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歲感言 —— 七十歲了,總想說點什么,就有了這篇感言?,F在還好,行動自如,過了這個年齡段,會更加衰老。清楚地知道生命的盡頭意味著什么,仍然輕松、愉快地往前走。 杜老夫子詩曰: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 轉眼間, 自己也活到了這把年紀。 看看四周, 社會安定富庶, 生活便利, 七十不稀奇。 察看身上的零部件, 還都是原裝, 功能運轉正常。 眼不花,耳不背, 腿有勁,牙還堅。 能吃能睡能爬山。 似乎覺得還不老? 在公共汽車上有人主動讓座, 那是因為滿頭的白發(fā), 還有歲月刻過的臉頰。 在后輩眼里就是一位老者, 是的, 真的老了。 不老的, 不是妖怪, 就是神仙, 人間最公平的就是時間。 無論是帝王將相, 還是庶民百姓, 無論是富翁 還是乞丐, 不會因為有權有錢, 就多給一點時間。 老了, 就老了, 老了有什么不好? 沒有了學業(yè)的壓力, 沒有了謀生的辛勞, 沒有了功利的誘惑, 沒有了家庭的負擔。 老有老的風度, 老有老的味道, 清心寡欲, 成熟溫厚, 更顯得從容、真實、美好! 還記得兒時頑皮幼稚, 還記得年少輕狂浮躁, 還記得青春時的理想與活力, 還記得寫論文評職稱的煩惱。 還記得奮斗在黃土高原大三線, 鈣鎂離子多, 喝水都苦咸。 住工棚, 邊建設邊投產。 加班加點, 不言報酬,只講奉獻。 政治掛帥, 抓革命、促生產, 狠斗私字一閃念。 那是個激情燃燒的歲月, 有幸為國防工業(yè), 獻青春, 出棉力。 十度春秋, 一生銘記。 還記得讀高中時, 愛誦王勃的“滕王閣序”, 那時還懵懵懂懂, 不解其中真諦。 年紀大了, 更理解, “馮唐易老,李廣難封”, 命運多舛, 人生那能處處遂意。 還有,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年少時, 每誦到此處, 就會心神向往,再鼓斗志。 面對困難, 年長者都不肯止步, 何況初生牛犢? 青年王勃, 交趾省親路過南昌, 適逢滕王閣盛會, 寫下了這不朽的華章。 今天讀來, 文辭華美, 典故巧用, 寓含深意, 依然覺得是一種美的享受。 歲月流逝, 從過去的故事里, 還能看到曾經的忙碌。 如今, 天天是節(jié)日, 天天是假日, 終于成了時間的主人, 手握大把的時光, 可盡展興趣、愛好、特長。 只要高興, 那一天都行。 可以過藝術節(jié), 可以過旅游節(jié), 可以過美食節(jié), 可以過情人節(jié)。 自由安排、興之所至, 這是老年人才有的專利。 吾輩的接力棒已經交出, 人生的舞臺正在徐徐落幕。 “夕陽無限好, 只是近黃昏”。 放下重擔享清閑, 天高云淡。 邁開雙腳, 尋訪名山大川, 去擁抱自然。 欣賞美景, 放飛心情, 讓快樂的思緒隨風飄拂不停。 人生恰如夢, 對酒須當歌。 攝影,旅游,跳舞, 聽音樂,唱情歌。 學知識,練書法,還寫作。 展廚藝,品美食,生活情趣多。 勤鍛煉, 游泳、打拳、慢跑, 精神矍鑠, 怎么高興怎么活。 細想起來, 還算三生有幸, 目睹時代的巨變, 享受技術進步帶來的方便。 和前人相比, 不僅擁有一個鮮活的現實世界, 還多了一個五彩繽紛的虛擬天地。 網絡、wifi, 電腦、手機、ipad, 博客、微博、微信、QQ、Email。 手機除了打電話,還可以: 看報、查詢、娛樂、照相、錄像、學習、游戲, 購物、買票、轉賬、付款、計算、繳費、充值。 老同學、老朋友、老同事, 建個群,隨時聯系。 足不出戶,就能見面,這叫視頻聊天, 通過wifi,還不用額外花錢。 忘掉年齡, 接受新知識, 與時代一同向前。 生活是如此美好, 活到七十歲都不愿服老。 保持年輕的心態(tài), 笑對人生, 把衰老嚇跑。 世上沒有靈丹妙藥, 晨練是第一大愛好。 夏練三伏, 冬練三九, 天天晨練精神好。 當然, 衰老終歸會找上門來, 堅持晨練, 就能絆住衰老的腳步, 讓衰老遲到。 笑口常開, 珍惜現在。 感恩生活, 心胸豁達。 知足常樂, 順其自然。 祝福天下的七旬翁及老年朋友, 瀟灑、祥和, 健康、快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