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鶴》 唐·李九齡
天上瑤池覆五云,玉麟金鳳好為群。不須更飲人間水,直是清流也汗君。

《鶴》 唐·褚載
欲洗霜翎下澗邊,卻嫌菱刺污香泉。沙鷗浦雁應驚訝,一舉扶搖直上天。

《憶鶴》 唐·劉得仁
白絲翎羽丹砂頂,曉度秋煙出翠微。來向孤松枝上立,見人吟苦卻高飛。

《鶴》 唐·白居易
人各有所好,物固無常宜。誰謂爾能舞,不如閑立時。

《田鶴》 唐·司空曙
散下渚田中,隱見菰蒲里。哀鳴自相應,欲作凌風起。

《悼鶴》 唐·皮日休
莫怪朝來淚滿衣,墜毛猶傍水花飛。遼東舊事今千古,卻向人間葬令威。

《錢塘鶴》 唐·吳仁璧
人間路靄青天半,鰲岫云生碧海涯。雖抱雕籠密扃鑰,可能長在叔倫家。

《崔卿池上鶴》 唐·賈島
月中時叫葉紛紛,不異洞庭霜夜聞。翎羽如今從放長,猶能飛起向孤云。

《賦得失群鶴》 唐·呂溫
杳杳沖天鶴,風排勢暫違。有心長自負,無伴可相依。
萬里寧辭遠,三山詎憶歸。但令毛羽在,何處不翻飛。

《郡中見群鶴》 唐·張九齡
曉日東田去,煙霞北諸歸。歡呼良自適,羅列好相反。
遠集長江靜,高翔眾鳥稀。屆煩仙子馭,何謂野人機。

《琴曲歌辭·別鶴》 唐·張籍
雙鶴出云谿,分飛各自迷??粘苍谒设?,折羽落江泥。
尋水終不飲,逢林亦未棲。別離應易老,萬里兩凄凄。

《琴曲歌辭·別鶴》 唐·王建
主人一去池水絕,池鶴散飛不相別。青天漫漫碧水重,知向何山風雪中。
萬里雖然音影在,兩心終是死生同。池邊巢破松樹死,樹頭年年烏生子。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田鶴》 唐·錢起
田鶴望碧霄,舞風亦自舉。單飛后片雪,早晚及前侶。

《鶴》 唐·李嶠
黃鶴遠聯(lián)翩,從鸞下紫煙。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已憩青田側,時游丹禁前。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

《別鶴》 唐·杜牧
分飛共所從,六翮勢催風。聲斷碧云外,影孤明月中。
青田歸路遠,丹桂舊巢空。矯翼知何處?天涯不可窮。

《鶴》 唐·杜牧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代鶴答》 唐·白居易
鷹爪攫雞雞肋折,鶻拳蹴雁雁頭垂。何如斂翅水邊立,飛上云松棲穩(wěn)枝?

《嘆病鶴》 唐·白居易
右翅低垂左脛傷,可憐風貌甚昂藏。亦知白日青天好,未要高飛且養(yǎng)瘡。

《望鳴皋山白云,寄洛陽盧主簿》(唐)李欣
遠映村更失,孤高鶴來傍。勝氣欣有逢,仙游且難仿。

《感鶴》 (唐)白居易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池鶴八絕句》 唐·白居易
右軍歿后欲何依,只合隨雞逐鴨飛。未必犧牲及吾輩,大都我瘦勝君肥。

送王明府參選賦得鶴 駱賓王
振衣游紫府,飛蓋背青田。虛心恒警露,孤影尚凌煙。
離歌凄妙曲,別操繞繁弦。在陰如可和,清響會聞天。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

《問鶴》 唐·白居易
烏鳶爭食雀爭窠,獨立池邊風雪多。盡日踏冰翹一足,不鳴不動意如何?

《松鶴》 唐·戴叔倫
雨濕松陰涼,風落松花細。獨鶴愛清幽,飛來不飛去。

《失鶴》 唐·白居易
失為庭前雪,飛因海上風。九霄應得侶,三夜不歸籠。
聲斷碧云外,影沉明月中??S從此后,誰伴白頭翁。

《題籠鶴》 唐·白居易
經(jīng)旬不飲酒,逾月未聞歌。豈是風情少,其如塵事多。
虎丘慚客問,娃館妒人過。莫笑籠中鶴,相看去幾何。

《病中對病鶴》 唐·白居易
同病病夫憐病鶴,精神不損翅翎傷。未堪再舉摩霄漢,只合相隨覓稻粱。
但作悲吟和嘹唳,難將俗貌對昂藏。唯應一事宜為伴,我發(fā)君毛俱似霜。

