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篇南非:一個充滿史詩傳奇的地方 南非最迷人之處,不是藍天陽光,不是野生動植物,不是鉆石黃金,甚至不是歷史文化,而是它的糾結與痛苦——黑與白的,歷史與現實的,經濟與政治的。你越了解南非的故事,你就越迷戀,也就會越茫然,越不懂這個國度。 “南非的許多事,許多感受,是無法寫成文章的。”智慧如愷蒂,這個生活在南非多年的女作家都如此說,何況我們這些僅僅在這片土地上逗留了十幾天的游客。 南非首先是一個充滿史詩傳奇的地方。 無論是15世紀,葡萄牙航海家首次抵達好望角,還是17世紀荷蘭人開拓開普殖民地;無論是祖魯王國的崛起與衰落,還是布爾人的大遷徙;無論是19世紀的鉆石夢還是淘金熱潮;無論是20世紀種族隔離制度下的“黑人家園”還是黑人抗爭熱潮……都宛若史詩一般波瀾壯闊、驚心動魄,令人肅然起敬。 我們從庫切的小說里,英格麗·瓊蔻的詩歌里,曼德拉的自傳里甚至是Beyond的歌詞里了解那個孤獨的、浪漫的、掙扎的、浸潤光輝歲月的南非。對于今天的南非,和諧與矛盾共存,我們也是從各方報道和描述的只言片語中偷窺。 即使我們親歷過南非,也無法用 “寧靜”或者“雜亂”,“治安不好”或者“熱情樸實”等簡單的字眼兒來概括,更不敢肆意地評判它的歷史和現實。 作為一枚旅游者,我們好好地享受開普敦的葡萄園酒莊、德班的龍蝦、好望角和桌山的壯美,克魯格國家公園的“五大獸”,然而,當你再一次來到南非,也許想去看看種族隔離博物館,登上曾經關押曼德拉的羅賓島,或者去索韋托逛逛南非黑人的家園。 終究有一次,你會像保羅·索魯那樣乘坐藍色列車,橫跨南非大地,并在火車上寫下一本小說。 進入下面深閱讀 “獅子在那里!”在史詩般的19世紀,歐洲探險家在非洲大陸玩起“獅子在那里”的游戲,當他們征服一片土地時,通常在地圖上用小旗注明:“Hic sunt leones”,“獅子在那里!” 據說,90%的游客來南非都是為了這里的陽光、空氣、美艷的植物還有自由自在的野生動物。Game Safari是最受歡迎的旅行項目,但所謂“狩獵之旅”只能躲在車里,佯裝“移動的石頭”,觀賞野生動物。今日,南非以豐富而多元化的動植物而著稱,國家公園更是環(huán)境保護與旅游業(yè)的完美結合。殊不知,推動建立這些保護區(qū)的基本動力,來自19世紀后期對掠奪性狩獵和當地豐富生物種群消失的關注。有人說,南非的國家公園是大自然的遺產,沒有了它,這個世界將會更加貧窮。 “他們坐在舒服安全的路虎四驅車上,戴著傻里傻氣的帽子,偷窺最危險的野生動物?!贝竺ΧΦ墓挚眯凶骷冶A_·索魯一如既往地陰陽怪氣,諷刺那些來非洲瞻仰“五大獸”的觀光客,“每人手里有一本小冊子,看到一只大象或獅子,就畫個勾?!?/p> 此時此刻,我們也正坐在路虎四驅車上,頭戴各種傻帽子,緊張地四處觀望,企圖窺探到一只花豹或者獅子的身影。無論你如何見多識廣,在這里,依然像普通觀光客那樣,張大嘴巴,屏住呼吸,充滿好奇和無知。 這里就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動物保護區(qū)克魯格國家公園。據說,這片地區(qū)曾是官方狩獵場,1898年由布爾共和國總督保爾·克魯格將之劃為非洲的第一個野生動物保護所,直到1926年成立國家公園。準確地說,我們身處國家公園西側私營動物保護區(qū)薩比沙地的Malamala營地。這里與克魯格國家公園的核心區(qū)域并無柵欄阻隔,動物可以自由往來,唯一不同的是管理制度:公園內游客必須乘坐封閉式汽車,不得離開柏油路或者打開車窗;而在私人保護區(qū),不僅可以乘坐向導駕駛的敞篷車在土路上行駛,尋找野生動物并靠近它們,甚至可以在向導的帶領下徒步。 Malamala營地酒店的向導正帶領客人進行午后徒步。 就像現在,我們在年輕向導的帶領下“披荊斬棘”,追蹤非洲野狗的腳印和糞便?!拔易钕矚g的動物是野狗,它們非常聰明,但是在這里只剩下很少幾只了?!苯衲曛挥?7歲的向導,是開普敦人,當同齡人在享受大都市的夜生活時,他卻在這里工作了4年,與另外十幾個年輕男孩一樣,晝夜都與這些動物和植物“廝混”在一起。在Malamala有數百種動物和鳥類,他幾乎認識這兒的每一頭獅子,每一群瞪羚,每一只昆蟲甚至每一棵野草。 