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尼斯,一個被中國旅游者忽略或低估的國家張敏宴豐厚旅游資源被中國旅游者忽略或低估了首都突尼斯市城北17公里處的迦太基古城遺址,是當時北非、地中海地區(qū)政治、經濟、商業(yè)和農業(yè)中心。這是一位偉大女性所創(chuàng)造的藍色海洋文明,也是人類歷史中長達6個多世紀的階段性輝煌。 在古希臘最早的史詩《荷馬史詩》中,對此有過詳盡的描述。在相當于中國西周末期時,位于如今黎巴嫩西海岸位置的腓尼基王國的愛麗莎公主,率船隊飄洋過海,在突尼斯灣沿岸地區(qū)建立迦太基城。連古羅馬城也比她晚誕生將近70年,只能屈居小弟弟。 早在1979年,聯(lián)合國就將迦太基古城與埃及金字塔以及法國凡爾賽宮等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而我們國人熟知的一些世界著名歷史古跡,則要比她晚很多年才被聯(lián)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比如:包含了圣母百花大教堂在內的佛羅倫薩文化中心是1982年被列入的,世界天主教中心和羅馬教廷所在地的梵蒂岡區(qū)域是1984年被列入的,包含古羅馬城在內的羅馬歷史文化中心是1990年被列入的,包含羅浮宮在內的法國塞納河兩岸建筑是1991年被列入的,龐貝古城是1997年被列入的。(因為中國1985年才加入世界遺產公約,所以不在比較之列) 但是,我搜索一下世界各大歷史文化遺產排行榜,幾乎都沒有發(fā)現(xiàn)迦太基古城的身影,只能說突尼斯人比較實在厚道。 突尼斯的古羅馬斗獸場,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斗獸場,而且游客可以進到里面的角角落落,既上得了頂端,又下得到地下室,這也是其他國家的斗獸場所無法做到的。 無論是迦太基古城、還是安東尼浴場,或者是古羅馬斗獸場,甚至是馬特瑪塔的柏柏爾人洞穴,都可以零距離觀賞,這是一個可以觸摸歷史的國家。 古羅馬斗獸場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突尼斯是真正的“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在擁有1200公里綿長的海岸線的同時,浩瀚的撒哈拉大沙漠嵌入了她的版圖,游客可以清晨在浪漫的海邊藍白小鎮(zhèn)看日出,黃昏在世界上最大的沙漠看日落。 在浩瀚的沙漠里,往往突然就有一個溫泉給到你驚喜。突尼斯南部古老的溫泉浴療法和沿海地區(qū)的海水浴療法相映成輝,是療休養(yǎng)的好去處。 漫漫黃沙中,偶爾也點綴著一片片綠洲。只要有一點點水的源頭,就敢綠給你看! 去突尼斯就如同去了一次外星球盧卡斯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一部接著一部地在突尼斯南部多個城市取景,而《英國病人》、《奪寶奇兵》也爭相在這里留下經典的鏡頭。 《星球大戰(zhàn)》中的塔圖因星球,就是在突尼斯南部沙漠取景的。的確,不是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能拍攝到外星球的場景。 去一趟突尼斯,就如同去了一趟外星球。 民風憨厚淳樸的令人心疼也許是北非古國實在太遙遠了,所以她尚未被中國人所普遍認知。兩次前往突尼斯,很多朋友都會問,這個阿拉伯國家安全嗎?朋友們擔心,那里是不是很動蕩?民風很彪悍? 可是,所到之處,經常會有當?shù)芈啡宋⑿χ蛘泻?,“Where are you from?”當獲悉我們來自中國時,都會送上“你好”的中文問候。許多人更是一看臉,就會揮手“你好!”。一路上,“你好!”之聲不斷,我們也趕緊忙不迭地回應“你好!”,在交流中傳遞美好。甚至,我還幾次遇見當?shù)厝四弥謾C友好地求合影,瞬間恍如自己明星一般。如此受待見,感覺真好!同行的朋友們議論,希望當中國游客的大部隊涌來時,這種美好不會被破壞。 逛各地麥地那古城(阿拉伯人聚集地)集市時,攤販店主會殷切地介紹自己的商品,但是當客人沒有購買離開時,他們不會瞬間變臉,依然保持著微笑說“byebye”。我們每個人買了一公斤盒裝椰棗,店主立即拿出一個馬夾袋,抓了很多散裝的椰棗送給大家路上吃。 在柏柏爾人洞穴,憨厚的主人并沒有太多的話語,更多的是微笑和行動。雖然極為缺水干燥,但是他們還會在地上灑水,以表示對遠方客人的慷慨和歡迎。女主人會拿出柏柏爾人特有的面餅招待客人,還配上橄欖油和蜂蜜。還當場燒水,給客人送上香甜清爽的薄荷茶。時常有游客造訪,但卻不像我們印象中的有些國家的旅游點,會對游客獅子大開口,柏柏爾人沒有絲毫商業(yè)逐利氣息,而是隨游客給一些微博的小費。 一路走來,突尼斯人的憨厚和淳樸,簡直讓人心疼。 與眾不同的阿拉伯國家突尼斯90%以上為阿拉伯人,其余為柏柏爾人。阿拉伯語為國語,通用法語。