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無忌 于 2016-9-17 22:29 編輯 【出處】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 【原文】 魏其侯竇嬰者,孝文后從兄子也。父世觀津人。喜賓客。孝文時,嬰為吳相,病免。孝景初即位,為詹事。 梁孝王者,孝景弟也,其母竇太后愛之。梁孝王朝,因昆弟燕飲。是時上未立太子,酒酣,從容言曰:“千秋之後傳梁王。”太后驩。竇嬰引卮酒進(jìn)上,曰:“天下者,高祖天下,父子相傳,此漢之約也,上何以得擅傳梁王!”太后由此憎竇嬰。竇嬰亦薄其官,因病免。太后除竇嬰門籍,不得入朝請。 孝景三年,吳楚反,上察宗室諸竇毋如竇嬰賢,乃召嬰。嬰入見,固辭謝病不足任。太后亦慚。於是上曰:“天下方有急,王孫寧可以讓邪?”乃拜嬰為大將軍,賜金千斤。嬰乃言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在家者進(jìn)之。所賜金,陳之廊廡下,軍吏過,輒令財取為用,金無入家者。竇嬰守滎陽,監(jiān)齊趙兵。七國兵已盡破,封嬰為魏其侯。諸游士賓客爭歸魏其侯。孝景時每朝議大事,條侯、魏其侯,諸列侯莫敢與亢禮。 【翻譯】 魏其侯竇嬰,是漢文帝竇皇后堂兄的兒子。他的父輩以上世世代代是觀津人。他喜歡賓客。漢文帝時,竇嬰任吳國國相,困病免職。漢景帝剛剛即位時,他任詹事。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弟弟,他的母親竇太后很疼愛他。有一次梁孝王入朝,漢景帝以兄弟的身份與他一起宴飲,這時漢景帝還沒有立太子。酒興正濃時,漢景帝隨便地說:“我死之后把帝位傳給梁王?!备]太后聽了非常高興。這時竇嬰端起一杯酒獻(xiàn)給皇上,說道:“天下是高祖打下的天下,帝位應(yīng)當(dāng)父子相傳,這是漢朝立下的制度規(guī)定,皇上憑什么要擅自傳給梁王!”竇太后因此憎恨竇嬰。竇嬰也嫌詹事的官職太小,就借口生病辭職。竇太后于是開除了竇嬰進(jìn)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jié)日也不準(zhǔn)許他進(jìn)宮朝見。 漢景帝三年(前154),吳、楚等七國反叛,皇上考察到皇族成員和竇姓諸人沒有誰像竇嬰那樣賢能的了,于是就召見竇嬰。竇嬰入宮拜見,堅決推辭,借口有病,不能勝任。竇太后至此也感到慚愧。于是皇上就說:“天下正有急難,你怎么可以推辭呢?”于是便任命竇嬰為大將軍,賞賜給他黃金千斤。這時袁盎、欒布諸名將賢士都退職閑居在家,竇嬰就向皇上推薦起用他們?;噬纤p賜給的黃金,都擺列在走廊穿堂里,屬下的小軍官經(jīng)過時,就讓他們酌量取用,皇帝賞賜的黃金一點(diǎn)兒也沒有拿回家。竇嬰駐守滎陽時,監(jiān)督齊國和趙國兩路兵馬,等到七國的叛亂全部被平定之后,皇上就賜封竇嬰為魏其侯。這時那些游士賓客都爭相歸附魏其侯。漢景帝時每次朝廷討論軍政大事,所有列侯都不敢與條侯周亞夫、魏其侯竇嬰平起平坐。 【分析】 竇嬰是漢景帝他親媽(竇太后)的堂兄的兒子,屬于正宗的皇親國戚。為什么景帝即位的時候才當(dāng)一個詹事的小官呢? 漢景帝跟梁孝王說死后傳位于梁王,應(yīng)該不是隨便說說的,而是想測試梁王是不是有覬覦皇位的野心,因為竇太后疼愛梁王。而竇太后呢,聽了非常高興,說明竇太后也是有這個心思的。竇嬰這個時候為了表忠心站漢景帝的隊伍說帝位應(yīng)該父傳子,得罪了梁孝王和竇太后。后來可能由于竇太后給竇嬰小鞋穿,竇嬰也很不爽,直接離職不干了。竇太后于是開除了竇嬰進(jìn)出宮門的名籍,每逢節(jié)日也不準(zhǔn)許他進(jìn)宮朝見??梢姰?dāng)時朝政是由竇太后來把持,皇帝根本說不上什么話。 為什么后續(xù)平叛七國叛亂,卻竇嬰為大將軍,是天下真的沒有能打仗的賢能的人嗎?我認(rèn)為恐怕不是這樣。 1、當(dāng)時竇太后把持朝政,你選的這個人至少要得到竇太后的點(diǎn)頭認(rèn)可才行,沒有背景和支持的人想當(dāng)上大將軍太難了。對于竇太后來說,竇嬰好歹也是竇太后的親戚,如其讓一個外人來掌握軍權(quán),不如讓自家親戚知根知底的好,況且之前竇太后把他趕出宮門好像有點(diǎn)過了。 2、漢景帝需要一個人忠于自己站在自己這邊,又能讓竇太后接受這樣一個人,經(jīng)過之前的測試發(fā)現(xiàn)竇嬰跟竇太后雖然是親戚但是竇嬰并不支持傳位于梁王的做法,也就是說他們之間并沒有結(jié)黨。所以選來選取,又有能力又忠于自己又能讓竇太后點(diǎn)頭同意的這個人只能是竇嬰。3、漢景帝利用竇嬰牽制竇太后,用竇家人來牽制竇家人,來瓦解竇家人形成統(tǒng)一聯(lián)盟戰(zhàn)線。 所以竇嬰能當(dāng)上大將軍,最后封為魏其侯,來源于他是竇太后親戚,但是又不結(jié)黨于竇太后而忠于自己的雙重身份。在后續(xù)中,竇太后想提攜竇嬰為丞相拉攏竇嬰,但是被景帝否決,也看出景帝不希望竇太后和竇嬰連在一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