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黑丝制服一区视频播放|日韩欧美人妻丝袜视频在线观看|九九影院一级蜜桃|亚洲中文在线导航|青草草视频在线观看|婷婷五月色伊人网站|日本一区二区在线|国产AV一二三四区毛片|正在播放久草视频|亚洲色图精品一区

分享

詩詞史話 唐詩演義:無詩不成唐21

 老鄧子 2016-10-23

作者:李曉潤

第十一回 身當恩遇常輕敵 功名祗向馬上取


  如果沒有安史之亂,唐玄宗也許是中國歷史上最完美的皇帝。


  他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霸氣,七歲就在朝堂之上訓斥金吾大將軍武懿宗,聲稱“這里是我李家天下,輪不到你放肆”,讓祖母武則天又驚又喜。


  他在青年時期兩度力挽狂瀾,捍衛(wèi)李唐王朝的統(tǒng)治。


  他開創(chuàng)了長達四十年的開元、天寶盛世。


  在他做皇帝期間,中國詩歌的成就無與倫比。


  他被梨園子弟奉為祖師。他的一生就是一臺大戲,英雄美人,樂極生悲,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來。


  楊玉環(huán)本是李隆基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李隆基偶爾聽高力士說起楊玉環(huán)長得有點像武惠妃。武惠妃是李瑁生母,生前深受李隆基寵愛。李隆基開始只是出于好奇想看楊玉環(huán)一眼,誰知一見之下驚為天人。此時李隆基已經年近花甲,但他不顧年老體衰,不管倫理道德,毅然墜入愛河。當然為了掩人耳目,楊玉環(huán)在從兒子懷抱走向父親寢宮的過程中,曾經做了幾年尼姑。


  天寶四年,唐玄宗正式冊立楊玉環(huán)為貴妃,因為王皇后已被廢除,所以楊貴妃實際上就是母儀天下的皇后??蓱z壽王從此只能借酒澆愁,表面裝作毫不在乎,心里暗罵老爹衣冠禽獸。晚唐李商隱為此寫了一首無題詩。


龍池賜酒敞云屏,羯鼓聲高眾樂停。

夜半宴歸宮漏永,薛王沉醉壽王醒。


  中國歷來的統(tǒng)治者喜歡做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一方面壓制言論惟我獨尊,誰有意見就是反叛,一方面又根據大家沒意見判斷自己很受歡迎。唐玄宗就是這么自欺欺人。他發(fā)現自己亂倫朝野竟然無聲無息,于是只爭朝夕,接著干了一件更愚蠢的事。


  他不但拒絕張九齡的建議斬殺安祿山,反而加封安祿山為御史大夫、左羽林大將軍、東平郡王,讓安祿山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zhèn)節(jié)度使。安祿山統(tǒng)帥的軍隊無論數量還是素質都超過禁軍。最讓人抓狂的是,為了顯示他對安祿山的信任,他把舉報安祿山謀反的人押送范陽交給安祿山處理。曾經聰明絕頂的李隆基現在愚蠢透頂。不過幾乎每個獨裁者都會一意孤行,這就是后人呼喚民主制度的原因。


  天寶六載安祿山曾經來過長安。唐玄宗為了表示寵幸,讓他出入內廷。唐朝婦女以肥為美,安祿山本人也是個超級胖子,他和楊玉環(huán)站在一起就是安徽省會。安祿山雖然肥胖但是象洪金寶一樣身體靈活,跳起胡旋舞來速度飛快。他比唐玄宗年輕十八歲,肯定認為自己和楊玉環(huán)才是天生一對。


  唐玄宗讓楊玉環(huán)和安祿山以兄妹相稱。安祿山卻主動要求做楊玉環(huán)的兒子。楊玉環(huán)沒有拒絕,還煞有介事地為安祿山舉辦滿月酒,把安祿山裹在襁褓里抬著滿宮游走。所以連很多正統(tǒng)史學家都懷疑他們的關系不清不楚。愛江山更愛美人,安祿山回到范陽之后立刻準備反叛。在歷史這臺永不落幕的大戲里,一意孤行的李隆基終于讓自己從小生變成了小丑。


  后來唐朝末年的宰相鄭畋在《馬嵬坡》詩里說“終是圣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意思是唐玄宗至少比陳后主高明,沒有導致亡國。很多人以為鄭畋在為李隆基唱贊歌,其實把唐玄宗和陳后主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種諷刺。我覺得應該把“終是圣明天子事”改為“終是梨園子弟事”,唐玄宗證明自己不過是個梨園子弟,無論他在臺上多么耀眼,最終結局都是曲終人散。


