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整理】詩詞初級入門(三)

 誰在水墨飄渺間 2016-10-25

關于新韻、平水韻 


【新韻是好是壞】 
這個是很多學者爭論的問題。新韻的優(yōu)點,上文已經(jīng)講了。同時,有更多的學者和大家,對新韻持反對意見。其理由大致如下: 

a.平水韻有著悠久的歷史,這是幾千年來我們中華民族的母語體系,不可只圖一時簡便而廢棄。 
b.普通話只是當下的官方語言,正如歷朝歷代都有其特定的官方語言,但歷代的文人都一直沿用平水韻。平水韻是作為一種書面語言韻律的存在,不可以為當下口語所左右。 
c.我們漢語中有大量的詞匯、典故、成語,都是歷代文人按照原始的聲韻結構或者說書面語言韻律而創(chuàng)作的。片面的聲韻改革,則會使我們的語音體系逐漸走向簡單化,古代文學也將從此沒落。 

【押平聲韻】 
近體詩規(guī)定,只能押平聲韻,這幾乎是一條死規(guī)矩。事實上以近體詩的格律來看,假如押仄聲字會感到有些拗口,所以古人大都能自覺遵守這一規(guī)則。(也有例外:柳宗元《江雪》) 

至于[平仄通押]就更不用說了,現(xiàn)下網(wǎng)絡上盛行的很多將仄聲字和平聲字通押(韻母相同)的詩,是絕不足取的。(類比開頭講的《再別康橋》中的“來”“彩”二字) 

近體詩的格律 
【格律不是一下子就能研究通透的,需要通過研讀古人作品去熟悉,實踐去證明】 
推薦入門資料: 
王力《詩詞格律概要》 
王力《詩詞格律十講》
 

上文說了,近體詩也叫格律詩,因為相比于近體詩而言,古體詩幾乎不講格律(或者是特點不明顯);所以講詩的格律,也主要是講近體詩。 

【入律的古風】 

古體詩就五言和七言的三字腳(句末三字)來說,有:仄平仄、仄仄仄、平仄平、平平平,四種格式。 

如:開荊扉、吟松風、河星稀,這都是古風三字腳。 
但是不普遍,也沒有全部遵循,有很多反例,所以只能算是一種說法。 

而這里要說的是一種入律的古風,其特點是: 

a.全詩用律句(指后文中格律詩的基本句型),或基本上用律句;(通常是七言) 
b.換韻,而且往往是平仄韻交替。 
c.往往是四句一換韻,換韻后第一句入韻,全詩好像是許多首不同韻的七絕的組合。 

王維的《桃源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等都屬于入律的古風,這里為篇幅所限,不具引。 

【體詩的正格、變格及拗救】 

正格(五言律詩為例)

(0表示可平可仄,1表示平,2表示仄,A表示平聲韻) 

五言律詩一共四個句型。 

仄起仄收:22112(12112) 
平起平收:11221 
平起仄收:11122(21122) 
仄起平收:22211(12211) 

這么寫其實是為了突出兩個重要的地方: 
a.一三四句的首字都可平可仄,只有第二句不行。 
b.左邊的格律,是最標準且最正規(guī)的,但是括號里的也是完全允許的。 

所以這四個句型可以合并成:02112、11221、01122、02211。 
第二句型的首字如果用了仄聲,這是近體詩的大忌,叫做“犯孤平”,孤平的理解眾說紛紜,但是意思是一樣。 
其他句,首字不管是平還是仄,都還是有兩個連續(xù)平聲的存在,而這一句,首字一旦用仄聲,就沒有連續(xù)的平聲了。所以謂之“孤平”。 

由于韻腳是平聲,且放在偶數(shù)句,再加上句子的對應關系(專業(yè)術語叫:黏、對,有意者可以看后面得出來的四種正格的每句第二字,能找出規(guī)律,這里不深入說明),所以律詩的前四句,得到了兩種排列方式。 

02112,1122A。01122,0221A?;?1122,0221A。02112,1122A。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或: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然后各自再補上一組,就得到了律詩兩種最標準的平仄格式。 

首句仄起仄收式: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首句平起仄收式: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這兩種格式的首句換成平收式,于是又得到律詩的另外兩種平仄格式。 

