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山橋外晚波涼,四面螺鬟凈洗妝。行到鏡中疑月窟,桂花時節(jié)滿湖香。”這是清末文人潘遵祁的光??垂鹪姟C磕曛星?、國慶節(jié)前后,光福山區(qū)漫山遍野桂花盛開,整個空氣彌漫著濃郁的馨香,此時的光福真是個名副其實的“眾香國”。 桂花,俗稱木樨花,品種有金桂、銀桂、丹桂、月桂等?!秴强h志》“物產(chǎn)”云:“木樨,為喬木類,人家庭院多栽植之。葉似冬青,對生,經(jīng)冬不凋。秋日葉間叢生小花,花如磬式而四出,有早、晚二種,早者曰秋分木樨,晚者曰寒露木樨。色有黃有白,白者俗呼銀木樨,黃者俗呼金木樨,香氣馥郁。吳縣光福山中藝此,以販于四方,謂之木樨米,其用甚廣,與玫瑰花略同?!惫飧T灾补鸹ǖ臍v史十分悠久,從前山里能見到許多老桂花樹,甚至還有合抱那么粗的,“驚魚澗(有)古桂九株……虬枝蟠干,猶足婆娑”(清葛芝《游小赤壁記》),于右任也有“老桂花開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詩句。 光福是我國五大著名桂花產(chǎn)地之一,主要分布于窯上、香雪、銅坑、潭山等丘陵地帶,而栽植之多、花質(zhì)之佳,尤以窯上村為冠,家家種桂,栽滿了整個西磧山頭,花開時香溢十里,常年桂花產(chǎn)量占光福全鎮(zhèn)總產(chǎn)量的百分之七十。光福桂花素以朵大瓣厚、色黃味香而享有盛名,形、色、香為全國之最。新中國成立十周年時,四盆光福桂花擺上了天安門城樓。光福桂花全靠人工采摘,花農(nóng)對桂花的采摘很是講究:先是從外面樹上折下桂花枝條,叫做“摘花”(山里人讀作“石花”);折下的桂枝運回家后,又要將花朵從枝上摘下,并揀除葉子,當(dāng)?shù)鼗ㄞr(nóng)稱為“撮花”。 桂花花期較短,只有一個星期左右,這是山里花農(nóng)一年中最忙碌的時節(jié)。為了不失時機把樹上的桂花盡可能采摘下來,花農(nóng)要邀上親朋好友,甚至請上幫工,夜以繼日,爭分奪秒。清人潘遵祁有《入山看桂》詩云:“種花容易撮花難,金粟攢柯細(xì)別殘。一半分來酬姊妹,竟攜筐筥上巖巒?!弊⒃啤吧郊一ǘ嗾?,覓人爭撮,例一半分撮花人”。按照慣例,撮花人能分得一半的桂花錢,自然樂于為之。整個光福山區(qū)每年能產(chǎn)萬斛桂花,而一斗桂花能換取百錢,因此花農(nóng)們雖苦猶甜,樂在其中。 桂花是天然香料,富含鉀、鋅,具有疏肝通氣、醒脾開胃功能。鮮桂花可加工成清水桂花、咸水桂花、糖桂花,曾經(jīng)是“蘇式”菜肴糕點制作的重要作料。原光福蜜餞廠生產(chǎn)的糖桂花、清水桂花,1983年被江蘇省土產(chǎn)果品公司分別評為同行業(yè)同類產(chǎn)品第一名、第二名,被蘇州市經(jīng)委評為名特產(chǎn)品。光福桂花曾經(jīng)暢銷京、津、滬、寧,還有三分之一出口海外。桂花還可以浸制桂花酒,窨制成桂花茶。近日,光福隆重推出品質(zhì)上乘的桂花酒“窯上香”,以滿足廣大消費者的需求。 “鄧尉看桂”與“鄧尉探梅”一樣,也曾是蘇州的一大習(xí)俗。元代畫家、詩人倪瓚對光福桂花情有獨鐘,曾多次到山中看桂賞花,有詩寫道:“來訪城西十日山,桂花風(fēng)氣碧巖間”“桂樹窗間臥看云,風(fēng)吹花落紫綸巾”。為了盡情地看桂,有一年中秋節(jié)他特地到光福友人徐良夫家,有《中秋飲耕漁山居》詩云:“酒渴茶甌沁露涼,石床云臥冷侵裳。團(tuán)團(tuán)碧樹懸金粟,月午風(fēng)清夢寐香?!眱扇诉€攜酒到鄧尉山鳳鳴岡上看桂賞月,作《中秋歡飲鳳鳴岡》云:“鳳鳴岡頭秋月明,一尊能為故人傾。月明滿地青蘋影,琪樹飄香露氣清。”明清時,青芝山一帶桂花特盛,董份墓旁有“桂樹數(shù)百株,芬芳沉郁,左右披拂,小憩石上,即相攜游玄墓。路經(jīng)桂香中,襲人衣裾,久之與之俱化”。清初隱居山中的葛芝曾特地賞桂,“是夜月益皎,四山入座,蒼翠獻(xiàn)奇,桂風(fēng)繚繞,撲人不絕,疑身在眾香國中”。沈顥有《青芝塢》詩云:“山中花市在中秋,日夜提筐采未休。賣與維揚商客去,香油都上美人頭?!薄岸覊炆瞎疬B岡,采去花行動斗量。才到開時旋摘盡,不留枝上有馀香?!辈苫ɑㄞr(nóng)、看花游客、買花商賈,云集山里,光福山里一片繁忙熱鬧,潘遵祁有詩云:“盡日濃參鼻觀香,人如蜂蝶宿花房。不知繡闥矜蘭麝,可信山中萬斛量?!薄按榛ㄌ鞖庀矆郧?,三百青銅一斗贏。游客也耽秋意爽,不吟冷露濕無聲?!薄暗温秷F(tuán)霜百和馨,金閶估客載輕舲。寄將趙北燕南去,羨煞秋窗好夢醒。”商賈將光福桂花賣到趙北燕南。 1927秋天桂花飄香時節(jié),民國元老于右任先生來到光福賞桂,欣然寫下《鄧尉看桂》,詩云:“家家摘蕊盡盈筐,晚桂豐收萬井香。曳杖行吟香雪海,人間何事不能忘!”生動地寫出了光福山里家家戶戶采摘桂花的忙碌場景,以及滿山馨香四溢、沁人心脾的情景,盡情地抒發(fā)出自己神清氣爽、沉迷陶醉的內(nèi)心感受。次年又寫下《鄧尉看桂歸次木瀆,與林少和、王啟黃、張文生、祁筱峰飲于石家飯店》詩,“老桂花開天下香,看花走遍太湖旁。歸舟木瀆猶堪記,多謝石家鲃肺湯”,膾炙人口,經(jīng)久耐味。 □李嘉球 |
|
來自: 蘇迷 > 《蘇州光福景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