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題 圖 】 沙灣的午后,依舊是淡淡的閑散時光。沒有如織的游客,沒有喧囂的吵鬧,時光靜靜的,剛好路過了風景。我只想做個小鎮(zhèn)姑娘,素衫錦年,淺笑盈盈。 【華燈初上】 抵達沙灣古鎮(zhèn),已是華燈初上。游客們漸漸散去,也帶走了白日的喧囂。 放置行李,用完晚餐后,天色已全部暗下來。在小巷阡陌中穿行,內心格外的寧靜。 很多人家門口懸著的紅燈籠已點亮,半掩的窗微透著光。我喜歡這樣寧靜的夜色,帶著人間的煙火,不顯寂寞。 整個世界都是黑暗的時候,我還努力仰頭,想要尋找光明 有些時候,一個人的寂寞,比兩個人的落寞,更讓人好接受一些。 遇見一只貓。我們久久的久久的凝視著。直到后來看見對面黑暗中矗立的陰影,才明白,不是不畏懼,而是因為需要守候。 【古韻悠悠】 現(xiàn)在的古鎮(zhèn)區(qū)主要包括車陂街區(qū)何安寧西街區(qū)。車陂街是歷史上富賈聚居的名街,而安寧西街則是一條典型的嶺南街市。兩條古街中祠堂多達十二座,許多著名的古建筑均是保留至今。 沙灣建筑,體現(xiàn)了嶺南民間建筑藝術的最高造詣。無需大戶人家,名門望族,小巷中不經意的抬頭,都會瞥見繁復何精致的雕刻。 這樣繁復細膩的磚雕,令人眼前一亮。想起在吳哥觀看被譽為國寶級的女王宮,也不過如此。 沙灣的大多數(shù)建筑,以青磚為主。若是看到某一戶人家門前墻基采用這類朱紅色的火山砂石巖,定是官居高位者。一來紅色不可隨意使用,而來巖石稀少珍貴價格不菲。 繁盛的綠色與精美的灰塑相得益彰。 文峰塔下的花色無期。 斑駁的青磚上,孩子們嬉鬧歡笑。這樣的壁畫,隱藏在大街小巷之中,若是細細尋訪,還會發(fā)現(xiàn)很多。只是,有沒有人覺得如此眼熟呢 【三稔廳】 沙灣古鎮(zhèn)傳統(tǒng)生活氣息濃郁,民間藝術活躍,培養(yǎng)出了一批極具嶺南文化藝術的代表性人物,也創(chuàng)造出了大量的民間非物質文化遺產。這里是廣東音樂的發(fā)祥地,何氏三兄弟就是在沙灣創(chuàng)造出了《雨打芭蕉》、《賽龍奪錦》等經典的廣東音樂。三稔廳便是為了紀念何氏三杰而建。 館內有棵由粵樂先師親手種植的百年三稔樹,故名如今三稔廳。三稔樹一年四季結果,果實味酸,因粵語“酸”與“孫”同音,寓意多子多孫。如今的三稔廳,也成了沙灣的婚慶文化中心。結為夫婦的新人可以在這里舉行傳統(tǒng)的廣式婚禮。 紅燭、對碗、花生蓮子、喜餅、天地君親師位。拜過天地,見過高堂,挑開你的紅蓋頭,自此不分離。 傳統(tǒng)的中式婚禮,規(guī)矩諸多,流程繁復??缁鹋?過馬鞍,跪天地,拜高堂。我卻喜歡。每一個步驟都是認真的完成,就像將人生認真的交付于一人。 【何炳林院士紀念館】 位于安寧中街的何炳林院士紀念館,又名衍慶堂。建于清嘉慶年間,現(xiàn)作為“中國離子交換樹脂之父”何炳林院士的紀念館,紀念其對我國的原子彈事業(yè)做出的巨大貢獻。館內展示了何院士的生平以及使用過的物件。如今也作為愛國教育基地 向外開放。 展柜中陳列了何院士曾經翻閱的書和學習筆記。白色的紙張在歲月的流逝中已經漸黃,而知識的貢獻卻永遠的流傳了下去。 【留耕堂】 古鎮(zhèn)最西端的留耕堂,又名何氏大宗祠,是整個番禺地區(qū)現(xiàn)存年代最久、規(guī)模最宏大、布局最嚴謹、造工最精巧、保存最完好的經典制作,位于廣東“四大宗祠”之首,是沙灣古鎮(zhèn)的地標性建筑。 一直灰暗的天色,在靠近留耕堂的突然泛出了色彩。兩日來,藍天初見。 留耕堂始建于南宋德佑元年(1275年),后幾毀幾建,現(xiàn)規(guī)模是于清康熙年間擴建而成的,“留耕”兩字取自“陰德遠從宗祖種,心田留與子孫耕”,意即建祠造福后人。 堂內大廳高懸著何氏列為祖先的榮耀,官居高位。 (這一張,感謝咚咚) 人們來來往往。我一個人躲在碩大的屏風之后,越過歷史的枷鎖,看看這場恢宏。 外墻精細規(guī)整的雕刻。 大門外矗立的石鼓,獅型瑞獸精致靈巧。 【玉虛宮】 玉虛宮始建于明代,保留了清代的重修風貌。原本是一座祠堂,如今改為了祭祀北帝的寺廟,終年香火鼎盛,香客如云。首任澳門特首何厚鏵先生更是每年兩次前來祈福。 北帝誕是沙灣最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每年農歷三月初三時,沙灣都會舉行“迎神賽會”,北帝出巡,各方民眾紛至沓來,熱鬧非凡。 【蠔殼屋】 蠔,在廣東時再平常不過的食材。