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 梵高,這位易激動而富于神經(jīng)質(zhì)的藝術家,在其短暫一生中留下大量震撼人心的杰作。他的藝術,是心靈的表現(xiàn)。他曾說:“作畫我并不謀求準確,我要更有力地表現(xiàn)我自己”。這份執(zhí)念帶他走向了末路,卻也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藝術財富。 《十五朵向日葵》 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年-1890年),荷蘭后印象派代表性畫家。 《星夜》 梵高1853年3月30日生于津德爾特,早期因為表達內(nèi)心的悲痛,曾割斷了自己的耳朵。 《萊斯附近的海景》 《阿爾勒城朗格盧瓦橋與洗衣婦》 《阿里斯康墓園,亞耳街道》 梵高早年經(jīng)商,后熱衷于宗教,1880年以后開始學習繪畫。 《奧維爾的瓦茲河岸》 梵高曾在巴黎結識貝爾納、西涅克和高更等畫家。 《羅納河上的星夜》 梵高早期作品受印象主義和新印象主義畫派影響,代表作有《食土豆者》、《塞納河濱》等。 《奧維爾教堂》 梵高曾兩次在咖啡館和飯館等地向勞工階層展出自己的作品。 《粉玫瑰》 不久他厭倦巴黎生活,來到法國南部的阿爾勒,開始追求更有表現(xiàn)力的技巧。 《花園花開》 同時受革新文藝思潮的推動和日本繪畫的啟發(fā),大膽探索自由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的風格,以達到線和色彩的自身表現(xiàn)力和畫面的裝飾性。 《兩棵柏樹》 梵高的作品多采用點彩畫法,畫面色彩強烈,色調(diào)明亮。 文章來源:網(wǎng)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