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學生作文競賽是上海市教委審批通過的26個學生活動項目之一,競賽編號000734,是由上海市教委教研室主辦的本市唯一的官方作文賽事,本屆競賽由《中文自修》雜志社等單位聯(lián)合承辦。全市初、高中以及職業(yè)學校數(shù)十萬學生參加競賽。部分重點大學、重點高中承諾對獲獎學生有招生優(yōu)惠。 作文競賽全市初、高中、中職學生均可免費參加 不用老師推薦,也可以在參與線上投稿! 只要作文寫得好,就能自主參賽, 與全市寫手同臺競技! (點擊了解如何參賽) 語文學習和人生 上海中學 劉道昱 語文學習和人生,這兩件事,我都不算擅長。談不上議論,姑且算感想。 六七歲時學起語文,想來頗有趣。拍著手念兒歌,鉛筆寫田字格,搖頭晃腦拖著長調(diào)背著“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那時沒當在學習,也沒想過人生??偮犖膶W家懷念兒時學國文的趣事,說什么“無憂無慮”“受益終生”,我不大相信,那時語文于我只是個“按部就班”的任務(wù)。 真正開始思索“語文”這學科,是在初中。進入了所謂“叛逆期”,一下子思考起兩件重大的事情來:一件是語文,一件便是人生。那時候初具了“書生意氣”,還未有讀書人的靜氣,于是叛逆。看山也搖頭,看水也嘆息。說起語文就談”制度“,講到人生就嘆”迷?!埃瑢懫鹱魑膩砑釗P清、洋洋灑灑,指點江山覺得自己無所不能,而面對現(xiàn)實問題卻又一籌莫展。自以為針砭時弊的得意之作,考場上只得個泯然眾人的分數(shù),加之未諳世事,便把人生想象得格外悲觀,覺得處處是桎梏。這幼稚的苦悶和假想的不公被我長篇大論地寫在考場作文里,所幸那時遇上位好老師,教會了我關(guān)于語文和人生的第一件事:戴著鐐銬跳舞。我漸漸懂得,自由是件麻煩的事,得先學自律,戴上了鐐銬,還能舞之,方可由自。我那時之所以憤青,是因為那之前“按部就班”的語文只是應(yīng)試,而當人開始察覺、反感那一成不變的應(yīng)試,并開始掙扎,開始思考,表面是叛逆,實則這才剛剛開始學真正的語文——語文的前提是思考,而叛逆是精神覺醒之必然,戴著鐐銬跳舞,舞低桃花扇底風。 年歲漸長,學業(yè)翻倍。語文學習便不再是以天下閑愁為己任的思想操練,也非閑情偶寄的消遣,逐漸顯示出一種“無用之用”。那時候理科作業(yè)時常做到深夜,滿腦子函數(shù)圖像頭暈目眩,無法入夢,便點盞孤燈,“暫將好詩消永夜,每逢佳處輒參禪。”,有天在佛經(jīng)里看到個故事:說人被猛虎追著跳下懸崖,所幸抓住了崖壁的藤蔓,暫不會粉身碎骨,卻見只大鼠正嚙噬著藤枝。感慨許多時候人生不也如此,上有猛虎,下有懸崖,手中緊握的性命正一點點幻滅,倒計時干等著墜落。但故事沒有結(jié)束,那人在崖壁上看到一小株野果,他摘下一顆放進嘴里,心滿意足地說“好甜?!保@才是人生,不在經(jīng)歷多少苦難,而在此時此刻的剎那幸福,文中書上讀來多少種思想感情,只有“當下真”。而讀書便可常駐于每一個當下,不必周旋于瑣事而讓生命顯得冗長無序,如陸游所說“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這多么靜穆,未來不迎,過往不念,此刻心有歸處,不墮漫漫長夜。 學語文教人灑脫,教人勇敢,更重要的,教人“心軟”。這世界不缺堅強,不缺隱忍,最缺的便是心軟。有些人在社會里冰雪周旋久了,一顆心硬如鐵石,再沒有淚水,再沒有同情,其人生也就極端哲學化了。而心軟,便可讓一切歸于寂寥的宛若新生,于混沌間見秩序,于車馬間見人性。到這境界,語文早不是應(yīng)試,也不是精神慰藉,而成為一味藥,從靈魂上講,有起死回生之效。到這境界,語文學習和人生,也就無分別了。 我也將有一天,會合上課本,走出學堂,面對沒有試題的考試,沒有分數(shù)的作業(yè)。何為語文?何為人生?也許那時我會有一個答案。