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人馮夢龍?jiān)凇独祥T生三世報(bào)恩》里說,假如甘羅12歲拜相,13歲就死了,那么12歲對他來說已是老年;姜子牙80歲還在渭水釣魚,但他一直活到120歲,所以80歲只能算他小時候。人的老少,不能以歲數(shù)論。原來,相對論也是中國人先發(fā)現(xiàn)的。 王寵臨鐘繇《薦季直表》
我們在提起王寵的時候,常常遺憾他的早逝,而忘了他的早慧。其實(shí),王寵的書法,18歲就成了。而文征明這個歲數(shù),還根本寫不好字。 臨鐘繇《宣示表》
1527年(丁亥),34歲的王寵風(fēng)華正茂,在書壇已經(jīng)馳騁多年,是個老江湖了。這一年,他臨了上至鐘王,下至顏柳十幾通小楷,所有人都不知道,6年后他就將告別這個世界,此刻已是他人生的風(fēng)燭殘年了。而這些臨本,正是他學(xué)古生涯的一次完整梳理。對照晉唐古帖與王寵臨本,相信會讓今天寫小楷的人有所啟發(fā)。 臨鐘繇《自拜表》
和所有書家一樣,王寵也會被人詬病。批評最多的,是他看的真跡少,臨的刻板多,所以連“棗木紋”都寫出來了。這是貶義的,但我卻以為,這正是王寵的過人之處。 臨王羲之《臨鐘繇帖》
為什么寫字有“金石氣”就是好的,有“棗木紋”就是壞的?難道鐵匠石匠比木匠值錢嗎? 好了,我說完了,下面接著看王寵臨古帖…… 臨王羲之《黃庭經(jīng)》 臨王羲之《樂毅論》(褚摹本) 臨王羲之《孝女曹娥碑》 臨王獻(xiàn)之《洛神賦十三行》 臨褚遂良《陰符經(jīn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