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梧桐科。別名青桐、桐麻。原產(chǎn)我國。普通行道樹及庭園綠化觀賞樹。落葉大喬木,樹干挺直,樹皮綠色,平滑。葉心形, 3—5掌狀分裂。圓錐花序頂生,長約20-50厘米,下部分枝長達12厘米,小花淡黃綠色?;ㄆ?span lang="EN-US" xml:lang="EN-US" style="word-wrap: normal; word-break: normal;">6—7月,果熟期10—11月。木材宜制樂器,家具。著名的焦尾琴即由梧桐木材制成。種子炒食,其味香美,亦可榨油。樹皮纖維可作造紙原料。葉、花、果、根可入藥。 梧桐在我國栽培歷史悠久,歷代描寫梧桐的詩文和名句很多,如《詩經(jīng)·大雅·卷阿》:“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莊子的《秋水》:“夫鹓鶵(音冤除,鳳凰類的鳥)發(fā)于南海,而飛于北海,非梧桐不止。”《孔雀東南飛》“東西植松柏,左右種梧桐。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白居易的《長恨歌》:“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溫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李煜的《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李清照的《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民間諺語也有“家有梧桐樹,引得鳳凰來”, “高山出猛虎,梧桐落鳳凰” ,“大風吹倒梧桐樹,自有旁人說短長”,“梧桐一葉落,天下盡知秋”等。作為傳統(tǒng)文化符號和詩歌意象,梧桐被賦予了豐富的寓意,象征著崇高品格、忠貞愛情、孤獨憂愁、離情別緒等。 這里要說明的是,近代從法國引入的懸鈴木,被俗稱為法國梧桐,但懸鈴木乃懸鈴木科,并非梧桐。為了區(qū)別,故又稱原產(chǎn)我國的梧桐成為中國梧桐。 下圖攝于廈門鼓浪嶼(2010,6,9) 
以下圖片攝于華中師范大學校園(2010,6—9月) 




下二圖攝于河南雞公山
 啊,難道我的拍攝驚飛了鳳凰?

以下圖片攝于華中師范大學校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