也許耳邊會有那位學者的呼喚: “錢總要掙,家總要成,奔走紅塵,莫忘當年是書生!” 如何忘呢?雖不算擅長,雖只有感想,這也是我的語文和人生。 槐槿千年 上海中學 羅開誠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越明年……”槿開始抓腦袋,背誦是她一天中最反感的事了,沒有之一。 書桌上的原子鐘上分明四個墨綠的數(shù)字:3016。進入新千禧年以后,人類科技的更新速度經(jīng)歷了質(zhì)的飛躍,一件物品能有個五年的壽命已實屬罕見。槿瞥了一眼原子鐘——若不是十幾個世紀之前,人類將時間的定義和銫原子的振動畫上關(guān)系,桌上這個積著厚厚一層灰的世紀古董早就可以報廢多次了。 “越明年到底發(fā)生了什么……”槿開始有些不耐煩了。 槿今年17歲,國中三年級。歷史課上一次偶然的機會,她搜到一千年辨認出以前國中的課本。其上還依稀能辨認出幾個方程式的字跡——槿在心里暗笑了幾下,自然科學進步很快,現(xiàn)在這些早已經(jīng)不教了。其實不僅自然科學,社科、藝術(shù),各個領(lǐng)域的教科書都在與時俱進??善Z文這門學科,還和十幾個世紀前一樣,誦孔孟之論,賞李杜之文。 槿的語文老師,槐,是一個有些古板的中年男性。身材不高,顯得偏瘦。他還保留著上一個千禧年古人的習慣,泡濃茶、讀紙質(zhì)書??粗鹊幕艁y,他皺了皺眉頭,轉(zhuǎn)過頭去抿他新泡好的茶。槿的臉上劃過一絲躊躇的神情,小心翼翼的她背過身去,將手移向了那個按鈕。 大約3個世紀前,時間停止這一概念就已經(jīng)被提了出來,簡單來說,就是在使用者周圍創(chuàng)造一個接近光速運動的空間,以達到時間減速。經(jīng)過幾代人的努力,到了槿生活的年代,這一技術(shù)已經(jīng)非常發(fā)達——僅需要摁一個按鈕,你既可以在近乎暫停的時空中干任何想干的事,而不用擔心時間的流逝。這項技術(shù)的誕生帶來了巨大的社會的變革,涉及社會的方方面面,而與槿關(guān)系最大的,便是持續(xù)兩千多年的考試制度漸漸淡出了人類社會——因為你只需要按下按鈕,就可以隨時停下去查閱資料。 打開檢索,找到《岳陽樓記》,下一句是……等到槿離開減速時空,她已經(jīng)能很熟練的在老師面前完完整整的記誦下來。這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她用到這個小伎倆了,一來二去,槿也就更堅定了心中那個信念——語文學習對人生并沒有什么必要的作用。 “重磅消息!重磅消息!”槿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打開《自然》雜志給她的推送?!皒大學實驗研究表明,以當代人類智力水平掌握一門語言只需11個月。此研究得到官方正式,并極有可能沖擊今年的諾貝爾獎?!弊旖俏⑽⑸蠐P,槿將這篇推送轉(zhuǎn)給了老師,而后關(guān)閉了彈窗,繼續(xù)往下瀏覽。 又到了中午,槿敲開辦公室的門?;闭龑χ白?,卻似乎能感覺到槿的出現(xiàn)。他放下茶杯,示意槿湊過來。手指劃過書頁,停在一小段話前,“別說十一個月,你學語文已經(jīng)十一年了。這樣,你來幫我看看,這句話作者寫的是什么?” “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槿又想求助于減速空間,可摁了好幾下按鈕卻沒有反應(yīng)。她突然想起早上推送中一條鮮紅的系統(tǒng)維護,她沒細看,難道維護的偏偏是它?汗珠從額頭上沁出,她看著那行字,翻來覆去,只好硬著頭皮了…… 槐聽了她的答案,卻沒直接評價。他闔上書,身體向前湊:“那你知道,如果你喜歡一個男孩子,你可以怎么對他說嗎?”…… 那天槿從辦公室出來,仿佛一場夢境一般,“治學”、“愿逐月華流照君”自此從腦中揮之不去。她跑去圖書館,打開塵封的書冊,她想找個答案,她想知道這背后究竟意味著什么?她想知道為什么這會多人在語文學習和人生間畫上關(guān)聯(lián)。 