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級文化是班級的一種風尚、一種文化傳統(tǒng),一種行為方式,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一定的形式融會到班級集體同學的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班級學生的行為。 在這次班級文化建設評比過程中,各班班主任、班級同學都非常的認真,細致,齊心協(xié)力共同設計了自己班級的教室文化。本次評比內容包括班級班牌、班務欄、教師衛(wèi)生及物品擺放、板報評比等項目。4月8日,校領導對各班進行了打分評比,每位檢查人員針對各班的情況進行了如實的評價。通過本次評比,可以看出班主任都很重視,盡心的去做這項工作,所以整體上來說,每個班都做得不錯,都展現(xiàn)出了本班、包括自己的風格與特色,展現(xiàn)出了每個班級的特色,可以說,各有千秋,平分秋色,但是也有一些班主任有應付了事的態(tài)度。 從整體上來說,年級與年級、班與班之間還是有差距的,有些地方僅是差強人意而已。總的來說,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方面: 1、班牌:各班班牌內容完善,文字與圖案、內容與留白搭配協(xié)調,美觀合理。絕大部分班級是彩紙的,有的班級是彩色打印的,都各有特色,但是有的班級用彩紙的裝飾性不夠。 2、物品的擺放:多數(shù)班級能排放整齊有序,但也有的桌椅歪斜不齊,衛(wèi)生工具擺放無序,看上去亂糟糟的一片,沒有一點次序。 3、衛(wèi)生:基本上每個班級都盡心地進行了打掃,但有的班級還不夠徹底,很有可能會成為衛(wèi)生死角。 4、板報設計:各班都進行了制作,板報的設計要有所創(chuàng)新,高年級利用好學生這一有利資源。通過本次評比反映出班主任過于放手,班主任要對板報的設計要有指導,要不然學生做出來的質量不過關,過于簡單。 5、教室內的班務欄,大多數(shù)班級沒有裝飾,只有一年三班和三年一班、五年一班有裝飾,各班班級公約詳細、合理,貼近班級實際;我們還可以班級公約以押韻的兒歌形式出現(xiàn),讀起來朗朗上口,易于背誦,但是也有個別班級制定的班級公約過于簡單,不符合實際,還有的班級班務欄里的內容不是打印的。 6、有的班級窗臺上沒有花。 雖說本次活動圓滿地結束了,但也有些地方也不那么的盡如人意,還需進一步規(guī)范。希望各班再接再厲,繼續(xù)努力,把我校班級文化建設搞得更好,更加出色。 通過校領導的評比,結果如下: 一等獎:1.3、3.1、2.2、3.2、4.1、5.1、6.3、6.2 二等獎:2.1、4.2、6.1、5.2 三等獎:1.1、1.2、4.3、5.3、2.3 羅通山鎮(zhèn)學校 2016.4.8 |
|
來自: 周海峰圖書館 > 《原創(chuà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