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題目來自知乎一個很熱的討論,原題是“誰是現在的相聲界一哥”。大概和最近相聲界能人輩出,頻繁滿足吃瓜群眾的求知欲、八卦欲有關,也給現在的相聲界造成如日中天之勢。 不過在卦姐看來,無論哪個界、哪個圈討論“一哥”都是沒有意義的。 就像武俠小說里也愛評“一哥”。金庸小說里有“華山論劍”,各地高手云集華山之巔,誓要分出高下,最后王重陽成了“一哥”,和其他人統(tǒng)稱“五絕”。不過,最后“五絕”有了不同的人生,最悲慘的是“西毒”,為求天下第一毫無底線以至走火入魔,到死才知道自己是誰。即便成了“一哥”又如何? 繼續(xù)歪樓。 主持界何老師最近因幾年前主持金鷹節(jié)的視頻被夸口活好到沒sei了。但是不久前何老師和汪涵的“一哥之爭”也是吵得沸沸揚揚。 后來汪涵巧妙回應:當何老師是一哥的時候,我是一休哥;后來年紀大了,何老師是一哥,我是大哥。 主持非一日之功,也非一日見高下,需要更長的時間予以評判,評判標準也很復雜。 相聲界同此理。如何去評價呢? 按輩分?按影響力?按收入?按粉絲數量?按徒弟數量?按徒弟質量? 網友真的有按照這個來排名啦,結果醬紫: 相聲歷經百年。最初是民間藝人的糊口營生,葷素不限,目的就是把觀眾逗樂,觀眾樂了才會給你點贊打賞。 所以相聲很煙火氣,從中國相聲的三大發(fā)源地北京天橋、天津勸業(yè)場和南京夫子廟就能看出來,都很市井。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迎來相聲的一段輝煌。老先生們如侯寶林、劉寶瑞、馬三立等等都稱得上是相聲界一代宗師。 卦姐開始聽相聲的時候,已經是馬季、侯耀文、姜昆、李金斗、馮鞏、牛群等人啦。二十世紀晚期,隨著相聲大師相繼隕落,相聲事業(yè)陷入低谷。所以經過這么久,還能保存下來也著實不易。 在很多人看來,相聲不景氣的緣由有多重。最近八卦得最厲害的“內部分裂”、“派別之爭”或許是原因之一。套句老話: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恩怨,而有說相聲的地方斗爭更慘烈。 一個栗子是,某著名相聲大賽也是暗藏玄機,派別林立,大家表面謙讓,實際各懷心事。選送的相聲基本都是名門之后,無依無靠無派別的就被PASS了。 2007年,郭德綱接受媒體采訪,被問到如果再設想未來兩年,最大的理想是什么?郭德綱答:“團結,相聲界的團結?!?br> 彼時郭德綱剛紅。 衡量相聲界一哥的標準,侯耀文曾拋出五個: 第一,必須是相聲藝術的表演權威; 第二,不僅擅長表演還能獨立創(chuàng)作優(yōu)秀劇本; 第三,必須是相聲理論家,能夠著書立說; 第四,必須是教育家,把相聲藝術發(fā)揚光大,桃李滿天下; 最后,必須是評論家,可以給爭議問題指引正確的方向。 就這幾點,已故老先生們侯寶林、馬三立、馬季等都是當之無愧的相聲界領軍人物。但是隨著老一輩藝術家的離去,現在呢? 傳統(tǒng)相聲代表人物,姜昆、李金斗、馮鞏、牛群等人,都深受廣大觀眾的喜愛。近年在相聲界鮮肉輩出的時候,他們時不時會“不務正業(yè)”,當官、拍影視劇等等,當然不能否認他們同時也在致力于將相聲繼續(xù)傳承,辦相聲網、辦小劇場等。所以說,當今相聲界,要說領軍人物他們可算一席! 不過,憑借網絡視頻、網站等新興媒體的興起和傳播,傳統(tǒng)的相聲開始和流行掛鉤。尤其近年更出現很多優(yōu)秀青年相聲演員,使得相聲文化的受眾開始走向年輕化。 搶眼的諸如湖南本土相聲代表奇志大兵、開心麻花苗阜王聲等等,還有德云社…… 說“一哥”目前德云社里是可以論一論的,最火的非小岳岳莫屬。他憑借出眾的顏值、迷人的聲線,稱霸表情包界,成為了傳統(tǒng)文化界的網紅派。 想到岳云鵬,就會很魔性地想起“啊,五環(huán),你比四環(huán)多一環(huán)。。?!毙≡涝肋@孩子也很不容易。