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專題分析 氣候命題的著眼點 (1)從氣候的要素入手,考查氣溫、降水。命題形式:通過等值線、分層設色地圖、統(tǒng)計圖等考查分布特點、影響因素、特征差異。 (2)區(qū)位分析中突出氣候?qū)r(nóng)業(yè)、工業(yè)、城市、交通的影響,如農(nóng)業(yè)區(qū)位分析中,要求描述氣候細化到氣溫、溫差,光照如何、降水多少及變化等。 (3)氣候影響分析:氣候?qū)Φ匦巍⒑恿?、土壤、植被的影響。例如,氣候影響河流的水文水系特征,從而影響水能開發(fā)、流域整治、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 (4)氣候影響下的天氣特征描述與分析,如描述阿拉伯半島的天氣特征,我們能夠在了解熱帶沙漠氣候特征的基礎上得出正確結論。 ? (5)以氣象災害為背景對災害原因探討分析。如:北方旱災等。 二、糾錯筆記 1.核心概念理解 下墊面??是指與大氣下層直接接觸的地球表面。它包括地形、地質(zhì)、土壤和植被等,是影響氣候的重要因素之一,主要表現(xiàn)在:(1)海陸差異的影響:①因熱力性質(zhì)不同,陸地比海洋氣溫的年較差和日較差都要大 ②海陸位置不同的地區(qū)水熱狀況存在差異;(2)洋流的影響:暖流對大氣底部有加熱作用,易形成降水;寒流有冷卻作用,降水偏少,但易形成霧;(3)地形的影響:海拔高的地區(qū)比海拔低的地區(qū)溫度低;坡向?qū)邓灿泻艽笥绊?,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4)不同性質(zhì)的地面吸收和反射太陽輻射的比例不同,從而影響局部地區(qū)的小氣候。 氣候特征 ?主要是指對于不同氣候類型的溫度(高低、溫度隨時間的變化、氣溫年較差大?。┖徒邓ǘ嗌?、季節(jié)變化和年際變化)特點的描述。氣候是大氣物理性質(zhì)長期的綜合表現(xiàn),而氣溫和降水是其最基本的兩個要素。 大陸性與海洋性氣候 ?大陸性氣候是內(nèi)陸地區(qū)的氣候特征,遠離海洋,所以降水較少,降水量受季節(jié)影響大,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都相對較大;海洋性氣候是靠近海洋地區(qū)的氣候特征,氣候濕潤,降水量大,受季節(jié)影響小,氣溫年較差和日較差也較小。 季風與冬夏季風??大范圍地區(qū)的盛行風隨季節(jié)而顯著改變的現(xiàn)象,稱為季風。中國地理部分,影響我國降水的季風應該指的是夏季風,我們通常所說的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是按夏季風影響的區(qū)域范圍劃分的。我國西北地區(qū)受冬季風影響,不受夏季風影響;拉薩市受夏季風影響,但不受冬季風影響。 2.思維誤區(qū)分析 【問題1】在氣候的綜合判讀時,如何區(qū)分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 如下圖所示:甲為北半球的熱帶季風氣候,乙為南半球的熱帶草原氣候。 誤區(qū):熱帶季風氣候與熱帶草原氣候,最冷月平均氣溫都大于15℃,降水都集中在夏季,故二者差別不大。 矯正:主要是在降水上的差異,熱帶草原氣候年降水量偏小,降水具有漸變性;熱帶季風氣候年降水量大,降水具有突發(fā)性。 拓展:二者在分布、成因、典型植被、盛行風也存在差異。 【問題2】具體描述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 誤區(qū):終年溫和多雨。 矯正:冬季溫和,夏季涼爽,氣溫年較差??;全年降水多,相對均勻(以冬雨為主)。 拓展:日本的季風具有海洋性的特點。如北海道的是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其特征是冬暖夏涼,溫差??;全年降水多且均勻。 【問題3】讀某區(qū)域示意圖,圖中C河長度及流域面積遠小于黃河,但多年平均徑流量卻大于黃河,試簡要分析其成因。 誤區(qū):直接分析C河流域降水量大的原因。 矯正:C河(閩江)流域位于濕潤氣候區(qū),降水充沛,河流補給充足;黃河流域位于干旱、半干旱和半濕潤氣候區(qū),降水少,河流的水源補給較少。 拓展:分析C河流域降水豐富的原因: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海洋水汽能夠到達(海陸位置);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時間長,雨季長(大氣環(huán)流);夏秋季節(jié)受臺風影響,降水多(特殊因素);位于武夷山東南側(cè),東南季風迎風坡,多地形雨;夏季午后多對流雨。 三、知識整合 1.影響氣候的因素 (1)太陽輻射 ?由于太陽輻射在地球表面不同緯度上分布不均勻,使地球上的熱量由低緯向高緯逐漸減少,這是造成氣候差異最基本的因素;(2)大氣環(huán)流 ?