可她找不到。她曾以為生命早已不受時間限制,卻發(fā)現(xiàn)還有一層隔膜她無法捅破。她想起在新聞中看到,減速空間的誕生伴隨著自殺率的大幅上升。“興許與這一層隔膜也有著或多或少的聯(lián)系?”她開始想。 “人生只似風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又是中午,槐抿著茶,一點點的說著人性、說著悲情。這是槿第一次聽到“人文情懷”這個詞,她想,大約即是一種對生命更深層次的思考,一種超越倫理的境界。 她想起曾在歷史書上看到過的,千年前北大教授的一句話:“一輩子的道路,取決于語文?!?/span> 假如明天沒有語文 華東師范大學第二附屬中學 徐施緣 苦命的丹麥王子說:“既有肉身,就注定要承受與生俱來的千般驚擾。”現(xiàn)代書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趕時間。比如在困意襲來之前做完數(shù)學,在下課鈴聲響起之前涂滿試卷,在老師說“打開默寫本”之前背完長長的《春江花月夜》。假如明天起沒有語文,那么我就不用背誦晦澀難懂的古詩詞,不必勞神扯出長篇大論的文章,看著空蕩蕩的白色書架,我是否會為省下的大把時間,露出欣喜的笑容?然而青春是本太倉促的書,我想我沒有時間去思考這些。 S城的初夏被浸泡在了連綿的雨季,雨聲敲擊屋檐的音調(diào)令人昏昏欲睡。我接過考試卷的第一題,是讓我判斷比較恩格斯說的“永遠停止了思想”和“與世長辭”哪種表達更好。我的答案是前者,唯一的理由是得分至上,順應(yīng)出題者的心情。雖然不知何方神圣非要扯出個“與世長辭”混淆視聽,但真要我分析后者的好處,我也能說得頭頭是道。這樣的語文,被應(yīng)試的外衣遮住了最原始而純粹的靈魂,讓人郁結(jié),令人疲憊。假如明天沒有語文,未必是件壞事。 “5月25日凌晨,著名女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楊絳先生在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病逝,享年105歲?!奔偃缑魈鞗]有語文,那我一定要熬夜好好地流一場眼淚,為那些逝去的文人作家深深嘆息。他們的生命與死亡失去了神圣的意義,他們堅持一生的信仰與祈愿將在太陽升起的剎那灰飛煙滅——沒有語文的世界讓我恐慌。 我想我是熱愛語文的,只是它在試卷上的面目呆板得讓人嫌棄。但我的人生離不開文學,失去了文字的滋養(yǎng),生命將會像一口枯井,了無生趣。我沉浸在巴爾扎克的灰色幽默,為小仲馬筆下的悲慘女主角哀慟嘆息,震撼于楊絳先生對于人生的淡然追求。我試圖觸摸字里行間的靈魂與情感,想要理解究竟是怎樣一顆智慧而孤獨的心靈才能體會生命的真理。是文學,給予了我潸然淚下的理由和如夢初醒的頓悟。 熱愛寫作的人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孤獨。微博人氣作家午歌說:“寫作是一種曠日持久的修行。”修行的路是孤獨的,但這份孤獨既美麗又禪定。因此,我愛上了寫作,亦愛上了孤獨。一桌,一椅,一紙,一筆和一支鋼琴曲。給自己一點時間,擺脫喧囂的人群和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稿紙上留下的所有思考都彌足珍貴。假如沒有語文,我一定會成為碌碌無為的愚鈍之人。 安妮寶貝說:“當黃昏來臨,暮色四合,我的手指就開始蠢蠢欲動?!泵慨斄璩縼砼R,不安分的靈感伴著肖邦的情詩跳起了華爾茲。我會從床上一躍而起對著電腦不斷輸入,那些文字堆積起來像個美麗的垃圾場,而我像個幸福的小乞丐。但寫作是我人生的慰藉,這樣說毫不夸張。然而要是明天起失去了語文,我會變得詞窮而沒有內(nèi)涵,抑或滿腔悲憤地去投河。 我亦因現(xiàn)在的奮筆疾書暗自慶幸。我的人生因語文的存在而感動、智慧、幸福、充實。我真切地祝愿楊絳先生幸福安然地離世,不再孤單——這也是真的。