伊斯蘭教為國教,主要是遜尼派,少數(shù)人信奉天主教、猶太教。 但是,突尼斯與其他阿拉伯國家有著諸多不同。 這里,一個男人不能娶4個妻子,而是一夫一妻制,而且法律對女性的保護極大。如果夫妻離婚,男方要拿出半數(shù)的財產不算,只要女方尚未再婚,就必須負擔生活費。 突尼斯是一個能夠買到豬肉的阿拉伯國家,通常都會標注一個圖像明顯的豬頭,以示識別。當然,供應點極少。 突尼斯還不像其他阿拉伯國家禁酒,在超市里可以隨意買到酒,在餐館里,也有各種酒類供應。 難以想象的是,突尼斯居然有賭場和風月場所。據(jù)說,開設風月場所是為了便于管理,同時強奸案也明顯降低。 最令人感嘆的是突尼斯的民族融合性。在東南部杰爾巴島Riadh村莊有著世界上最古老的猶太教教堂之一的、研習摩西律法精神中心的著名朝圣地拉格里巴(La Ghriba) 教堂。每年都有以色列的北非裔猶太人回來朝圣,而相距不遠的地方卻是一座清真寺。 我非常驚訝地看見,一位穿著阿拉伯袍包頭的女性,毫無違和感地在猶太教堂拍照留念。在出猶太教堂的時候,我又被驚到了,一位黑紗蒙面到直露兩只眼睛的阿拉伯女性推著嬰兒車走了進來,近距離相遇的時候,那雙眼睛向我們一行善意地微笑。這是我突尼斯之行看見的唯一一位如此穿著的阿拉伯女性,而在土耳其轉機的時候,在伊斯坦布爾機場倒是看見過多位如此裝束的阿拉伯女性。 男女泳衣的布料不能太多最近一陣子,因為一些西方國家禁止穿著布基尼而引起很大爭議。布基尼的英文名字Burqin,來自“比基尼”和“布爾卡”的合音。這是一種能夠蓋住身體大部分的連帽泳衣,它由三部分組成,包括頭巾、束腰外衣以及褲子。因為傳統(tǒng)阿拉伯布袍的面料很吸水,下水之后布袍會變得沉重,容易發(fā)生溺水事故。所以,一位澳大利亞設計師的創(chuàng)意設計出了布基尼,其實差不多就是采用比基尼的面料的阿拉伯布袍。 在突尼斯蘇塞的公共海灘上,我看見一些穿著布基尼的阿拉伯女性在海里戲水,與眾多比基尼女性同框出現(xiàn),相安無事。但是,據(jù)說這些穿著布基尼的女性并不是本國婦女。 前往一個擁有強大海灘資源的國家,帶好游泳衣是必須的。臨行前,我考慮到突尼斯是個阿拉伯國家,特意選擇了一件相對保守的泳裝,其實也就是在中國傳統(tǒng)泳裝的基礎上,裝飾了一圈小外擺。整個突尼斯之行,我每天都在酒店泳池里游一會,再去賓館的海灘上游一會。 但是,在旅行接近尾聲的杰爾巴島Radisson大酒店的泳池里,工作人員微笑著向我招手。我游近到岸邊,聽到他們說:“夫人,你的游泳衣不符合要求?!?/span> “Why?”我看了看泳池里的眾多比基尼,有些納悶。 工作人員拿出一張圖片,我注意到上面標注了四種樣式是不符合要求的:1、女士長衣長褲2、女士長袖連衣裙3、男士過膝沙灘褲4、男士上身著裝。而符合要求的四種樣式是:1、男士三角褲2、男士平角褲3、女士比基尼4、女士連衣泳裝。 一看圖片,我就更納悶了,自己既沒有長袖也沒有長褲啊,不就是普通的連衣泳裝嗎? 我決定存疑先行執(zhí)行,愉快地接受工作人員建議,離開泳池去了賓館的海灘。 事后,突尼斯旅游局工作人員解釋說,是因為你的泳衣布料太多了。 “那么,把泳衣外面那圈裝飾性小外擺剪去就可以了是嗎?” 我笑了。 “剪去還是不行,賓館要求的女性泳裝的下半部分是三角的,而你泳衣的下半部分是平角的?!?/span> 說這個故事,我絲毫沒有抱怨,入鄉(xiāng)隨俗,人家的規(guī)矩就該遵守。只是想用來說明這個國家的世俗化。 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一直以為茉莉花就是中國的,因為中國人經常喝茉莉花茶,還因為有一首好聽的歌叫做“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 歌劇《圖蘭朵》,因為注入了“好一朵茉莉花”的中國風曲調,這使得我在意大利的時候,千里迢迢跑去盧卡,在普契尼的故居向作者致敬!。 一直到幾年前,才知道茉莉花是突尼斯的國花,這一下子就拉近了對遙遠的北非國家突尼斯的心理距離。 雖然中國也有盛開的櫻花,但我從來都認為那是日本的元素。而茉莉花哪怕是突尼斯的國花,我依然認為茉莉花很中國。 2013年2月,我乘坐MSC郵輪途經突尼斯作短暫停留。因為太短暫,我都沒有來得及細細體味藍白小鎮(zhèn)的浪漫色彩,沒有來得及重重呼吸麥地那古城老城的文化底蘊,更沒有來得及深深感受迦太基的悲壯慘烈,帶著依依不舍揮手而去。 2016年8月,再次踏上這片土地,我感受到了茉莉花般的溫馨。突尼斯的男人喜歡將一束茉莉花夾在耳朵上,一路陪伴我們由北往南的司機,在送我們前往杰爾巴島機場時,送給我一束美麗的茉莉花,我也驚喜地將花束夾在耳朵上。 轉自公眾號“詩性正義” The Manet 馬奈草地一直秉持著“將藝術融入生活”的經營理念,力爭通過提供豐富的藝術與生活相結合的體驗式服務,讓更多的人盡情享受充滿藝術氛圍的商務社交生活,最終實現(xiàn)“藝術生活的推手、美好生活的典范”之夙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