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前期,劉備帳下有五虎上將及魏延、嚴顏、關(guān)平、關(guān)興等優(yōu)秀將領(lǐng),可以說完全不輸同期魏國、吳國的將領(lǐng)。但后期蜀漢的將領(lǐng)質(zhì)量遠遜于前,有“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說法。其實在劉備早期奮斗的過程中,除了收獲關(guān)張趙的名將,也遺憾地錯過了四位有名的將領(lǐng)。 一、四大猛將之太史慈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今山東龍口東黃城集)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quán)統(tǒng)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建安十一年(206年)太史慈逝世,年四十一歲。關(guān)于太史慈和劉備的相識在早期為救孔融的時候,就相識了。<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太史慈得脫,星夜投平原來見劉玄德。施禮罷,具言孔北海被圍求救之事,呈上書札。玄德看畢,問慈曰:“足下何人?”慈曰:“某太史慈,東海之鄙人也”只是那時劉未對其產(chǎn)生如趙云一樣的情感。試想若當時劉能對其如對趙云般器重,想當時其必會傾心相投。只是后其為其母而投劉繇,若劉兄弟也一起去,估計三國歷史就要變了。 二、四大猛將之張遼 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今山西朔州)人。三國時期曹魏著名將領(lǐng)。曾從屬丁原、董卓、呂布。下邳之戰(zhàn)后,歸順曹操。此后隨曹操征討,戰(zhàn)功累累。劉備及關(guān)羽都對其很是敬佩,早在與呂布同守徐州之時,便已有相識。試想劉備若能把其當成與關(guān)、張一類的兄弟,其對劉也一定很是感激,到曹操收伏呂布時,劉若能對曹言之及自家如關(guān)、張一樣的兄弟,想曹也未必會殺他。之后劉自然可與其在一起了。若如此,只怕日后,徐州被破,關(guān)羽也不會有人相助,其也必亡了。 三、四大猛將之張任 張任,益州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市)人,東漢末年益州牧劉璋的屬下,官至益州從事。公元213年(建安十八年),在劉備進攻劉璋的戰(zhàn)爭中,張任率軍迎戰(zhàn)劉備,中諸葛亮之計戰(zhàn)敗被殺。張任文武全才,只可惜死得太早。若劉備對其不因其殺龐統(tǒng)而痛恨其,而是對其禮賢下仕,如張飛義釋嚴顏一樣,再對其動之以情,想其必定死心投降。那時蜀漢豈不又多了一個員大將? 四、四大猛將之龐德 龐德,字令明,東漢末年雍州南安郡狟道縣(今甘肅天水市武山縣四門鎮(zhèn))人,約在初平年間,投奔馬騰帳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屢立戰(zhàn)功。龐德原為馬超部將,因其生病所以才未被派去與馬超一起去救劉璋,不然,后必隨馬超降劉備了。其實縱然其當時因病未有收降,若劉備有收其心,想也不難。只需讓馬超暗書一信,再潛人與張魯手下的楊松,使反間計,可能使其來投劉備的。 若是這四人都被劉備收入座下,再加若劉備五虎將加魏延必定聲勢大震。到時候,孔明坐震成都,然后派張任、嚴顏、魏延等守把西川南部,以拒南蠻。派馬超、馬貸、龐德等守把漢中,以拒羌兵。派張遼、關(guān)羽等守把荊州,以拒東吳。(進攻派關(guān),守城留張。以張遼的沉穩(wěn)和謀略,未必會被東吳偷襲)最后留張飛、趙云、黃忠、太史慈做為進攻長安救援各路的援兵。如此遙相呼應,遍地飄滿義幟,聲勢浩蕩,何等雄壯! 如此一來,可能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 第十一回劉皇叔北海救孔融呂溫侯濮陽破曹操> |
|
來自: 昵稱18990882 > 《中國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