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胡小木 李尚龍老師在文章中說道:寢室,是墮落的溫床;合群,是淘汰的開始。四個人,三個人打游戲,第四個人不玩兒,就是不合群。人都是怕寂寞的,于是,很多人選擇了合群。 明明不是一個群體的,為何非要合群,一個英語很好的人,非要走進籃球隊中,何必呢? 還有不到兩周就期末考試了,大家開始準備突擊學習以應付期末。 寢室的小A說:看來明天得去自習了,怎么說得拿個獎學金這次。 第二天小A特意起了個大早去自習,一天在宿舍都沒見著,隔壁的游戲隊友來來回回一天找了小A好幾次打算開黑打游戲,終于在傍晚等到了飯后回來休息的小A。 “來開黑,等你一天了”。隊友說。 “算了吧,一會還得去自習”。 “喲,還上自習啊,現(xiàn)在要去當學霸了,不和我們玩了是吧,你看我們都沒上自習,你急啥,來嗨來嗨,就打一把,不差這一會兒”。隊友說著就去幫小A打開了電腦。 結(jié)果很容易猜的到,游戲取代了晚上的自習。 投入游戲中的小A的興奮是在平日很少見到的。 每每雙方團戰(zhàn),神情緊張,眼睛死死盯著屏幕,啪啪不停的鍵盤敲擊聲伴隨著句句的粗口,這期間誰要是有事去喊他,不大聲喊上七八遍,他定是不理會的,要是這時強行打斷他游戲,小A當場就翻臉了。 其實,剛上大學的小A也經(jīng)常自習運動,可慢慢他發(fā)現(xiàn),期末考試突擊一下就可以混的還不錯的成績,運動遠不如在宿舍訂外賣打游戲舒服的多。 而有時當他準備學習,準備運動而朋友卻在睡覺游戲的時候,總有人酸酸的嘲諷,說他不合群,就這樣,小A慢慢進入另一個群體。 其實不止小A,大學里,類似的人還有很多。 曾經(jīng)整天跑出去打球的人變得成天呆在床上看電影打游戲日夜顛倒;曾經(jīng)喜歡整潔的人后來床桌充滿垃圾,臟衣服堆成堆。 他們大多數(shù)都是身邊有一些“相似”的朋友,“相似”的他們在一起并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 如果不會忽然醒悟,大概就這樣混沌的度過了大學吧。 事實上,在一天天的懶惰中你終將明白,你只是在你所在的群體看起來很努力罷了。 你十分不服,總覺得自己還算不錯的。 辯解道:我才和他們不一樣,我拿過獎學金,我是班干部,我是學生會的…… 而實際上,你整天不上課,考前突擊外加考試瞟同桌的答案才好不容易拿得了獎學金;班干部也只是掛了名并沒有為同學服務并沒有鍛煉自己的技能;在學生會里也只是有活動時候搬搬桌子,偶爾以學長學姐的身份訓斥新干事,用自己的過往給他們“指點迷津”,卻是在誤人子弟。 實際上,出門坐公交的你照樣得刷卡,吃飯照樣要花錢,單位也不會因為你這點成績而直接錄用你。 騙得了自己,騙得了別人,但你騙不了這個社會。 隨意合群,和不適合自己的群的這些人當中。 有的人,高考失利進入不理想的學校,入學時決心發(fā)奮圖強改變自我,卻逐漸不再堅持努力自甘墮落,到頭來一無所獲。 有的人,告訴自己要堅定信心,不受周圍環(huán)境影響,卻因別人嘲諷他不合群而逐漸與他之前所唾的人同流。 因為我們總會有這樣一種感覺:人是在被動的適應周邊的環(huán)境,很多人由于內(nèi)心想要獲得群體的認同感和接納,會不由自主的降低自身的標準來適應群體的環(huán)境。 那么,是不是就要脫離群體?是不是就要你做一個孤獨的人? 是,又不是。 每個人身為獨一無二的個體,孤獨,其實是一種常態(tài),我們要學會獨處。 而不合群,不是說讓你桀驁不馴,不是說讓你去做一個性格孤僻的人。 只是你一定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該做什么,有自己的思想,尋找適合自己的圈子,而不是由于別人的看法,或幾句話,輕易合群。 20歲,你想學游泳,周圍人告訴你學這個沒用,你怕被說成不合群,沒有學;25歲,你想學跳舞,周圍人告訴你,年紀大了學不了了,你怕被說成不合群,沒有學。 30歲,你遇到了喜歡的人,有了一種想與他/她過一輩子的感覺,于是你約他/她,相談甚歡,可他/她最喜歡的卻是游泳和跳舞,傻眼了吧。 Leonard在演講中講道: 或許你在學校格格不入,或許你在學校是最矮小的,最胖的,或者最古怪的,或許,你沒有任何朋友,但其實這根本無所謂。 我的重點是,那些你獨自一人度過的時間,比如組裝電腦,或者練習大提琴。其實你真正在做的是讓自己變得有趣。等到有一天別人終于注意到你的時候,他們會發(fā)現(xiàn)一個比他們想象中更酷的人。 所以說,當你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圈子,不要去隨意融入其他群體,低俗的社交遠不如高質(zhì)量的獨處,在獨處的時間里,你要盡力的去完善、發(fā)展自己。 你喜歡滑雪,喜歡運動,有人說你浪費錢沒啥意義,你就不喜歡了嗎?當然不,按你想的去做啊! 你喜歡學習,有人說大家都在玩你去學習裝什么,你就不學了嗎?當然不,按你想的去學啊! 你喜歡背著包走天下,有人說你花錢找罪受,你就因為這就放棄了美妙的景色了嗎?當然不,按你想的去走?。?/span> 不要怕因為不合群會被排斥,會沒有朋友,當你滑雪更棒;當運動運動使你身材矯??;當你知識積累豐富;當你走過很多地方。 你以為會排斥你的人,可能會向你請教如何滑雪,如何保持身材;會向你請教他們不知道的知識;會詢問你旅游的攻略。 而在你豐富自我的同時,你也會遇到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尋找到真正屬于你的群體。 作者簡介:胡小木,微博@我是大魔王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