大氣環(huán)流促進了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熱量和水汽的交換,調(diào)整了全球熱量和水汽的分布。大氣環(huán)流對氣候的影響,主要通過氣壓帶、風帶和季風環(huán)流起作用;(3)地面狀況 ?對流層大氣中的熱量和水汽主要來自地面,地面性質(zhì)不同,直接影響到大氣中的水熱狀況。(4)人類活動 ?人類通過改變地面狀況,進而影響和改造局部地區(qū)的氣候,人類活動排放的大量有害物質(zhì),使大氣污染加重,導致氣候變化。下圖是氣候的成因與分布: 2.受單一氣壓帶或風帶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 (1)熱帶雨林氣候:終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終年高溫多雨,主要分布在非洲的剛果河流域、南美洲的亞馬孫河流域和亞洲的印度尼西亞;(2)熱帶沙漠氣候: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信風帶控制,終年炎熱干躁,主要分布在撒哈拉地區(qū)、阿拉伯半島、澳大利亞中西部;(3)溫帶海洋性氣候:終年受盛行西風控制,終年溫和多雨,主要分布在南北緯40°~60°大陸西岸,如西歐。 3.熱帶草原氣候與地中海氣候的形成?? 熱帶草原氣候和地中海氣候都是受氣壓帶、風帶交替控制而形成的氣候類型。熱帶草原氣候區(qū)處于南北緯10°至回歸線之間,以北半球為例,夏季,太陽直射點北移,赤道低氣壓帶控制該地區(qū),高溫多雨;冬季,太陽直射點南移,東北信風帶(低緯信風帶)控制該地區(qū),高溫少雨。地中海氣候區(qū)處在南北緯30°~40°大陸西岸,以北半球為例,冬季受中緯西風控制,溫和多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控制,炎熱干燥。 4.亞洲東部和南部季風氣候的特征、成因和分布 5.我國夏季風進退與雨帶位置 在我國東部地區(qū),各地雨季開始和結束的遲早,主要是由夏季風的進退所決定的。5月,雨帶位于華南地區(qū);6月份,雨帶位于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梅雨);7、8月,鋒面雨帶推進到華北、東北地區(qū)(長江流域為伏旱);9月,鋒面雨帶撤回到長江以南;10月,雨帶撤離陸地,雨季結束。夏季風強的年份,會出現(xiàn)北澇南旱;夏季風弱的年份,會出現(xiàn)南澇北旱。 6.氣候的影響分析 (1)對河流:氣候影響河流水源補給類型、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影響河流類型和湖水鹽度。(2)對地形、地質(zhì)、地貌:兩極或高山地區(qū)由于氣溫低,被冰雪覆蓋,多永久性凍土;山岳冰川的存在,會形成冰川侵蝕、沉積地貌。降水多且集中,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如黃土高原;降水多的石灰?guī)r分布區(qū)易形成喀斯特地貌;降水極少地區(qū)易形成荒漠景觀。(3)對植被:有什么樣的氣候,就有什么樣的植被與之相適應。氣候影響植被的長勢,如赤道地區(qū),熱量和水分豐沛,形成了熱帶雨林;熱帶沙漠氣候區(qū),水分過于不足,形成了荒漠景觀。(4)對土壤:氣候通過影響土壤中的有機質(zhì)或腐殖質(zhì)而間接影響土壤肥力。氣候影響生物的分布,而生物在土壤的形成過程中起主導作用。(5)對資源:氣候間接影響礦產(chǎn)資源的形成,如煤、石油和天然氣都是地質(zhì)歷史時代植物固定、積累下來的太陽能。氣候本身就是一種資源。(6)對農(nóng)業(yè):熱量與降水結合較好地區(qū)有利于種植業(yè)的發(fā)展,光照強,晝夜溫差大,有利于作物品質(zhì)提升;另外,在作物不同的生長階段,氣候的影響也有差異,比如棉花前期生長需要較多的熱量和水分,而后期生長則需較多的光照,晴天多有利。(7)對工業(yè):一些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要求環(huán)境優(yōu)美,氣候宜人;以農(nóng)產(chǎn)品為原料的加工工業(yè)受氣候影響較大;盛行風的風向與降水可能會影響到污染物的擴散,從而減輕工業(yè)的環(huán)境影響。(8)對交通:過熱、過冷、過濕、過干都不利于交通線建設施工。(9)對人口和城市:世界上的城市(人口)主要分布在氣溫適中的中低緯度地帶的沿海地區(qū)。 7.氣候類型的特殊分布 太陽輻射、大氣環(huán)流、下墊面狀況等因素奠定了全球氣候類型分布的基本格局,各種氣候類型分布具有一定的規(guī)律性。但由于受海陸分布、地形、洋流等因素的影響,氣候類型的分布又變得異常復雜,有些分布表現(xiàn)出一定的特殊性。 (1)緯度分布特殊 ①遠離赤道的熱帶雨林氣候??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及其以東島嶼如西印度群島;南美洲巴西高原東側(cè)沿岸狹長地帶;太平洋夏威夷群島;澳大利亞東北部沿岸;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部。