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發(fā)現(xiàn)一個有意思的現(xiàn)象,很多喜歡顧城的詩的人同時也會喜歡海子的詩。海子與顧城同為朦朧詩派的代表,同樣都是天才的詩人,同樣對生活對世界充滿了懷疑與質問,最終也都以令人出乎意料的方式帶著他們的天賦才華離開了他們曾經(jīng)熱愛的世界。
很多時候他們詩的風格都有一些相似之處。但不同的是海子的詩更加直白,而顧城的詩雖然也是用樸實無華的語言但卻充滿了晦澀難懂的比喻。
海子的詩歌充滿了鄉(xiāng)村氣息,而麥地是農(nóng)民一生的衣食所依,可以說是農(nóng)民的信仰與寄托。所以每一個農(nóng)民看到麥地都會覺得它溫暖美麗。但海子卻對它充滿了質問,麥地給予他糧食,給予他生活所需的一切。讓他有機會看到這個美麗的世界。
但也正是因此他才會對麥地充滿懷疑,因為麥地讓他成長,而成長也卻是一切質問的根源。
如果沒有麥地的賜予,他還剩什么呢?是否一無所有,就算如此詩人依舊相信他的人生有自己的價值,不是所有的東西都是麥地的賜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