《鶴嘆二首》 唐·劉禹錫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yǎng)汝南雞。

《和樂天感鶴》 唐·元稹
我有所愛鶴,毛羽霜雪妍。秋霄一滴露,聲聞林外天。
自隨衛(wèi)侯去,遂入大夫軒。云貌久已隔,玉音無復傳。
吟君感鶴操,不覺心惕然。無乃予所愛,誤為微物遷。
因茲諭直質,未免柔細牽。君看孤松樹,左右蘿蔦纏。
既可習為飽,亦可薰為荃。期君常善救,勿令終棄捐。

《病鶴篇》 唐·錢起
獨鶴聲哀羽摧折,沙頭一點留殘雪。三山侶伴能遠翔,五里裴回忍為別。
驚群各畏野人機,誰肯相將霞水飛。不及川鳧長比翼,隨波雙泛復雙歸。
碧海滄江深且廣,目盡天倪安得住。云山隔路不隔心,宛頸和鳴長在想。
何時白霧卷青天,接影追飛太液前。

《鶴》 唐·鄭谷
一自王喬放自由,俗人行處懶回頭。睡輕旋覺松花墮,舞罷閑聽澗水流。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應嫌白鷺無仙骨,長伴漁翁宿葦洲。

《曉鶴》 唐·孟郊
曉鶴彈古舌,婆羅門叫音。應吹天上律,不使塵中尋。
虛空夢皆斷,歆唏安能禁。如開孤月口,似說明星心。
既非人間韻,枉作人間禽。不如相將去,碧落窠巢深。

《黃鶴》 唐·沈佺期
黃鶴佐丹鳳,不能群白鷴。拂云游四海,弄影到三山。
遙憶君軒上,來下天池間。明珠世不重,知有報恩環(huán)。

《失鶴》 唐·韓偓
正憐標格出華亭,況是昂藏入相經(jīng)。碧落順風初得志,故巢因雨卻聞腥。
幾時翔集來華表,每日沈吟看畫屏。為報雞群虛嫉妒,紅塵向上有青冥。

《鶴警露》 唐·陳季
南國商飆動,東皋野鶴鳴。溪松寒暫宿,露草滴還驚。
欲有高飛意,空聞召侶情。風間傳藻質,月下引清聲。
未假摶扶勢,焉知羽翼輕。吾君開太液,愿得應皇明。

《憶放鶴》 唐·李紳
羽毛似雪無瑕點,顧影秋池舞白云。閑整素儀三島近,回飄清唳九霄聞。
好風順舉應摩日,逸翮將成莫戀群。凌勵坐看空碧外,更憐鳧鷺老江濆。

《劉蘇州以華亭一鶴遠寄以詩謝之》 唐·白居易
老鶴風姿異,衰翁詩思深。素毛如我鬢,丹頂似君心。
松際雪相映,雞群塵不侵。殷勤遠來意,一只重千金。

《答裴相公乞鶴》 唐·白居易
警露聲音好,沖天相貌殊。終宜向遼廓,不稱在泥涂。
白首勞為伴,朱門幸見呼。不知疏野性,解愛鳳池無。

《舞鶴賦》 南朝宋·鮑照
人間蓬萊是孤山,有梅花處好憑欄。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失題》 魏晉·曹植
雙鶴俱邀游,相失東海傍。雄飛竄北朔,雌驚赴南湘。
棄我交頸歡,離別各異方。不惜萬里道,但恐天網(wǎng)張。

《代別鶴操》 南朝宋·鮑照
雙鶴俱起時。徘徊滄海間。長弄若天漢。輕軀似云懸。幽客時結侶。
提攜游三山。青繳凌瑤臺。丹羅籠紫煙。海上悲風急。三山多云霧。
散亂一相失。驚孤不得住。緬然日月馳。遠矣絕音儀。有愿而不遂。
無怨以生離。鹿鳴在深草。蟬鳴隱高枝。心自有所存。旁人那得知。

《松鶴》 唐·元稹
渚宮本坳下,佛廟有臺閣。臺下三四松,低昂勢前卻。
是時晴景麗,松梢殘雪薄。日色相玲瓏,纖云映羅幕。
逡巡九霄外,似振風中鐸。漸見尺帛光,孤飛唳空鶴。
裴回耀霜雪,顧慕下寥廓。蹋動樛盤枝,龍蛇互跳躍。
俯瞰九江水,旁瞻萬里壑。無心眄烏鳶,有字悲城郭。
清角已沉絕,虞韶亦冥寞。鶱翻勿重留,幸及鈞天作。

《遇旅鶴》 唐·孫昌胤
靈鶴產(chǎn)絕境,昂昂無與儔。群飛滄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
中州帝王宅,園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離丹丘。
不然奮飛去,將適汗漫游??献鞒厣销F,年年空沉浮。