成因類似:位于南北緯15°~25°信風帶大陸東岸及熱帶海洋中的島嶼上,受信風影響大;處于來自海洋的信風的迎風地帶,且附近有暖流流過;加上地形的抬升,多地形雨。②赤道地區(qū)的熱帶草原氣候??非洲,赤道穿過東非高原,本地區(qū)理應為熱帶雨林氣候,但由于東非高原地勢較高,氣溫降低,對流活動減弱,降水減少,缺乏形成熱帶雨林氣候的條件,形成熱帶草原氣候。 (2)海陸位置特殊 ①沿海地區(qū)的熱帶沙漠氣候??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西側(cè)阿塔卡馬沙漠、澳大利亞西側(cè)維多利亞大沙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西側(cè)納米布沙漠。南北半球低緯度西側(cè)熱帶沙漠氣候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受離岸風、沿岸寒流等因素的影響,沿海地區(qū)降水較少。②西風帶內(nèi)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東、西距海洋近,并處于西風帶內(nèi),卻是溫帶大陸性氣候。原因是該地處于南北走向的安第斯山東側(cè)的背風地帶,西部暖濕的西風氣流不能深入,降水稀少。③大陸東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如南美南端火地島、大洋洲的塔斯馬尼亞島和新西蘭南北二島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它們均位于溫帶地區(qū),又常年受西風的影響,常年有暖濕氣流從海洋上吹來,所以形成了溫和多雨的溫帶海洋氣候。 (3)分布范圍特殊 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在歐洲西部有著大面積的分布,但在其他各洲分布面積很少甚至沒有,這是因為歐洲西部平原廣闊,山脈是東西走向,有利于西風氣流影響大面積的地區(qū),所以歐洲西部有著大面積的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南北美洲由于高山緊逼西部沿海,阻擋西風氣流深入內(nèi)陸,因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狹小。大洋洲由于位于南北緯40°~60°之間的陸地面積小,因而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面積也小。 (4)延伸方向特殊 ①南北美洲西海岸的各種氣候南北延伸、南北更替分布。這些氣候的分布范圍僅局限在沿岸地帶,形成南北延伸、南北更替的分布特點。這是因為受高大的南北走向的科迪勒拉山系阻擋,各氣候帶不能向東深入,而僅局限與沿海一帶。②一般情況下,溫帶海洋性氣候分布在南北緯40°-60°之間大陸西岸,但在歐洲由于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而突破了北緯60°,一直延伸至北極圈附近。③亞歐大陸北部亞寒帶針葉林氣候大陸東岸比大陸西岸分布緯度位置偏低,主要是洋流因素: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響,東岸受千島寒流的影響。 (5)氣候類型的缺失??非洲和南極洲缺少溫帶海洋性氣候,亞寒帶針葉林氣候、苔原氣候在南半球缺失,北冰洋沿岸缺少冰原氣候分布。主要原因是在這些氣候的分布區(qū),缺少相應的陸地分布。 四、方法點撥 1.描述法 描述氣候特征的一般模式是先指出氣候類型,然后對氣溫和降水兩要素分別進行描述。描述氣溫要指出冬夏氣溫、氣溫的日較差和年較差,常用詞有:炎熱或涼爽,寒冷或溫和;描述降水要指出冬夏降水,年降水量和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常用詞有:多雨或少雨、濕潤或干燥,降水的季節(jié)變化大小。在探討氣候?qū)r(nóng)業(yè)的影響時,通常要表述溫差大小、光照強弱。在地理測試中,如果題目給定氣候統(tǒng)計資料,描述或比較氣候特征時,要注意使用定量描述與定性描述相結合的方法。 2.“三步走”綜合判讀 通過文字材料、表格數(shù)據(jù)、變化曲線、各類統(tǒng)計圖等提供氣候的特征,判讀氣候需要遵循“三步判讀法”,即以“月”定“球”、以“溫”定“帶”、以“水”定“型”。下面是常見九種氣候類型的三步判讀,范圍在逐漸縮小。 3.比較法 同樣是氣候干旱,但不同地區(qū)干旱的成因不同。如西亞、北非地區(qū)氣候干旱的原因是終年受副熱帶高氣壓帶或低緯信風帶交替控制,影響因素是大氣環(huán)流;中亞地區(qū)和我國西北內(nèi)陸地區(qū)氣候干旱的原因是深居內(nèi)陸,距海遠,海洋水汽難以到達,降水少,氣候干旱,影響因素是海陸位置;南美巴塔哥尼亞荒漠氣候干旱的原因是地處中緯西風的背風坡,降水少,影響因素是地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