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遼東南地區(qū)沿海,海邊人有生吃海鮮的嗜好,這也是他們的祖先闖關東的時候開始延續(xù)下來的習俗。然而,在外地人看來,這一習俗簡直就是“簡單粗暴”的代名詞。 在夜色中,探訪一家吃店的廚房。 當?shù)厝朔Q這種貝類為沙蜆子。就這么上桌了?對,就這么上桌了。生吃?對,生吃。 夾板蝦也是用來生吃的,不過跟上圖中的沙蜆子比起來已經(jīng)算是繁瑣處理了——廚師稱之為熗拌夾板蝦。顯然,熗是不存在的,僅僅是拌。 海邊人自己發(fā)明的說法:生熗蟹子塊。一個“生”字說明本質(zhì):螃蟹被切成塊,通過腌漬和拌合等手段成為一道菜。依然沒有熗什么事兒。 對于沙蝦,當?shù)厝撕苌偈斐?,大都如同這樣:加一些作料調(diào)料簡單處理即可上桌。 這才是一道真正的熗拌菜——將生泥螺放在開水里焯一下,使之縮水撈出,當?shù)厝朔Q這個過程為“緊一下”?!熬o”過之后的泥螺跟其他作料一起拌合,就形成了熗拌泥螺。雖然當?shù)厝擞惺壬阅嗦莸牧曀?,但因中毒幾率較其他海鮮要高,所以,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選擇吃起來不太過癮的真正熗拌。 當?shù)厝朔Q這種海鮮味海呲子。海呲子煮熟后放在醬油里醬一段時間,撈出切段,與其他作料一起拌合。在當?shù)兀瑹o人生吃海呲子。 馬貝頭拌小蔥。馬貝頭是煮熟的。 煮熟的油螺??梢杂醚篮炋羧獬?,也可以再下鍋辣炒著吃。 小蔥拌蟶子頭半成品。蟶子頭是熟的。這種蟶子一般被成為竹節(jié)蟶。 ![]() 小蔥拌蟶子頭成品。 ![]() 小人仙其實是蟶子的一種,因為其小,也是為了跟個頭大的竹節(jié)蟶有所區(qū)別,當?shù)厝朔Q這種蟶子為小人仙。 ![]() 小人仙特寫。當?shù)厝藲q嗜吃生海鮮,但面對竹節(jié)蟶和小人仙的時候也只能選擇熟吃。 ![]() 拌海蜇頭。一道典型的生吃海鮮。當然,也只能生吃。 ![]() 新鮮的海蜇。也是一道只能生吃的菜。拍攝的時候,在廚房等了很久沒人點拌海蜇,最后只能把這張半成品的拌海蜇圖片貼出來。文字說明一下:拌海蜇是講新鮮海蜇分塊后切條,將紅綠辣椒糖醋等材料放進去拌合。也可以根據(jù)個人口味不同放其他的食料。 ![]() 熗拌海兔子。海兔子是用開水焯過的,這道菜屬于熟吃。海兔子不是小魷魚更不是墨斗魚,最早的時候,古羅馬人發(fā)現(xiàn)海水里的這個小動物豎起觸角很像兔子,便稱其為海兔子。羅馬人的說法逐漸得到全世界的公認,海兔子名稱由此而來。 ![]() 生熗青蝦——生在前,當然是生吃。在當?shù)兀辔r熟吃最多的情形常常表現(xiàn)在煮熟后曬干打蝦米。除此之外,青蝦基本上是用來生吃的。 ![]() 生腌蝦爬子,顯然是用來生吃的。蝦爬子是當?shù)厝说慕蟹ǎ瑢W名為蝦蛄,英文名稱翻譯過來是螳螂蝦。在中國,不同地區(qū)對于蝦蛄的叫法有二十多種:蝦蛄、蝦爬子、爬蝦、蝦虎、皮帶蝦、蝦婆、蝦公、獺尿蝦、撒尿蝦、拉尿蝦、蝦狗彈、彈蝦、富貴蝦、琵琶蝦、花不來蟲、蝦皮彈蟲、蠶蝦、蝦不才、水蝎子、皮皮蝦、官帽蝦...... ![]() 海錐兒,是用來煮著吃的。海錐兒的學名是織紋螺。,在南方一些地區(qū)有食用織紋螺中毒死亡的事情發(fā)生,官方因此禁止銷售食用織紋螺;但在北方海域,尚未發(fā)現(xiàn)有毒的織紋螺——這也是遼東沿海人敢大吃特吃海錐兒(織紋螺)的原因之所在。 ![]() 對于遼東沿海人嗜吃生海鮮的習俗,向來貶斥有聲,官方也在一直引導民眾慎吃甚至不吃生海鮮,然而,貶斥之聲和行政引導終究抵不過習俗的力量和海鮮的誘惑——夜色來襲,食客們紛紛走向各種有海鮮的吃店,室內(nèi)沒位置就在街邊擺桌甚至排隊等候。當一盤盤生腌或生熗的海鮮端上,那些每年都會發(fā)生的中毒事件早就被食客們拋在了腦后。 小編工資已與此贊掛鉤,一贊一分錢, 求皇上!打!賞!↓↓ |
|
來自: 內(nèi)蒙古老國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