語文學習和人生 上海中學 陸韜安 人生,由許許多多的不同事物組成,如家人,如朋友,如學習……他們都對我們的人生產(chǎn)生了或多或少的影響。 “知識改變命運”,有一定的道理。在各項學習之中,語文學習和人生最為密切相關(guān),或許也正是如此,它對人生的影響在眾學科中最多了吧…… 語文,用它那精煉的語言帶我們走進了古代百家爭鳴思想蓬勃發(fā)展的時期;語文,用它那一起呵成的文章讓我們了解了近代革命的不易和當時認門的決心;語文,用它那優(yōu)美的詞藻向我們展示了祖國的大好河山……語文,讓我們領(lǐng)略到了“漢語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大自然之美”! 漢語,從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隸書,到楷書,到行書一直在不斷地發(fā)展著,是我國古代智慧的結(jié)晶。每每提起毛筆,用心感受著墨在宣紙上如童話般暈染成一個一個字。盡管不懂那些甲骨文,金文等到底是什么意思,但那或柔軟或剛硬的字卻都那么真真切切地在我的心上刻下了烙印,讓我為之敬佩傾倒。讓我感受到了漢語“形”之美。 再翻開那么一兩篇古文,《蘭亭閣序》上那豪放不羈,行云流水的書法;《赤壁賦》那灑脫大氣的文字……仿佛僅僅是看著那些字,我們就走進了那些大家的內(nèi)心深處,讓我感受到了漢語的“內(nèi)涵”美。 語文的魅力當然遠不止如此。林清玄在《隨風吹笛》中這樣寫道“等我站在竹林前面時,整個人被天風海雨似的音樂震撼了,它像一片樂海,波濤洶涌,聲威遠大,那不是人間的音樂,竹林中也不沒有人家?!碧蘸刖耙苍@樣寫道“高峰入云,清流見底,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世界那么大,祖國那么美,我多想去看看。哪怕沒有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的膽魄,翻開一兩本書細細品讀,又與真正身臨其境有多大區(qū)別呢?如果說有,隨著人們對景點的不斷“開發(fā)”,自然景點早已不再自然。那些筆下記錄的自然或許才是獨一無二的,最為原始的自然。 閉上眼,感受語文的力量,它讓我領(lǐng)略到了“大自然之美”。 當然,除此以外,語文還有著歷史一般的魔力。杜甫的詩被后人稱為“詩史”,顧名思義,從杜甫的詩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當時的社會情況,其中又以“三吏三別”尤為經(jīng)典。近代魯迅的文章也是這樣的一個典范?!稙榱送鼌s的紀念》、《阿Q正傳》等等,運用了文學的手法間接記錄當時的黑暗日子和人們水深火熱的生活,深深地諷刺了那時的殘暴統(tǒng)治,讓我們對當時的社會有了更多的了解,而在這些文章之中,也折射出了當時烈士對于革命的偉大付出,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了“人性之惡”和“人性之美”。 雖然語文如此的神奇,但如若沒有足夠的人生經(jīng)驗又怎么能真正走進那些大家的內(nèi)心呢,所以正是如此,語文學習與人生經(jīng)驗密不可分,唯有我們多讀書,多積累,才能收獲得越來越多吧…… “腹有詩書氣自華”。語文,悄無聲息地塑造著我們,讓我們變得更有思想,更有知識與見解,內(nèi)心更為純凈…… 語文學習和人生 上外附中吳芃澤 “語文”與“人生”似乎是兩個不相關(guān)的世界,但是能將他們聯(lián)系在一起又何嘗不可呢?此乃人生大幸也!在我看來語文是可以代表人生哲理的載體,它并不是包含各種空洞乏味的大道理,它體現(xiàn)了我們對人生的認知。 語文學習似乎門檻很低,但是卻又極其深奧。究其原因是這門課就像廣東煲湯一樣需要時間和耐心,《東坡志林》中記載,有人問歐陽修如何寫好文章,曰:無他術(shù),唯勤讀書而多為之,自工。