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風·葛屨 題注:魏,在今河南省西北部及山西省東南部。《葛屨》,刺褊(biǎn)也。魏地陜隘,其民機巧趨利,其君儉嗇褊急,而無德以將之。
摻摻女手,可以縫裳。 要之襋之,好人服之。(一章) 注釋 糾糾糾纏交錯貌。毛 傳:“糾糾猶繚繚也。” 陳奐 傳疏:“糾糾、繚繚,古今語,凡屨皆有綦,經(jīng)言糾糾,傳言繚繚,皆謂綦之狀也?!?br>葛屨(jù) 用葛草編成的鞋。宋 陸游 《東偏小室去日最遠每為逃暑之地戲作五字》:“渴愛飧漿美,慵便葛屨輕?!?br>摻摻(chān) 女手纖美貌。毛 傳:“摻摻,猶纖纖也?!?南朝 宋 劉鑠 《白纻曲》:“佳人舉袖耀青蛾,摻摻擢手映鮮羅?!?唐 李咸用 《塘上行》:“紅綃撇水蕩舟人,畫橈摻摻柔荑白。” 明 葉小鸞 《艷體連珠·手》:“故春日回文,逞摻摻于機錦;秋風搗練,響?zhàn)ㄓ谡杪?。?清 納蘭性德 《和元微之雜憶詩》之二:“春蔥背癢不禁爬,十指摻摻剝嫩芽?!?br>要(yāo) 要,象形字。小篆字形。中間象人形,兩旁為兩手形。表示兩手叉腰。本義:人腰。此處指系衣裙的帶子。襋(jí) 《說文》:衣領也。好人 美人。馬瑞辰 通釋:“好人猶言美人?!?唐 張鷟 《游仙窟》:“昨夜眼皮瞤,今朝見好人?!?br>毛詩正義 魏俗趨利,言糾糾然夏日所服之葛屨,魏俗利其賤,至冬日猶謂之可以履寒霜;摻摻然未成婦之女手,魏俗利其士,新來嫁猶謂之可以縫衣裳。又深譏魏俗,言?之也,領之也,在上之衣尊,好人可使整治之。裳乃服之褻者,亦使女手縫之,是其趨利之甚。
維是褊心,是以為刺。(二章) 注釋 提提安舒貌。毛 傳:“提提,安諦也。” 孔穎達 疏:“言安諦,謂行步安舒而審諦也?!?br>宛然 委曲順從的樣子。毛 傳:“宛,辟貌。” 陳奐 傳疏:“宛有委曲順從之義,故云辟貌?!?br>左辟 古人以右為尊,避讓于道左,以示謙讓。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才》:“俄報 崔 先至矣, 劉 倒屐左辟鞠之?!?br>象揥(tì) 古時以象牙做的搔頭用具,亦用之為首飾。毛 傳:“揥,所以摘發(fā)也?!?孔穎達 疏:“以象骨搔首,因此為飾,名之揥?!?br>褊(biǎn)心 心胸狹窄。王先謙 集疏:“《說文》‘急’下云:‘褊也?!邸略疲骸滦∫病!?span>《廣韻》:‘褊,衣急?!坌?、褊陋,皆自衣旁推之?!?br>毛詩正義 言好人初至,容貌安詳,審諦提提然。至門之時,其夫揖之,不敢當夫之揖,宛然而左辟之,又佩其象骨之揥以為飾。敬慎威儀如是,何故使之縫裳?魏俗所以然者,維是魏君褊心無德教使然,我是以為此刺也。 匯評 毛詩正義正義曰:作《葛屨》詩者,刺褊也。所以刺之者,魏之土地既以狹隘,故其民機心巧偽以趨于利,其君又儉嗇且福急,而無德教以將撫之,令魏俗彌趨于利,故刺之也。言魏地狹隘者,若地廣民稀,則情不趨利;地狹民稠,耕稼無所,衣食不給。機巧易生。人君不知其非,反覆儉嗇褊急,德教不加于民,所以日見侵削,故舉其民俗君情以刺之。機巧趨利,首章上四句是也。儉嗇,言愛物;褊急,言性躁,二者大同,故直云刺褊,卒章下二句是也。詩經(jīng)通論 [一章] “糾糾”,毛傳曰“猶繚繚也”。集傳曰“繚戾寒涼之意”。以傳字作“繚戾寒涼”合下“履霜”意,杜撰而稚。詩取興謂雖糾糾之葛屨亦可以履霜,則摻摻之女手亦可以縫裳矣,于是要之襋之,使好人服之?!昂萌恕?,猶美人,指夫人也。以見其服事之勤如此。 [二章] 于是承“好人”而言,見其提提然安諦也,其儀容宛然左避而退讓也,其服飾佩其象揥也;維是其心褊急,是以為刺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