每到深夜,燒烤攤上吱吱作響的蠔,一口下去,鮮嫩肥美,滿口浸漫汁液。廣東許多地方還保留著傳統(tǒng)的蠔殼屋,將蠔殼兩兩并排,拌以黃泥嵌于墻上。 蠔殼屋,冬暖夏涼,且不會積雨水,適合林南多雨潮濕的季節(jié)。 這樣的建筑,如今已是難得一見???小伙伴們一個個都如此敬業(yè)。 【古鎮(zhèn)生活】 如今的沙灣古鎮(zhèn),帶著一項又一項的榮譽,成為了游客如織的旅游重鎮(zhèn)?,F(xiàn)代工業(yè)的發(fā)展,蜂擁而至的游客,似乎絲毫不曾改變這座古鎮(zhèn)本身的純樸與厚重,時間在這里似乎停止了流動。 小巷中,總是蘊藏著講不盡的故事。 人們還是那樣按部就班的延續(xù)著悠閑的生活。慢條斯理,而又井然有序。 偶爾,有挑著麥芽糖的小販走過。手中的鐵塊丁丁當當,這是屬于童年的記憶。 我也客串一下,假裝做個小鎮(zhèn)姑娘。 珠珠照相館。還保留著最傳統(tǒng)的拍照方式:老師傅鉆進碩大的相機后的布簾,人像倒著呈現(xiàn)在屏幕上。 剃頭鋪里,還是保留著老師傅的手藝??纯催@些工具,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兩個孩子。一個哭得撕心裂肺。一個安靜得看著我們。很多事情,在最初便已初露端倪。 特別喜歡這一張,老者閑然淡定而坐。似乎人來人往的街市,不過是山中虛谷,靜坐打禪。 這一位老者,你若前往,很有可能遇見。傍晚,坐于沙灣往事對面得石階上獨自抽煙。白日,駕一拉風摩托呼嘯而去。 孩子們,永遠是那么快樂。 我拍了許多的窗欞。不同的色彩,不同的樣式。總是想像著,推開那一扇窗,將會探出怎樣的面容。 也拍了許多的門欄。就與對窗的態(tài)度一樣,始終執(zhí)拗的認為:每一戶都不同,定然是反映出每戶主人家不同的心性。 銅鎖,被歲月磨得锃亮。不知道經過了多少的洗禮。 這一家,門上鮮紅的喜字還在昭然宣告著喜悅。就連銅鎖上也都是鐫刻著雙喜臨門。 路過一家小店,都是細碎的美好。 【一些咨訊】 沙灣古鎮(zhèn):古鎮(zhèn)毗鄰廣州市番禺中心城區(qū),市珠三角著名古鎮(zhèn),始建于南宋,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因地處古海灣半月形的沙灘之畔而得名。先后榮獲了中國民間藝術之鄉(xiāng)、中國歷史文化名鎮(zhèn)、中國蘭花名鎮(zhèn)、全國文明鎮(zhèn)、國家衛(wèi)生鎮(zhèn)等榮譽稱號。 特 色:濃厚的歷史文化積淀和古老的嶺南民間建筑藝術市沙灣古鎮(zhèn)的特色,具有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雙重遺產。走進沙灣古鎮(zhèn)區(qū),可以清晰辨析古鎮(zhèn)發(fā)展的歷史脈絡,現(xiàn)存的街巷錯落縱橫、宗祠古屋點綴其間、檐緣梁枋巧飾雕琢,沙灣古鎮(zhèn)“石階石巷”的古村落格局保存完好,并保留了大量明、清、民國時期的古建筑,是珠三角中心廣府文化的杰出代表。此外,沙灣還擁有舞獅、廣東音樂等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沙灣飄色、磚雕等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門 票:古鎮(zhèn)無需門票;留耕堂、三稔廳、衍慶堂三個景點實行聯(lián)票,20元/人。1.2以下兒童和65歲以上老人免票。 (注意:可在每個展館購買通票;也可在沙灣古鎮(zhèn)官網上預定,優(yōu)惠價為15元。取票地點在沙灣古鎮(zhèn)南入口處游客中心) 營業(yè)時間:展館時間為9:30-17:30,古鎮(zhèn)無時間限制。 官方網址: 交 通: 公交:廣州坐地鐵三號線到市橋站,在出口旁的公交車站乘坐番6、番7、番12、番67、番68、番29號公交車到沙灣文化中心或留耕堂下,步行進入古鎮(zhèn)即可。 高鐵:東莞、深圳或其他方向,乘坐高鐵抵達廣州南站后,可搭乘番禺出租車,約40元左右可抵達沙灣古鎮(zhèn)。 自駕:廣州:南環(huán)高速—東新高速(沙灣出口)—市良路(往沙灣方向走4.5km)—大巷涌路—沙灣古鎮(zhèn) 深圳、東莞:廣深高速—京港澳高速—莞佛高速—南二環(huán)高速—北斗大橋—市良路—大巷涌路—沙灣古鎮(zhè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