首句仄起平收式: 
0221A,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首句平起平收式: 
1122A,0221A。 
02112,1122A。 
01122,0221A。 
02112,1122A。 

以上便是五言律詩最基本的四種格律,前兩種“標準”,只是因為它的對仗非常工整,其實四種都是正規(guī)的,都叫正格。(后兩種,也可以算是前兩種的變格,不過后來詩人用的很普遍,便視為正格) 

而七言律詩,則是在四種句型前分別加兩個字,即: 

0102112 
0211221 
0201122 
0102211 

通過類似的方法,也可以得到四種格律,就不一一列舉了。 

【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分別是五言律詩、七言律詩的上半部分,也可以類比之,這里就不贅述了?!?nbsp;

押韻的位置,已經(jīng)用A標出,但是后兩種格式下的首句押韻,可以用鄰韻,這叫做借韻。(這里為什么規(guī)定寬了些,因為本來首句用其他句式是不用押韻的,當然,也押不了韻) 

如:蘇軾《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同、中,是一東韻部的,峰是鄰韻二冬韻部的。 

變格(絕句為例)

(0表示可平可仄,1表示平,2表示仄,A表示平聲韻) 

(02)01122,(01)0221A。 
(01)02112,(02)1122A。 

用上面這個格式的絕句舉例說明,變格一共有四種(一說有五種,但是可以算特例,最好不要用) 

1)第一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聲為正格、仄聲為變格。但是有一個條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不能再可平可仄,一定要平,也即是:(02)11222。 
(這里也可以用我之前對“孤平”的說法來理解,當然這只是我個人想法:如果不用平的話,也就沒有連續(xù)的平聲了) 

如:常建《破山寺后禪院》中的: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上一句的“悅”字處本該是平聲,變格成了仄聲;“山”字處則一定要用平聲。 

2)第一句中五言第三四字(七言第五六字)互換。和上面一樣,也有一個條件:五言第一字(七言第三字),不能再可平可仄,一定要平。 
即變成:(02)11212。且出現(xiàn)于絕句(律詩)的第三句(七句)為常。還是類比去理解。 

如:李白《渡荊門送別》: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肮省薄班l(xiāng)”二字平仄對調(diào)。 

3)第四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仄聲為正格、平聲為變格。 

如杜甫《登樓》: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傲骸弊忠素贫健?nbsp;

4)第三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以平聲為正格、仄聲為變格。這種情況很少見,如果出現(xiàn)的話,往往會和第三種情況同時用。即下一句的同一位置改仄為平來補償,這稱為“拗救”,后文細講。 

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耙弧弊忠似蕉?。(“一”、“別”為古入聲) 

5)第二句,五言第三字(七言第五字),如果改仄為平,句尾連續(xù)出現(xiàn)了三個平聲,叫做“三平調(diào)”,上文說了這是古風的特點,作近體詩時視為一種禁忌。(但是有罕見的特例中的特例,所以這第五種到底有沒有還待商榷) 

拗救
拗,也就是出律的意思,不合格律的句子稱為“拗句”。 
拗救有三種情況,而且都是出現(xiàn)在一聯(lián)中。(用五言為例) 

02112,1122A。(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1)小拗救:即指上文說的變格的第四種情況和第三種情況的合用。此拗救可救可不救。 
如: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李白《贈孟浩然》)“孟”字處本該平,用了仄,所以在本該仄的“天”字處用了平聲。 

2)大抝救:出句中第四字拗(平而為仄),必須在對句的第三字改用平聲字作為補償。 
即:02122,1112A。 
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注:不,乃古入聲) 
“不”字處本該平,用了仄,所以必須在本該仄的“吹”字處用平聲。 

3)孤平拗救:前面說的犯孤平的句子:2122A(仄平仄仄平),可以在本句中將第三個字改為平聲作為補救。即:2112A(仄平平仄平)。 

而在許多情況下,孤平拗救是和其他兩種同時使用的(甚至三種一起)。即原句變成:02222,2112A。 
如: 
杜甫《藩劍》中首聯(lián):至此自僻遠,又非珠玉裝?!爸椤弊值钠铰暎謩e救了本句的“又”,出句的“自”、“僻”。


——明天繼續(xù)——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wǎng)絡存儲空間,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nèi)容中的聯(lián)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