  天寶十四年十一月初九,安祿山以“奉密旨討楊國忠”為名,召集十五萬大軍,日夜兼程殺入中原。


  安史之亂使很多人失去了自己的身份地位甚至身家性命,但是也有一些人因禍得福。前者以唐玄宗、楊貴妃、楊國忠、高仙芝、封常清、哥舒翰為代表,后者以唐肅宗、郭子儀、嚴武、高適為代表。


  高適晚年成為唐朝詩人中地位最顯赫的人,他被封為“渤??h侯,食邑七百戶”,是唐代著名詩人中唯一被封侯的人,其他詩人爵位最高的張九齡也不過是“始興開國伯,食邑五百戶”,所以《舊唐書》說“詩人之達者唯適而已”。但高適早年幾乎是所有詩人中最落魄的人。前面我們提到王昌齡能夠去邊塞漫游,應該還是有一定資產,否則他很可能要一路乞討。高適是真的加入過丐幫,因為他后來地位崇高,說不定丐幫還封他為名譽幫主。


  史書說高適是渤海蓚人即今河北滄州一帶人,其實這只是他的郡望,這一帶是高氏發(fā)祥地。就像我們說王昌齡是瑯琊王氏,但王昌齡可能根本沒去過山東瑯琊。高適父親也是個地方官員,曾經在張九齡故鄉(xiāng)韶州做過長史。高適本人很可能出生在其父做官的某地官衙。


  和李白一樣,高適認為自己天生就該做大事,根本不屑于從小事做起。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高適什么也不干??赡芤驗閺男∮问趾瞄e,沒有認真學習過儒家經典,高適也沒去參加過進士考試。后來他和李白一見如故,因為兩人都好高騖遠,不愿意按部就班。


  高適在二十歲左右曾經去長安求官,以為自己可以象蘇秦、張儀那樣憑著三寸不爛之舌拜相封侯,結果根本找不到機會開口。他后來寫了一首《別韋參軍》,回憶當年遭到冷落的情景。


二十解書劍,西游長安城。

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

國風沖融邁三五,朝廷禮樂彌寰宇。

白璧皆言賜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

歸來洛陽無負郭,東過梁宋非吾土。

兔苑為農歲不登,雁池垂釣心長苦。

世人遇我同眾人,唯君于我最相親。

且喜百年見交態(tài),未嘗一日辭家貧。

彈棋擊筑白日晚,縱酒高歌楊柳春。

歡娛未盡分散去,使我惆悵驚心神。

丈夫不作兒女別,臨歧涕淚沾衣巾。


  最倒霉的時候不但種田沒收獲,連魚都不愿意上鉤。由于長安、洛陽生活費用太貴,高適大部分時間都游蕩在邯鄲、開封和商丘一帶。高適寫過一首《邯鄲少年行》,間接透露了自己混吃騙喝的情形。


邯鄲城南游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

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

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常如云。

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

不見即今交態(tài)薄,黃金用盡還疏索。

以茲感嘆辭舊游,更于時事無所求。

且與少年飲美酒,往來射獵西山頭。


  和那些官場朋友“不見即今交態(tài)薄,黃金用盡還疏索”相比,“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的游俠少年顯然更對高適胃口。


  常年游蕩在外,即使傳統(tǒng)佳節(jié)也不能和家人團圓。高適雖然安慰自己這是成大事者必須經歷的磨難,但每到除夕之夜,聽見客棧外爆竹聲聲,心中還是五味雜陳。大丈夫不能默默無聞,可是名利真的值得付出一生?


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凄然?

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


  這首《除夜作》是高適最感人的作品之一。


  他覺得讀書無用,甚至看不起文人,他在《塞下曲》中透露了自己對文武之道的看法,“萬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畫圖麒麟閣,入朝明光宮。大笑向文士,一經何足窮”,認為通過讀書求取功名遠不如從軍拉風。他本來不怎么寫詩,覺得詩歌是雕蟲小技壯夫不為,后來在和李白、王昌齡、王之渙、李頎等人交往之后,覺得詩歌是很好的名片,于是開始鉆研詩藝,很快就名聲大振。