世人患作文字少,又懶讀書,每一篇出,即求過人如此少有至者,庇病不必待人指摘,多做自能見之。這段關(guān)于如何寫文章的理性經(jīng)驗之談,雖然淺顯易懂,但猶能在今天的語文學習哲理中找到其痕跡。 由此可見,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的啟示,那就可以廣而傳之,在當今的世界,事物有易亦有難,需要我們更多在語文學習中發(fā)現(xiàn)這種哲理,那就是付出時間和耐心,只有在這種既有付出又坦然應(yīng)對的環(huán)境下,方能出成果。有一則小故事可以說明這個道理,而且放之四海而皆準,黃蜂隊的博格斯身高只有1米68,他希望能在籃球技術(shù)方面有所提高,便加緊訓練,最后在后天的努力下成功成為防守最有威脅的球員。他在接受采訪時說,只有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才能達到高超的控球技術(shù),所以時間和耐心也在這里體現(xiàn)了。 語文學習帶來的哲理也可以放于我本身。我是一個朝九晚五,過著普通日子的初中生,我對語文學習的經(jīng)驗也是要有足夠的時間和耐心,每天閱讀半小時,空余時間寫點隨筆,看看名家著作,不僅提高了我的語文能力,也使我明白一個道理,那就是你的人生也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從牙牙學語的孩童到成長為一個有能力成為一個社會有用的人,這個過程是漫長也是需要有更多耐心的,可是我們很多家長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他們急功近利,奧數(shù)班,英語班,畫畫班,鋼琴班等等,他們從來不知道孩子到底需要什么,學習的目的到底是為什么,這樣培養(yǎng)出了的人只能是一個學習的機器人,而不是一個有思想有文化的人,所以在這里我呼吁所有的家長還給我們成長足夠的時間和耐心,讓我們自由翱翔吧! “語文”和“人生”相輔相成,“語文”和“人生”讓我明白一個真正的道理!
讓生活充滿語文美 上海市桃浦中學徐子陽 為什么要學習語文?語文到底是什么?這個問題困擾了我許久,我問過許多人,回答有許多不同的版本,比如”語言與文字”,”文化的傳承”,”說話的藝術(shù)”等等。他們說的都沒錯,綜合來說,語文是看透美麗的眼睛,看通世界的窗戶。我們的生活應(yīng)該充滿語文之美。 我們說先說說我們生活中為什么需要語文。 首先,語文是我們的母語課程,運用在生活中得以與人交流,因為現(xiàn)在不是原始社會,現(xiàn)代化社會需要語文文化的支撐。繩結(jié)記事已經(jīng)成為了歷史,沒有語言,就沒有國家。 其次,因為是母語,所以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中國文化。學習語文可以了解自己國家的歷史,文化,社會,從而使自己真正的融入中國這個國家。比如當幾只白鷺飛過夕陽下的湖面,你想起的不是:”啊,好多鳥。“而是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span> 最后呢,學語文也是學文學,寫作讓人得以表達自己,閱讀讓人得以理解他人,這都是人生道路上的必修課??!無論中外,無論什么體裁的優(yōu)秀文章,都是充滿邏輯思維,讓人充滿想象的,讓人在精神達到一種境界。 我們再說說語言之美,中國歷史泱泱五千年,從《詩經(jīng)》到《離騷》,再到唐詩,宋詞,元曲,語言文化之美不必解釋。當我第一次遇見宋詞,我就深深為之所吸引,平仄音韻之美令我稱奇,蘇東坡的《念奴嬌》雄渾蒼涼,筆力遒勁,實為古今之絕唱;李易安之《聲聲慢》,一字一淚,哀婉凄苦,落寞孤愁,從這些看來,漢字可以體現(xiàn)人性之美和自然之美。 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說:“語言是生活的化身。”