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非戰(zhàn)略目標要敢于拒絕客戶需求 文| 藍血研究·咔嚓(私人微信:eric932225) 2016年8月5日,華為召開電信軟件業(yè)務匯報會,任正非、郭平、徐直軍聽取了匯報,并分別對存在的問題作出了策略性的分析和判斷。 輪值CEO郭平認為,電信軟件平臺之所以沒做好,主要存在壓力不夠、方法不對、決心不大等問題,特別是人才構建面臨一大堆中層阻滯,難以實現客戶價值呈現。 輪值CEO徐直軍認為,電軟已解決業(yè)務聚焦和產品競爭力的問題,但要重視兩點:一是要敢于自我批判、放下包袱、不解釋,不自我保護;二是團隊建設的思路要從以項目交付為基礎轉變?yōu)橐约軜嫗閷颉?/p> 任正非最后總結如下: 三個平臺不要平均投放能力,先集中兵力在一個平臺上打殲滅戰(zhàn),條件成熟再把另兩個平臺拖到半坡上;加強人員流動,抽調一些員工走進戰(zhàn)略預備隊,走上戰(zhàn)場,親身感受硝煙,才能回來領導產品線;學會在非戰(zhàn)略目標上,拒絕客戶的需求,專心致志地做好一款產品。 附:文件全文 ——任總、郭平、徐直軍在電信軟件業(yè)務匯報會上講話 2016年8月5日 郭平: 電信軟件這兩年產品競爭力有明顯提升,從救火狀況中基本走出來了,但還處于經營困難的境地。 剛剛業(yè)務交流中你們用了很多的語言說要把平臺做好,我覺得我們恰恰需要總結的是,為什么這么多年沒把平臺做好?我想了一下,有三個因素: 1、壓力不夠:你們自己感覺自己壓力很大,但從投資角度來說,壓力完全不夠,為什么呢?你們可以算一算,這個版本做壞了做差了,重新啟動一個,最后壓根不知道你們做了多少個版本才把業(yè)務做好,這個里面到底投資了多少?很多投入及資源都不可見,不可見的話就不好管理,所以你們的壓力不夠,這是我的第一個發(fā)現。 2、方法不對:我們一直在談平臺化轉型,平臺化到底需要什么樣的人才結構來構建?我的觀點是高端架構師加上一大堆基層編程人員。我希望是有一些23級的加上一堆可能15、16級的這么一個結構,這也是國外絕大多數OTT公司的基本結構?,F在的情況是一堆中層的人員,高沒高上去,低沒低下來,拿著華為水平的工資,在客戶側又沒有價值呈現,所以客戶反映你們太貴了,我覺得這個里面反映的是方法不對。 3、決心的問題:坦率的說這幾年軟件業(yè)務KPI的壓力是很大的,即要保收入,又要保未來,什么都舍不得,什么都沒做到。我覺得在這個上面體現的是決心問題。目標和方向確定了,就把未來的三個方向的力量投足,把不需要的地方撤出來,犧牲短期保長期。軟件一定要有一個破釜沉舟和一諾千金的決心才能改變局面。這是我的三個觀點。 徐直軍: 軟件這幾年有兩點是可以肯定的: 1、產品競爭力:這幾年運營商BG對全球網上產品的調查,客觀上來說,軟件現有在網產品競爭力還是逐步在提升的。兩三年之前,軟件面臨四處救火、到處投訴的狀況,現在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已經進入到一個平穩(wěn)狀態(tài),基本上在客戶那邊天天救火和投訴的問題解決了,在網上使用的產品競爭力提升了。 2、業(yè)務聚焦:去年我們和任總、丁耘一起確定了軟件聚焦三個產品,并要求把這三個產品做好。從去年決策后到今年,軟件還是做了比較大的調整,聚焦以后今年上半年的經營結果其實沒有你們想像的差,該HOLD住的基本上也都HOLD住了。 但是,在座的各位軟件團隊成員,我覺得在以下兩個方面需要改進: 1、我們要敢于自我批判,放下包袱,面向未來。不去自我批判,不把我們跟業(yè)界做的最好的軟件公司去做對比,找出自己的問題,然后破釜沉舟的去改進,我們是永遠走不出來的。因為每一次我們什么都想按住、最后什么都按不住。我們現在已經明確了這三個產品,那現在就應集中精力把面向長期的產品競爭力打造好,這樣我們才有未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整個軟件不要老是想自己要證明自己,老想著證明自己,其實越證明越痛苦,越證明越難。我們任何一個開發(fā)團隊,做事情不可能做的那么完美,那就不要怕自己做錯了,也不要怕做的不好,只有承認我們在做的過程中是犯過錯誤的,只有我們敢于自我批判、放下包袱、不解釋,不自我保護,反而能夠更輕松的去面向未來。 比如BES,我們就延遲了,如果沒有犯一點錯誤怎么可能延遲了呢?我和金偉榮通過電話,金偉榮說我們確實在初期對軟件套件和微服務理解沒那么透,所以過程中犯了一些錯誤;但是我們現在通過再一次的努力,我們看清楚了,知道了應該怎么做,那我們有可能能夠做好。我覺得是可以接受的。 2、一定要重視軟件架構。我們軟件這個團隊,歷史上是以項目交付為導向的團隊,一個項目派一堆人出去做,對架構的重視不夠,對平臺的重視不夠,這些年一直在轉變。一個以項目交付為基礎的團隊,要轉變成一個以架構為導向,以微服務、云化為基礎的團隊,是要有個過程的。這個過程中我們要大規(guī)模的去引進架構師,從架構上真正搞清楚,然后以一個新的開發(fā)模式來面向未來。這個過程有可能我們會走彎路,但是大家要大膽的去轉變,你不轉變你是沒有未來的,你只有真正的有一支強大的架構師隊伍,再加上轉變我們過去的開發(fā)模式,然后以新的架構來面向未來才有可能走出來,要不就永遠走不出來。 要敢于自我批判,敢于引進架構的明白人,不怕掀丑。如果老是說我們很努力,做的很好,這些沒有價值,這一切都是要靠結果來證明的。 任正非: 三個平臺不平均投放能力,要集中兵力在最有機會的一個平臺上打殲滅戰(zhàn),在市場拱起來,另兩個平臺才能被拖到半坡上。 加強人員流動,抽調一些員工走進戰(zhàn)略預備隊,走上戰(zhàn)場,親身感受硝煙,才能回來領導產品線。有一部分也可以走上市場、服務,做將軍去。流出去的人的薪酬包留給你,可以給優(yōu)秀員工加薪,激活隊伍。流水不腐,讓人才流動起來,新鮮血液才進得來。 要學會在非戰(zhàn)略目標上,拒絕客戶的需求,專心致志地做好一款產品。 報送:董事會成員、監(jiān)事會成員 主送:全體員工,全公開 二○一六年九月十八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