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心!發(fā)霉的茶不只有霉點,還可能是它 懂茶帝2016-09-17 懂茶帝,邀請專業(yè)人士為茶友答疑解惑。我們的原則是:不忽悠,不賣弄,不惡意攻擊,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觀、中立地回答您的問題。即使是一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我們也會盡量做到客觀。 近日,茶友“天水”給小懂發(fā)來一款普洱茶餅(見下圖),問道:“這個茶餅有白色帶絲絮的斑塊,聚集一小片,是霉了嗎?” 茶友“天水”的茶餅(點擊可查看大圖) 這是發(fā)霉了嗎?此前我們經(jīng)常討論的茶葉發(fā)霉,一般指的是霉點,與這種絲絮狀的東西不太一樣。那這種東西會是什么呢? 就此,小懂專門請教了云南制茶30年的制茶工藝工程師吳鄭。吳鄭老師說,這是發(fā)霉了,不能再喝了,絮狀物是發(fā)霉真菌的菌絲體。 艾瑪,這也是發(fā)霉啊?!親們要記住,茶葉發(fā)霉,不只是霉點哦,還可能是這種絮狀物。如果你只把它當作茶餅粘上的雜質(zhì),清理掉還能喝,可就大錯特錯啦! 吳鄭老師說的“菌絲體”是個神馬玩意兒?小懂了解到,霉菌是絲狀真菌的俗稱,意即“發(fā)霉的真菌”,它們往往能形成分枝繁茂的菌絲體,但又不象蘑菇那樣產(chǎn)生大型的子實體。 在潮濕溫暖的地方,很多物品上長出一些肉眼可見的絨毛狀、絮狀或蛛網(wǎng)狀的菌落,那就是霉菌。茶葉如果保存不當,它的表面就可能會出現(xiàn)菌絲體。其實茶葉中的霉點也是菌絲體,只不過不是絮狀,而是絨毛狀。還有的菌絲會形成蜘蛛網(wǎng)一樣的東西。 菌絲是一種管狀的細絲,把它放在顯微鏡下觀察,很像一根透明膠管,它的直徑一般為3~10微米,比細菌和放線菌的細胞約粗幾倍到幾十倍。菌絲可伸長并產(chǎn)生分枝,許多分枝的菌絲相互交織在一起,就叫菌絲體。 親,通過這個案例,對茶葉的霉菌是不是又有了新的認識? 懂茶帝,邀請專業(yè)人士為您答疑,可添加公眾號:hcyd321,或小懂個人號:hyn365,映客直播號:122290826。 點擊展開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