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莎莎 北京大學臨床醫(yī)學碩士 來源:腎上線微信公眾號 正常成人膀胱容量約400 mL,白天排尿4 ~ 5 次,夜間0 ~ 1 次,嬰幼兒可以達到20余次。 成人尿頻指白天多于6 次、夜間多于2 次或24小時多于8 次。 如果尿頻與尿急和尿痛合并存在,常見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性疾病。 但其實引起尿頻的原因有很多種,臨床一些患者因尿頻而反復就診,一直誤診為是尿路感染,或自認為是尿路感染,濫用抗生素。因此,尿頻原因分析很重要,下面腎上線將為大家詳細解析。
1生理性尿頻 多由于飲水過多,特別是吃一些利尿性質(zhì)的食物如西瓜、喝咖啡、茶,還有精神緊張 ,氣候寒冷等因素導致機體入水量增加,排尿次數(shù)亦增多,便出現(xiàn)尿頻。生理性尿頻每次尿量不少 、無其他不舒服的伴隨癥狀。
2病理性尿頻 1)排尿次數(shù)多、每次尿量也多、全日總尿量增多。 常見于糖尿病、尿崩癥以及急性腎功能衰竭多尿期。在古時候,糖尿病又叫“消渴病”,患者常表現(xiàn)為多飲多尿,是由于尿液排出的糖分把體內(nèi)水分一起帶出。 尿崩癥是一種水平衡失調(diào)的疾病。如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病史(腦損傷、手術史)等、精神疾病等導致的煩渴癥導致大量液體的攝入,從而引起24小時多尿。腎性尿崩癥則是由于腎臟對抗利尿激素不敏感而引發(fā)。 2)炎癥等引起的尿頻 尿頻但每次尿量減少,伴有尿急和尿痛等尿路刺激癥狀。尿液鏡檢多有白細胞、紅細胞和膿細胞,最常見于尿路感染。 但如果有尿路刺激癥狀,多次尿培養(yǎng)陰性,尿路檢查沒有特殊病變,也可由于尿道外口解剖異常、膀胱括約肌不協(xié)調(diào)、極度焦慮等因素。 3)膀胱容量減少 由于膀胱容量減少引起持續(xù)性排尿次數(shù)增多,每次尿量減少,藥物治療無效,可見于膀胱腫瘤、膀胱結(jié)核導致膀胱纖維性縮窄、懷孕后子宮壓迫膀胱,卵巢囊腫壓迫膀胱。
4)結(jié)石、前列腺等泌尿外科疾病 癥狀可不典型,容易誤診為泌尿系感染,需要超聲或X線等檢查仔細進行排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