《緱山鶴》 唐·張仲素
羽客驂仙鶴,將飛駐碧山。映松殘雪在,度嶺片云還。
清唳因風遠,高姿對水閑。笙歌憶天上,城郭嘆人間。
幾變霜毛潔,方殊藻質斑。迢迢煙路逸,奮翮詎能攀。

《琴曲歌辭·別鶴》 唐·楊巨源
海鶴一為別,高程方杳然。影搖江海路,思結瀟湘天。
皎然仰白日,真姿棲紫煙。含情九霄際,顧侶五云前。
遐心屬清都,凄響激朱弦。超搖間云雨,迢遞各山川。
東南信多水,會合當有年。雄飛戾冥寞,此意何由傳。

《雜詠五首·池邊鶴》 唐·儲光羲
舞鶴傍池邊,水清毛羽鮮。立如依岸雪,飛似向池泉。江海雖言曠,無如君子前。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唐·李白
崢嶸丞相府,清切鳳凰池。羨爾瑤臺鶴,高棲瓊樹枝。
歸飛晴日好,吟弄惠風吹。正有乘軒樂,初當學舞時。
珍禽在羅網(wǎng),微命若游絲。愿托周周羽,相銜漢水湄。

《相和歌辭·飛來雙白鶴》 唐·虞世南
飛來雙白鶴,奮翼遠凌煙。雙棲集紫蓋,一舉背青田。
飏影過伊洛,流聲入管弦。鳴群倒景外,刷羽閬風前。
映海疑浮雪,拂澗瀉飛泉。燕雀寧知去,蜉蝣不識還。
何言別儔侶,從此間山川。顧步已相失,裴回反自憐。
危心猶警露,哀響詎聞天。無因振六翮,輕舉復隨仙。

《失鶴二首》 唐·薛能
偶背雕籠與我違,四方端佇竟忘歸。誰家白日云間見,何處滄洲雨里飛。
曾啄稻粱殘粒在,舊翹泥潦半蹤稀。憑人轉覺多相誤,盡道皤然作令威。
華表翹風未可期,變丁投衛(wèi)兩堪疑。應緣失路防人損,空有歸心最我知。
但見空籠拋夕月,若何無樹宿荒陂。不然直道高空外,白水青山屬臘師。

《池鶴》 (唐)白居易
高竹籠前無伴侶,亂雞群里有風標。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
轉覺鸕鶿毛色下,若嫌鸚鵡語聲嬌。臨風一唳思何事,悵望青田云水遙。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唐·陳子昂
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 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云。
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 江海聯(lián)翩翼,長鳴誰復聞。

鶴鳴 詩經(jīng)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宅萚。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魚在于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仙鶴篇》 唐·武三思
白鶴乘空何處飛,青田紫蓋本相依。緱山七月雖長去,遼水千年會憶歸。
緱山杳杳翔寥廓,遼水累累嘆城郭。經(jīng)隨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
迢迢碧落斷氛埃,霞堂云閣幾重開。欲尋東海黃金灶,仍向西山白玉臺。
九皋獨唳方清切,五里驚群俄斷絕。月下分行似度云,風前飏影疑回雪。
風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幾般。宛轉能傾吳國市,裴回巧拂漢皇壇。
琴中作曲從來易,鼓里傳聲有甚難。夜夜恒飛銀漢曲,朝朝常飲玉池瀾。
別有聞簫出紫煙,還如化履上青天。霜毛忽控三神下,玉羽俄看二客旋。
燕雀終迷橫海志,蜉蝣豈識在陰年。莫言一舉輕千里,為與三山送九仙。

畫家梁大年,梁姓,字大年,名克民;號:一風山人;廬:雙逸齋。
遼東鳳城人氏,幼隨父丹青目染。攻花鳥,喜寫鶴。
少時輕狂,粗筆重墨,其畫無源無骨無氣韻。
壯年初醒,遵父囑,拜國學,蕧溫儒釋道。
納秦風漢韻,覽唐蹤宋骨。續(xù)龍脈之水,延黃土真情。
勵長志,存成竹,復提舊筆,涅槃重生。實年悟之癡之,無一日不司筆墨。
慕齊璜,尊八大,仰抱石,敬范曾。
師古擷精華,造化取神韻。倡正本清源,鄙洋基因污丹青血脈。
布衣素面,長須寬帶,雍閑逸適,憑欄放懷。
品茗入琴道,賞石樂通幽。
偶聚幾朋,把酒揮毫。行筆品禪意,潑墨論高古。
酒興,儒家道德,釋家超凡,道家無為,皆酒饒。
酒酣,解衣赤背,放情忘懷,遂牛皮破。
權貴索畫千金少,賢士心儀躬身授。
鄙官爵,不入流,自清高,故知己少寡。
有詩曰:
惋拒俗客好出山,閑云野鶴伴夫眠。
一日丹青十大寫,天地原本筆墨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