克魯格國家公園是具有獨特氣候和植被的低洼地,這是一片密布熱帶灌木的草原,6月正值旱季,是觀賞動物的最好季節(jié)。Malamala營地的薩比沙河露出河床,要等到夏季才能漲滿,在泥濘的水源周圍,獅子、豹、野狗、羚羊、長頸鹿都聚集在此。 兩天里,我們在向導的帶領下,看到了斑馬、大象、河馬、瞪羚、長頸鹿、黑白犀牛、狒狒、變色龍、非洲野狗撲食瞪羚,一只花豹被獅群逼上樹,瞪羚發(fā)現豹子時驚心動魄的鳴叫,還有兩只花豹在求愛……難以想象,100多年前,整個南非境內曾只剩下數百頭大象。 19世紀,那個及其狂熱的時期,狩獵幾乎摧毀了南非物種的豐富性。1980年代,獵物保護區(qū)相繼在南非建立,1900年甚至簽署了《非洲野生動物、鳥類和魚類保護協定》。當然,野生動物的保護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據說,薩比保護區(qū)首任主管詹姆斯·史蒂文森·漢密爾頓最初并不情愿授予所有動物相同的地位,他射殺野狗這樣的掠食者,而現在野狗依然是非洲最稀有的動物之一。 “我們不會超過三輛車同時圍觀” 有趣的是,克魯格國家公園所在姆普馬蘭加省森林覆蓋率為50%,以豐富的自然生態(tài)而著稱,同時又是南非煤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全國最大的火力發(fā)電廠建在這里。南非國家旅游局亞太區(qū)域經理Bradley的家就在這里,他告訴記者,在姆普馬蘭加省開采煤礦要經過嚴格的環(huán)境評估,包括開采的位置、深度、設施建設、垃圾處理等,如果不符合標準,或者會對周邊生態(tài)帶來不可逆轉的改變,哪怕只是影響一種鳥類,就必須放棄。 同樣,在薩比沙地私人保護區(qū)乃至整個克魯格國家公園建立一個度假營地也要經過嚴格的審批和檢查?!拔覀儾粫跔I區(qū)的河流里設水泵,酒店用水是通過自然引力來引流;生活廢水通過專業(yè)管道凈化處理,澆灌酒店內的植物,而不會排到外面;生活垃圾經過分類和處理,定期運到國家公園之外?!盉radley詳細介紹度假旅游與環(huán)境保護之間的平衡,“而酒店提供的肉類也是經過嚴格程序在外采購的,絕不會直接獵捕營地內的野生動物,也不會放養(yǎng)禽畜?!?/p> 而Malamala的總經理也告訴記者,在游客樂趣與野生動植物的生活之間,后者永遠是第一位?!跋驅Ф紦碛袆又参锘蛘呱鷳B(tài)保護相關的學位,他們在追蹤野生動物時,知道哪片草地灌木叢可以行車,而哪些要避讓保護;為了不讓營地里的動物們感到不安,我們不會超過三輛車同時圍觀;夜間尋訪動物,手電筒不會直射動物的眼睛!” 所以,在這里的動物們看來,這些頭戴傻氣帽子的窺探者只是“移動的石頭”,它們在眾目睽睽之下生活、捕食、逃跑、繁衍……“幾十年來,Malamala的動物數量基本是平衡的,獅子和象群多了幾個小家伙?!?/p> 世界上沒有別處如同索韋托 在此次南非所有的行程安排上,我最期待的是索韋托。 這是一個神秘的地方,它集中了南非黑人最痛苦、最悲慘、最勇敢、最榮耀、最歡樂、最暴力、最美好的一切元素,迷人又令人望而生畏。 索韋托是位于約翰內斯堡西南24公里的一座衛(wèi)星城鎮(zhèn),建于上世紀30年代,后來逐漸發(fā)展成南非最大的黑人區(qū)。 “你在其中,總是處于某個地方的邊緣,但卻永遠走不進去” “它像是一場狂亂的夢,你在其中,總是處于某個地方的邊緣,但卻永遠走不進去?!庇骷液啞つ锼股鲜兰o70年代曾去到的索韋托,那是南非黑人掀起反抗種族隔離制度高潮的前夕,她說:“世界上沒有別處如同索韋托。它有點像是一場被廢棄的展覽,有點像是一個開放的監(jiān)獄,有點像是一片吉卜賽人的營地,有點像是一個建設營,還有點像是一個貧民窟。索韋托容納著超過100萬人口——兩倍于約翰內斯堡本身——是非洲最大的城市之一,但我感覺它完全不像是一座城市,因為它沒有中心。黑人簡陋破敗的小磚房,以沒完沒了的幾何線條、曲線和圓圈,在不長樹的草原上一英里接著一英里地延伸,被印有車轍的泥路連接,房子亂蓬蓬,未上油漆,每個部分與下一個部分都難以區(qū)分,整體看來完全缺乏可辨識的形狀或界線。索韋托沒有焦點,沒有店鋪和辦公室的建筑群,沒有大教堂的塔樓,也沒有電視塔。” 