你在生活中說出什么樣的話,就代表你是什么樣的人,就代表你的個人修養(yǎng)與品質(zhì)。究語文的本質(zhì)而言,它是一種公共事物,真正可以陪伴人一生的東西?,F(xiàn)在,我們把語文和美麗相結(jié)合,就是我們存在于這個社會的基礎(chǔ)——人與人之間溝通的橋梁;和我們?nèi)粘I畹臉啡に凇?/span>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平原說:“一輩子的道路取決于語文?!庇腥瞬环骸皼]文化我照樣活一輩子。”而我不這么認為,我認為語文的水平高低決定了一個人認識的悲喜。舉個例子來說吧,有兩個人去應(yīng)聘一個公司的職位,而公司只可以收一個人,那么面試官會怎么辦?其中一個人談吐有方,為人儒雅,出口成章,落筆成文;另一個人為人隨性,性格粗俗,答非所問,吞吞吐吐,相信每個人都會選擇前者吧?而前者不正是飽讀四書五經(jīng)的學者風范嗎?由此觀之,陳教授所言并沒有什么錯誤,而是每個人應(yīng)該意識到的問題。 在學習語文時,我們都可以領(lǐng)悟到人生的道理,得到畢生可用的經(jīng)驗,比如《岳陽樓記》、《培根隨筆》都可以豐富內(nèi)涵,生活中處處都存在著語文之美。 讓自己生活充滿語文美的世界中吧,朋友們,請用語文為生活添上絢爛的一筆! 語文---為心空點亮一束光 上海市西延安中學倪佳盈 有一堂課,讓天南地北的風情與你邂逅:有一堂課,讓久違的感動與你重逢:有一堂課,讓你失意的心陽光燦爛……記憶深處處最難忘的篇章在語文課上。 語文一直是我們所學習的重要學科,可好像我們從來沒有真正去探尋過究竟何為語文,學語文又有為那么用呢?我認為大量閱讀,去感受,思考,接受熏陶,表達自我——總之,在豐富多彩的“語文生活”里成長,這可能才是語文真正應(yīng)有的樣子。 陌上早,愛國詩人唱離騷。奔騰的江水,歷史的車輪和憂憤的屈原一通沉入江底,那些塵封的歷史通過《離騷》變得異常清晰,屈原滿腔的愛國情懷綻放出耀眼的光芒。“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直激勵著多少仁人志士、有為青年,在祖國需要他們的時候,迎難而上,共赴國難。'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從今別卻江南日,化作啼鵑帶血歸。'文天祥,兵敗被浮,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安危,而是黎民百姓,他深知,達子好血性好濫殺無故,可是他再也無力救百姓于水火之中,只有用筆墨寫出他的憂心如焚的憂國憂民之心情!我們中華民族需要這種有血性的民族精神,文天祥就是這種精神的最杰出代表,他的這種精神,一代一代傳承下來,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的精神財富。朗朗書聲中不知不覺擁有了一份情懷,那是對愛國詩人的敬仰和崇拜。 初晴好,寂寞英雄天會犒。“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shù)英雄競折腰?!弊怨庞⑿鄱嗉拍陴┤粜浅降脑娫~海洋中,我們能感受到他們雖有萬般的不得已,卻也有“不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的大無畏氣概,可唯有忍受他人不能忍受的寂寞,才可達到他人無法抵達的高度。擁有了一份感動,明白了“忍得住寂寞,方能到達高遠?!钡牡览怼?/span> 黃昏俏,春花秋月何時了。一次又一次進行心靈的旅行,旅行的真諦是帶動你的靈魂,去尋找到生命的春光。還記得徐志摩筆下的《再別康橋》:“那榆蔭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間,沉淀著彩虹似的美夢”劍橋大學的美景令人心醉神迷,《春》中,有萋萋的芳草,暖暖的春風,細細的雨絲;《綠》里,有濃濃的夏意,清純的潭水,醉人的色彩,讓我的心灣蕩起了層層漣漪。