他扮演過很多的“角色”,保安、勤雜工、電焊工、服務員等等。直到有一天在飯店里遇到了郭德綱,才找到了一個正確的職業(yè)。 不過在很多業(yè)內人士看來,小岳岳的相聲功底可能真不如其他人。他的成功除了努力,還有很大原因是因為趕上了這個時代。 少主郭麒麟也在慢慢上位,雖然還是有點控不住場,欠點火候。 幫主郭德綱如今堅持招收徒弟,今年剛入門的是歐弟! 主要想說的是幫主郭德綱。 郭德綱有一段經典的自我介紹: 我是苦盡甘來的德云班主,我是是非不斷的獨行俠客,我是名師門下的體制外的演員,我是機智過人的毒舌老師,我是遭人排擠的非著名相聲演員。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舉頭望明月,我是郭德綱。 郭德綱成名之路可謂艱辛。教師節(jié)那天,郭德綱寫了一篇長微博憶恩師侯耀文,同時回顧了一下當年: ![]() “我1995年底第三次進北京發(fā)展。當時的目的就是混口飯吃。九十年代,相聲不景氣。人人都說相聲干不過小品。雖然如此,但成為一名專業(yè)藝術團體的演員,對當年我這樣的北漂來說,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當然,每個故事的開頭都是不順利的。那些年我干了很多工作。給文化公司打雜、給影視公司寫東西,跟劇團下鄉(xiāng)唱戲,一直到在北京的茶館說書說相聲。今日回頭,也不得不感慨,最為無奈是當年。” 記得郭德綱還沒火的時候,為了生存做過很多匪夷所思的挑戰(zhàn)。比如那次另類的真人秀:在一個面向大街的玻璃櫥窗里生活48小時,吃喝拉撒睡全在一起。 ![]() 郭德綱一直“忍辱負重”樂呵的給大家講段子耍把式, 晚上睡覺也要被人參觀,早上醒來一臉懵圈,迎接他的是明晃晃的陽光和眼光,沒有隱私,也是real尷尬 ![]() 郭德綱有點堅持不下去了,想放棄,出門看到群眾們的留言,又回去了,最終挑戰(zhàn)成功…… 后來有了德云社,最初也很慘淡。最尷尬的時候只有一個人來聽相聲。徒弟問他:就一個人,咱還說嗎?郭德綱大手一揮,穿上大褂,上場。郭老師上臺以后,對那人說:你可得認真聽呀,上廁所也得跟我打招呼,不然我們人多,今天你走不了。 ![]() 好的喜劇,會在笑中咂摸出苦澀。相聲也如此。 直到2005年,郭德綱猶如橫空出世一樣的紅了。德云社相聲商演場場爆滿,一票難求。 郭德綱曾經在段子里說:老聽人說一夜走紅,就想問問是哪一夜? 其實為了這一天,郭德綱準備了很多年。 不可否認,郭德綱把相聲從沒落的邊緣拉了回來,堅持讓相聲回歸小劇場,再一次讓相聲變得廣為人知,雖然他的相聲被稱為“三俗”。 眾多觀點中,有一個評價很中肯,郭德綱是綜合實力最強的相聲演員。他推動了相聲的發(fā)展和繁榮,讓相聲成為一種流行,有創(chuàng)新,有融合。 ![]() 成名后的郭德綱隔三差五就被卷入是非之中,大抵因為他每每會毒出天際。 他自認草根,但絕不會自認沒檔次。 他在《過得剛好》里說:什么叫草根?其實草根很便宜,人參、靈芝、冬蟲夏草,都是這些不上檔次的東西,我們比不了人家大棚里的香椿芽、韭黃。 被說脫口秀不高雅不入流,屬于吃大蒜的。他在《你要高雅》里回應: 郭:喝咖啡高雅,吃大蒜低俗。高爾基先生教導我們說…… 于:他說? 郭:去你奶奶的鉆兒的吧。(觀眾噫~~~) 但最后他說:喝著咖啡就大蒜,秋水長天一色。 更狠的是這句:“高雅不是裝的,孫子才是裝的。有些人表面看起來很高雅,西裝革履噴香水,還是能聞到人渣味?!?br> 他這樣毒舌同行: 郭德綱:說相聲的永遠不明白,我死了他們也賣不出票去。 于謙:別人我不知道,我死了你肯定就賣不出去了。 “我不愿意做一枝獨秀,我希望相聲遍地開花,其實并不是我太好,是我的同行們把我襯托的?!?br> 出書爆料相聲圈黑幕,他說,“我不寫他們也一直沒斷地害我,郭德綱要想有好人緣只有退出這行,畢竟我占了人家的名和利。