而在旅居南非的中國作家愷蒂看來,21世紀的索韋托是當地黑人精神家園,他們“在郊區(qū)睡覺,但是仍在索韋托生活,”流露著田園牧歌似的淳樸?!敖稚系娜嘶ハ啻蛘泻簦@戶人家知道那戶人家的家長里短,孩子們在街上玩耍,理發(fā)店就是街角的那個小棚棚,鄰里間可以倚著門框聊天。所以,這些搬到郊區(qū)的黑人新貴們,他們的每個周末都仍在索韋托度過,參加婚禮,葬禮,生日晚會,在小酒館里與老友會面,喝酒聊天?!?br> 幾乎所有的南非旅游指南都建議你一定要去索韋托,同時又極盡全力地“恐嚇”你,那里失業(yè)率和犯罪率之高,治安之差,必要當地人做向導,最好雇傭持槍的保鏢…… 實際上,索韋托是位于約翰內斯堡西南24公里的一座衛(wèi)星城鎮(zhèn),建于上世紀30年代,最初是單身黑人金礦工人的住宅區(qū),后來逐漸發(fā)展成南非最大的黑人區(qū),住著南非9個黑人部族,以及非洲其他地方的移民。 在索韋托的一條街道上,曾居住過兩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曼德拉和圖圖大主教。它曾經是種族隔離年代最為沖突的地方,最著名的是1976年6月16日發(fā)生的索韋托事件,當地學生游行示威反對學習南非荷蘭語,警察開槍射擊,年僅十三歲的黑人孩子皮特森遭到槍擊身亡,成為第一個受難者,震驚全世界。據說,上世紀整個80年代,索韋托都是南非白人眼中最恐怖的地方。 囚禁曼德拉的羅賓島,如今已是世界遺產,這片墓地是早年埋葬麻風病人和逃犯的地方。 今日,我們終于乘車前往索韋托。同行最資深的旅行社業(yè)內人士說,這是個很生動的地方,但是國內游客絕不會喜歡,因此我們不會安排到旅游團行程之中。而號稱深諳南非各個領域的資深導游,此刻也噤聲,他雖然住在約堡,但十幾年來幾乎沒來過索韋托。只有我們的白人司機,一位阿法利卡人和英國人的后裔,對這個黑人城鎮(zhèn)充滿激情,滔滔不絕地指點迷津。 他告訴我們,經過的那組龐大的建筑群是索韋托唯一的也是非洲最大的醫(yī)院巴拉格瓦納思醫(yī)院,擁有2000多個床位、5000多名職工和500多名醫(yī)生;而那座古老的庭院則是索韋托唯一的大學維斯塔大學分校,建于上世紀80年代,本校設在行政首都比勒陀利亞市;鎮(zhèn)子里大片大片平房是政府為當地黑人修建的,而山坡上的二層小樓群則是富人區(qū),至于郊區(qū)那些用鐵皮、木板和硬紙板拼建而成的低矮建筑則是真正的貧民窟,主要居住其他非洲國家的移民。 最終,我們并沒有進入索韋托,只在曼德拉故居和著名的??颂亍てぬ厣o念博物館——為紀念那個在索韋托事件中遇難的孩子而建,停留了幾個小時,聽館內講解員詳細說明索韋托以及南非種族隔離和黑人運動的歷史。博物館外面,聚集或者兜售紀念品的索韋托黑人,他們的眼神與比勒陀利亞政府大廈前嘻哈合影的黑人學生不同——那是現實的眼神,我們不懂里面的內容,正如我們不懂索韋托。 白人司機不斷地對我們說:“四周逛逛,這里非常安全,放心吧。”但是,我們還是匆匆上車離開了索韋托。 對首次到訪南非的人來說,開普敦很好懂,而索韋托很難懂。南非的歷史和現狀交織著最復雜、最痛苦、最矛盾的因素,同時也是最偉大、最精彩、最壯麗的史詩篇章。 景點推薦開普半島 位于南非南部的開普半島也是動植物的天堂。那里的海豹、鳥類還有南非企鵝別有一番趣味。而好望角自然保護區(qū)的魅力除了歷史和地理標志,還來自于高原凡波斯花、帝王花等美艷的植物。 帝王花 Malamala營地酒店 這是克魯格國家公園薩比沙地私人保護區(qū)里很棒的一家豪華營地酒店,一個個非洲風格的高頂茅草屋在三角梅和蘆薈的掩映下,坐落在河畔,躺在門外,能看到瞪羚在河邊飲水。室內寬敞舒適,有浴室、冰箱、空調、防蚊水以及印有犀牛頭像的紙牌,上面提醒你盡量減少毛巾更換次數。 開拓者紀念堂 位于南非行政首府比勒陀利亞的山丘上,紀念南非拓荒者布爾人(荷蘭后裔)在19世紀中期為逃避英國管轄的牛車大遷徙。他們從開普敦遷徙到偏遠的北部高原,中間融合史詩般的血和淚,有白人的,也有黑人的。 本文參考書目:《環(huán)境與歷史——美國和南非馴化自然的比較》(威廉·貝納特、彼得·科茨)、《南非史》(鄭家馨著)、 《Dark Star Safari》(保羅·索魯著)、《南非之南》(愷蒂著)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