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寺 大佛禪院原名大佛寺,原址位于峨眉山市區(qū)東郊,明代無窮國師開創(chuàng),歷時15年建成。寺院占地300余畝,擁有多重大殿、140多間禪房。因寺內大悲殿供奉了一尊高12米的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像,明萬歷皇帝的母親慈圣皇太后特意賜寺名“大佛寺”。1958年“大煉鋼鐵”時,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銅像被毀煉鋼,大佛由此消失。民國28年(1939年),抗日戰(zhàn)爭期間,為了避免日機轟炸,國民政府將故宮博物院的文物運到峨眉,保管于大佛寺內,派兵把守?,F在的大佛禪院位于峨眉山市南郊白塔山,1998年開工建設,現在還沒有完全完工。 大佛禪院座西向東,整體布局分為三大功能區(qū)域:北面(臨市區(qū))是佛教朝拜區(qū),即宗教儀式空間,中部是佛教園林文化共享區(qū),南面為佛教院校教育區(qū),即四川佛學院。大佛禪院山門東開,十大殿十一個天井,由東向西井然有序。大光明樓藥師殿坐南朝北,面向市區(qū)佛光南路,為大佛禪院引門,明清式城樓建筑,是禪院的北面入口。禪院占地400余畝,建筑氣勢恢宏,工程質量好,抗震級別高。建筑面積達5.6萬平方米,為朝拜峨眉山的第一門戶,亞洲最大的十方叢林之一,成為集培育僧才、專精修證、佛學研究、弘法利生等于一體的無上道場。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