  開元二十六年,一個跟隨幽州節(jié)度使張守珪出塞的朋友寫了一首《燕歌行》拿給高適看,高適用同一個題目也寫了一篇。他那位朋友的原作早已湮沒無聞,高適的和作卻成了邊塞詩經典。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希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jié)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zhàn)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首詩奠定了高適邊塞詩旗手的地位。高適的名聲傳遍大江南北。李白以一首《蜀道難》被賀知章鑒定為謫仙人,《燕歌行》也讓高適一舉成名。史書上說高適年過五十才開始寫詩,事實上寫《燕歌行》這一年高適還不到四十歲。


  在寫《燕歌行》之前三年,高適第二次來到長安求官,結果還是落選,據說和李林甫不喜歡文人有關。天寶八載在張九齡弟弟宋州刺史張九皋推薦下,高適通過有道科考試并被任命為封丘尉,立刻給李林甫寫了一首很肉麻的詩《留上李右相》,生怕李林甫再次興風作浪。


  這是高適第一次做官,這樣的小官雖然離他的期望很遠,但畢竟是他的第一份正式工作,可以領到一份固定薪酬。過去幾十年他有家不回,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害怕有人上門討債。不過他很快發(fā)現,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我本漁樵孟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

乍可狂歌草澤中,寧堪作吏風塵下?

只言小邑無所為,公門百事皆有期。

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

悲來向家問妻子,舉家盡笑今如此。

生事應須南畝田,世情盡付東流水。

夢想舊山安在哉,為銜君命日遲回。

乃知梅福徒為爾,轉憶陶潛歸去來。


  高適覺得有些事完全違背自己的良心和本性,所以不顧剛剛過上好日子的家人勸阻,辭職西游。他在洛陽和李頎連喝幾天酒,醉得在行宮門前跳街舞,差點被神策軍逮捕。善于給朋友畫像的李頎趁機用詩歌給他畫了一幅素描。

五十無產業(yè),心輕百萬資。

屠酤亦與群,不問君是誰。

飲酒或垂釣,狂歌兼詠詩。

焉知漢高士,莫識越鴟夷。

寄跡棲霞山,蓬頭睢水湄。


  鴟夷即鴟夷子皮,是范蠡經商時取的名字。范蠡助越滅吳,功成身退?!把芍獫h高士,莫識越鴟夷?!币馑紤撌钦f高適雖然已經年邁,但是雄心壯志猶在。雖然天涯浪跡,但是根本不把那些古代高人放在眼里。


  高適隨后告別李頎來到長安,和杜甫、岑參、薛據一起登上大雁塔。他無心觀賞風景,聽杜甫等人說李林甫已死,現在楊國忠正當紅,他隨后又寫詩歌頌楊國忠。楊國忠比李林甫更沒文化,所以也沒搭理他。失望的高適繼續(xù)西行來到甘肅涼州,求見河西節(jié)度使哥舒翰。


  此人就是當時民謠《哥舒歌》贊頌的英雄。


北斗七星高,哥舒夜帶刀。

至今窺牧馬,不敢過臨洮。


  因為經常有官場失意的文人跑來打秋風,提出很多不切實際的軍事計劃,哥舒翰看見儒生就想送他們上最前線??墒钱斔犝f來人是《燕歌行》的作者高適,立刻倒屣相迎。高適終于時來運轉。哥舒翰不但讓他做了掌書記,還把高適帶往長安,在皇帝面前極力鼓吹高適的才能。


  《燕歌行》不但整首詩渾然天成,篇中也不乏“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的名聯。但是最打動哥舒翰的卻是“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那種苦戰(zhàn)連年,有心殺敵、無力回天的絕望感,只有哥舒翰這種身經百戰(zhàn)的老將才能體驗。哥舒翰后來兵敗潼關,就是因為迫于唐玄宗的壓力倉促出戰(zhàn)。


  跟隨哥舒翰在西北邊疆的時候,高適寫了不少邊塞詩。比較著名的是《塞上聽吹笛》。


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除了邊塞詩,高適讓人記住的還有很多寫朋友聚會的佳作。比如《聽張立本女吟》。


危冠廣袖楚宮妝,

獨步閑庭逐夜涼。

自把玉釵敲砌竹,

清歌一曲月如霜。


  這首詩寫得冷艷凄清,因此被好事者附會為高適死后的作品,說是有個草場官張立本的女兒被后園高姓古墳中的狐妖附身,自稱高侍郎,口中吟唱此詩。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fā)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fā)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fā)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