伴著書頁的油墨香,踏遍了祖國大好河山,真是“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汝果欲學詩,工夫在詩外”語文的趣味是在點點滴滴中發(fā)現(xiàn),語文的精妙是在點點滴滴中探尋。不僅記錄了名勝古跡,留住記憶;還領(lǐng)略了中國人修齊治平的價值追求;更讀出了先人情懷,鑄就了精神。語文是心的歸宿,夢的地方,讓我在記憶中慢慢發(fā)酵,醞釀;讓我浮躁的心趨于平靜;讓我在時代的發(fā)展步伐中邁得擲地有聲,讓大開大闔的生命多了一份詩意與情趣。與語文的相遇,是根與心靈的碰觸,是息息相通的交流。
語文學習和人生 上外附中初一(3)班付萬嘉 深味人間真情,在語文的樂章上譜寫愛與美的贊歌;體悟人生真諦,在語文的妙筆下閃耀理性的熠光;歷經(jīng)社會百態(tài),在語文的書卷上嬉笑怒罵;徜徉自然之樂,在語文的天堂里展現(xiàn)鐘靈毓秀的奇絕。 語文,讓我在旅行中領(lǐng)悟。當時看了朱自清先生寫的散文《威尼斯》,令我為之神往。于是,便真正來到了那兒。正如文章中所說的,威尼斯是一個別致的地方。她簡直風景如畫。海水那么綠,那么釅,會帶你到夢中去。坐在“剛朵拉”小船上,聽著船夫輕輕哼著的歌,看著樓房窗臺上的一盆盆花和水中自由自在的螃蟹和魚兒,心里充滿了美好的想象和憧憬。 語文,帶我去旅行。中預年級下學期的一篇課文是《馬來的雨》,它非常細致地描寫了馬來西亞的雨。看著這篇課文,領(lǐng)悟著,理解著,便越來越想來到馬來西亞,去好好體會一下這雨。而且課文中,不但描寫了雨,還把高腳屋、街道上以及海上的美景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還有一篇課文是《布魯塞爾大廣場》,將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進行了簡要的介紹,并將布魯塞爾大廣場描寫得十分細致?,F(xiàn)在一旦想到比利時,腦海里就會浮現(xiàn)出想象中的“鮮花地毯”,簡直迫不及待想親自觀賞。 語文,使我在生活中的做事效率有了提高。一篇華羅庚的《統(tǒng)籌方法》中,講述了在泡茶喝的過程中應(yīng)該應(yīng)該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在泡茶中,應(yīng)該先把一切事件的起源所必需的事(洗水壺)做了,然后把可以一部分不需要人工做的事情(燒開水)做了,途中再完成一些事情,最終泡茶。我也懂得了做事應(yīng)該先把最重要的事做了,再把那些可以同時做的事情盡量同時做,這樣就可以節(jié)省時間。 語文,使我對待人生更加樂觀。曾經(jīng)看過歐·亨利的短篇小說《最后一片葉子》。它講述了一位患了肺炎的女士看著窗外的藤葉,想著如果最后一片葉子落下,她就會死去。而樓下住著一位一心想要畫一幅杰作的老人,他在那最后一片葉子落下的那天晚上畫上了一片葉子,拯救了那位女士。這個故事中,真正決定女士生死的,其實是她抱不抱活下去的決心。因此,樂觀很重要。當我學習騎自行車時,我想著這個道理,就不斷努力、下定決心,最終取得了成功;當我學習中遇到難題時,我不斷提醒自己要樂觀、不放棄,最終研究出了答案;當我身體上受傷時,感到十分疼痛,但我不斷告訴自己要保持樂觀,傷口就一定會痊愈。 語文,厚碩的雙翅,激人永遠搏擊長空;語文,心靈的回響,引人走向高貴的殿堂;語文,幾許清風熹雨,給人云開月朗的爽潔。語文學習改變了我們的人生!
