須是生命在場的教育。我們的教育對象是一個又一個的鮮活生命。因此我們先要傾聽眾生命的呼喚,然后自己參與進去,與之對話,在精神的互動、共振中享受著生命的歡樂;然后沉靜下來,進入生命的沉思與追問;最終要走出書本,直面生活,進行生活的實踐、生命的創(chuàng)造,實現生命的自主、人生的開放。這樣你就感受到教育的美麗所在,而我們的教育,應該讓孩子心頭永遠有這樣的美麗。
教育是很樸素很真實的工作。葉圣陶先生說過:“教育是什么?往簡單方面說,就是培養(yǎng)習慣?!泵绹睦韺W家威廉·詹姆士有一句格言:“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币痪湓?,培養(yǎng)孩子,首先要給他健康的人格和堅強的意志。
作者:肖遠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