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1945年9月8日,美軍在仁川登陸。根據(jù)相關(guān)國際協(xié)議,在朝鮮半島以北緯38度線為美蘇占領區(qū)分界線,因當時蘇軍已控制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北的朝鮮半島地區(qū),因此美軍選擇距漢城最近的仁川港登陸。 1945年9月8日,美軍飛機在空中看到的仁川港,近景為月尾島,遠景為仁川市。執(zhí)行占領任務的先鋒部隊是美軍第7步兵師。 1945年9月8日,美軍第7步兵師進入韓國仁川。1945年9月9日,美軍第7步兵師到達韓國漢城。 漢城,市民歡迎美軍的場面 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的日軍向美軍繳械,圖為被美軍收繳了武器的日本兵。 1945年9月9日,漢城,日本投降儀式,桌子右側(cè)為日本代表。 1945年9月9日,漢城,日本投降儀式,日本代表在投降書上簽字。 1945年9月9日,日本投降儀式,美軍代表簽字。自此,日本結(jié)束了40年對朝鮮的殖民統(tǒng)治。 1945年9月9日,漢城,日本投降儀式后降下日本國旗。 1945年9月9日,漢城,升起美國國旗。 1945年9月9日,美軍第7步兵師抵達韓國漢城后,在日本投降儀式后進行抗戰(zhàn)勝利慶典活動。 漢城,抗戰(zhàn)勝利慶典。 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的投降日本軍人被美軍遣返回國。 日本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的居民排隊等待遣返回國。 日本在朝鮮半島北緯38度線以南的居民登上遣返回國的輪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