說良心話我都盡量把一些特別齷齪的事美化一下,如果原封不動寫出來,我們這行得逮起來一半人?!?br> 主流相聲演員也沒少磕磣他,曾聽過一個主流相聲演員相聲里這樣黑郭德綱。 甲:我想去學相聲,您給我推薦一師父唄。 乙:那我推薦你郭德綱。 甲:郭德綱?他不是散打教練么? 說郭德綱一定要提于謙。相聲講究“三分逗七分捧”,而包袱抖得響不響全在捧哏捧的到不到。內個,特別感謝于謙老師為了相聲事業(yè)“奉獻了全家”。 ![]() 很多人問,為什么郭德綱那么毒舌,卻能和于謙相處得這么好? 其實,于謙不跟郭德綱臉紅,但不代表認同,只是不care。他從不評論對錯,采訪中只是談論自己的愛好,即便是在臺上的插科打諢也不愿意。 當年何李曹還沒走的時候,幾個人講過一個群口《到底是誰》。 郭問:在德云社掙多少錢才能不走? 眾人都耍貧,輪到于,于說:這個,我不參評。 郭:你是禮儀小姐? 于:我是什么都沒關系,我先躲開這題! 對郭德綱,他曾這樣評價:沒有棱角的郭德綱也就不是郭德綱了,他也就走不到今天了。 現在的郭德綱很忙,除了上綜藝、演電影、商演,還要忙于應付師徒間的恩怨。其實沸沸揚揚了許多年,面對曹云金的“求了解“,郭德綱視若無物,“我要是心窄活不到今天”! 他在微博上高調前行: 高高山頭冷風凄,南北行人論高低。 陽關獨木依然在,萬里征程老司機。 ![]() 嗯,老司機目前除了幾檔喜劇節(jié)目的嘉賓主持,又要開始做新節(jié)目了,那就是和愛奇藝聯手打造的《坑王駕到》! 這是一檔大型單口相聲體驗式綜藝節(jié)目,以小劇場茶館實景式播講的形式呈現,全年52期,每周更新一期,9月25日在愛奇藝解鎖上線。 ![]() 在郭德綱看來,做這個節(jié)目純粹是為了“填坑”! 郭德綱說自己說相聲以來,常常因為種種原因不得已挖坑,以至于到現在已經“負債累累”:“后續(xù)在填坑的時候,順手又挖了幾個,坑里套著坑。一路走來到現在。后來有時候也想,不行把坑填上吧,不填有點不合適。” 但是目前“填坑”難以在德云社小劇場實現,“我在填的時候,勢必要把之前的填上,才能把后面填上,你上來光說一結尾,說一個小時,不解決問題,新觀眾也聽不明白?!?br> 所以才有了和愛奇藝的合作,郭德綱說:“一直苦于沒有這么一個節(jié)目和平臺,跟愛奇藝合作搞這么一個大型的填坑活動,我覺得挺好,把之前欠的坑也填平。” 一切看起來都是水到渠成。 這些將要被填的坑,包括觀眾期待已久的《探地穴》、《九頭案》等,并還將有幾部從未披露過的長篇力作。 ![]() 第一個要說的是《探地穴》,這個故事源自明代小說《醒世恒言》。 ![]() 另外,《九頭案》也是經典段子。 之所以經典,郭德綱曾這樣介紹:“《九頭案》講述清末奸情命案,共計九個人頭。該作品系相聲界諸多前輩陸續(xù)創(chuàng)作完成,并非一人之力。內容包括‘畢老鳳托房檁’、‘小蜜罐偷情’、‘塔家錯殺奸’、‘白衣庵’等?!?br> 有一次采訪,郭德綱提到,其實《九頭案》已經不全了,最多的是高英培先生能說到7個頭……為了將經典繼續(xù)傳下去,他著手整理了這個經典段子。2012年封箱的時候說了《九頭案》的片段,沒想到僅僅是片段就已經讓人牽腸掛肚魂不守舍,更沒想到的是,郭德綱撩完就跑。雖然2013年許諾擇期上演,結果依舊石沉大海。 ![]() 如今終于等到了“猴年馬月”,郭德綱來實現諾言了。 值得一提的是,《坑王駕到》作為一檔純網綜藝,也被賦予了更深層次的時代意義:單口相聲這一經典曲藝形式,將首次以全新的網絡表現形式出現在人們眼前,填補了純網綜藝在單口相聲這一領域的空白區(qū)。 幸好一切都不晚。正應了戲文里的那句話:運來自有因緣到,到手休嫌早共遲。 回歸正題,誰是相聲界的帶頭大哥? 對這個拉仇恨的題還真難以回答。惟一能夠評定的,是老百姓的口碑。 所以爭斗且停,讓秋水共長天一色。相聲大腕們,繼續(xù)拿出好的作品,讓后人評說,看誰能通古今,訴衷腸,在三尺案上,述嬉笑怒罵悲歡離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