語文學習和人生 天山初級中學七(5)李揚 語文的學習不止是在課堂上,它的天地是非常廣闊的。人們總是刻意的去追求華麗的語言、瀟灑的文字、充滿文采的詩句,然而他們卻不知道,不經(jīng)意間,語文已走遍了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陪在我們身邊。 現(xiàn)在,我對學語文很感興趣。你曾經(jīng)想過嗎?以前,我不但討厭讀書,而且還討厭學習語文的各種活動,尤其是作文。 那時,我還小,不懂什么是讀書,更不懂什么是學習語文。媽媽為了我要提前學好語文,并讓我懂得讀書和學習的重要。所以,她每天下午當我和鄰居的小朋友玩得正高興的時候就把我“請”了回家。我非常羨慕其他小朋友還在樓下玩耍,我卻被媽媽“請”到房間里提前早教育。媽媽走到書柜前,挑了幾本兒童讀物遞給我,叫我讀并明白書里的意義,每當讀完了,就對我說:“這就是學習讀書。”還教我認字,學習每一個字的讀音、結(jié)構(gòu)、筆順、意思等知識。學完后,媽媽有對我說:“這也是學習語文的一部。” 隨著年齡的增大,我逐漸知道什么是讀書、學習。后來,作業(yè)多了,我不能經(jīng)常到圖書館看書,也不能到書店里買書。因此,爸爸媽媽只允許我在做完作業(yè)的前提下,去看書或買書。 每一次去看書我都會帶上我的兩樣寶貝,第一樣寶是筆記本,第二樣寶是筆,俗話說得好:“好記性不如一支爛筆頭”。來圖書館,剛進門,就聞到一股濃濃的書香味。拿起一本我喜歡看的書,直入眼簾的是一幅既可愛又有趣的封面人物,這些圖畫都讓人迫不及待地打開書,書的內(nèi)部是一篇篇美妙的、蘊涵著道理的文章,再配上精致、美麗的插圖,使我從此喜歡上學語文的一部分——閱讀。 有人說,語文是天上最亮的北斗星,為我們指明了前進的方向;有人說語文是山間最清涼的山泉,用清香的甘露汁澆灌著我們這些小樹苗;有人說,語文是茂盛的葉子,用他那強有力的身軀和護著我們這些未來的花骨朵兒。 語文在現(xiàn)在的用途上十分的廣泛,四處可見,所以我們更應(yīng)該學好語文,用好語文。
清如水 華外實驗馬海東 人頭攢動的大街上,燈光照射的商場里,或者是被稻香縈繞的村莊里,人們無時無刻都在用語言交流著,都在表達著自己的想法,有時他們發(fā)自內(nèi)心,有時他們被虛偽和利益包裹著,但是無論他們說著什么樣的話,我們都能夠感受到源自語文的親切的美感,不管善與惡都是如此。 一個人能夠運用語文來和他人交流,這個人的內(nèi)心一定還保留著對于世界的憧憬。就拿一個絕望到極點的人來說,他也還是能夠和他人產(chǎn)生溝通,哪怕不說話,心中也在默默地想著些什么,這個人是美的。 可是任何事都存在著兩面性,當獨裁者希特勒在德國發(fā)表演講時,他用語言為人民構(gòu)畫出來一個民族的雄心,構(gòu)畫出一個國家美好的未來,而德國的民眾感受到了他內(nèi)心的想法,與他產(chǎn)生了共鳴,從而變?yōu)榱朔ㄎ魉沟耐h。當一個個人們站在高樓下開導天臺上落寞的人,他也許會想到自己有一絲希冀的未來。這些就是語文的力量,它可以制造所謂的“惡”,擁有顛覆世界格局的力量,也能夠?qū)σ粋€普通人產(chǎn)生心靈的觸動,就像水一樣清澈。 在樓房林立的城市中,仿佛只有思想才是內(nèi)心中最明亮的,純凈的東西。我曾有一個十分要好的朋友,我們總是一起談?wù)撝車囊磺?,嘗試去發(fā)現(xiàn)隱藏的美好,互相交換著思想,互相幫助,因為語文,我們保持了最真摯的友誼。在一年前,他去了充滿光明的遠方,回到家鄉(xiāng)去上學,可是他的思想?yún)s能夠停留在我身邊,讓我能夠?qū)W習到他的智慧,從中提升自我。這也許就是語文的美妙之處。 語文不僅可以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而且對于大自然的一切都是共通的,我們可以通過用語文來吧景物,動物都一一記錄下來,從而達成與自然的交流,到達心靈的寄托,在描述的過程中達到欣賞的目的,并且一點一滴地匯集在內(nèi)心當中,理解他們。 生活中的一切都充滿著語文的氣息,語文離不開生活,生活也離不開語文,可以說,它們是相互依賴的,生活充滿雜質(zhì),而語文能夠洗滌一切,依舊清澈如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