橙子你好,我兒子現(xiàn)在1歲10個月,大人說的話什么都聽得懂,可是越不讓他做的東西越要做,很搗蛋,故意把東西扔進垃圾桶,故意把東西扔樓梯里…故意做了后還對著你笑嘻嘻的,跟他耐心講道理也沒有用,要怎么辦呢? 三歲以前的熊孩子,只會在意你怎么做,如果你不行動起來,只是碎碎念講道理,他是不會搭理你的,第一他聽不懂,第二就算是聽得懂也會裝聽不懂。因為語言本身對他們是沒有震懾力的,既不會少根頭發(fā)也不會掉塊肉。只有你有所行動,給孩子一個可以看見的后果,才可以讓孩子領悟到,自己的哪些行為是不被接受的,他才會對自己有所約束,這也是家長開始樹立權威的過程。 很久以前就寫過如何讓兩歲左右的熊孩子聽話的文章,下面是一些針對你孩子問題的干貨節(jié)選(想看全文的可以公眾號回復“聽話“看到),總有一款適合你: 對于第一次出現(xiàn)的錯誤行為——告訴孩子什么是正確的 如果孩子在墻上亂畫,給他一張紙;如果孩子拍你的臉,告訴他要輕輕的摸;如果孩子用東西亂敲墻,給他另一件可以敲打的東西,如果孩子搶人玩具,告訴他“輪流玩”的規(guī)則。有的時候孩子做錯事,只是因為他不知道怎么做是正確的,“疏”永遠是比“堵”更好的辦法 對于明知故犯的行為問題——有所懲戒 打人,咬人,亂摔東西,類似這種行為問題如果屢教不改,作為家長,有責任給孩子一些后果,一旦發(fā)生,立刻就要神色鄭重的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說的時候要看著孩子的眼睛,一定不可以笑,表示你是認真的。 如果孩子依然繼續(xù),就要有所懲戒了:你可以把他隔離開不能見到你幾分鐘,或者抱緊他讓他不能行動幾分鐘,也可以設立“思過角”讓孩子單獨坐在一個無聊的地方幾分鐘(孩子幾歲,就進行幾分鐘的懲罰),懲罰過后,和孩子講一遍道理,讓孩子說對不起,然后擁抱他,表示你只是不喜歡他的行為,但是依然愛他。 萬能而強大的321大法 有些時候孩子并非不知道他的行為不對,只是在試探你的底線,給他一個緩沖的時間非常必要。 每當孩子有不好的行為的時候,提醒他,如果他再繼續(xù)這個行為,你就要怎樣怎樣了,然后3——2——1,之后實施你剛才的說法。譬如,孩子吃飯的時候玩食物,提醒過無效后,就說,“再玩食物就不能吃飯了哦,我數(shù)三個數(shù),3——2——1——”,說完1之后,孩子如果還沒停止,立即把他抱下餐椅,停止吃飯。如果孩子后悔哭鬧,等他平靜下來之后,可以再給他一次機會,如果依然犯錯,3——2——1之后,就不可以再給機會了。 切記,說完1,一定要執(zhí)行你剛才所說過的話!要不然321就是廢話。 久而久之,孩子就會知道1之后一定有不好的事情發(fā)生,形成條件反射,往往數(shù)到2就會停止錯誤的行為了。 祝你早日搞定熊孩子! 目前正在修理叛逆二寶的橙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