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愛的話:「你就不能自覺點兒嗎,學習是給我學的??!」 不知道你小時候有沒有被老師或家長這樣訓過。到底怎樣才能讓孩子自覺呢?注意培養(yǎng) Ta 的成長型思維模式,注意區(qū)分表揚和鼓勵就行。
孩子考得好,孩子請客一般來說,思維模式理論都不建議家長表揚孩子、領導表揚員工,區(qū)分了表揚與鼓勵兩種不同類型。建鴻能否給大家講講它們的區(qū)別與典型表現(xiàn)? 首先要強調(diào),培養(yǎng)成長觀的主體一定是孩子,家長可以促進,但無法替代。引用一下我導師的女兒的例子: 我的導師李曉文老師在培養(yǎng)她女兒的時候,每逢女兒考試成績好的時候,都是讓女兒用自己的零花錢請父母吃飯慶祝一下。李老師解釋:「因為最開心的人是我們的女兒,而不是我們,我們只是為你高興的?!勾蠹乙J清誰是主體——在這件事中,孩子是主體。不論成功或失敗,我們都要明確孩子才是主體。 現(xiàn)在很多家庭條件已經(jīng)相當不錯,但不少孩子會覺得自己是在為父母讀書,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呢?因為這些父母經(jīng)常會對孩子說:
所以孩子才會這么想。但李老師則是讓女兒知道:
有沒有聽英語,孩子自己記錄強調(diào)孩子是主體,我們也推薦家長更多讓孩子自我評價,鼓勵孩子自我評價。再給大家舉個孩子是主體的例子,是上過我的 「積極教養(yǎng)」課程的一位家長寫的:
上面這個做法是什么呢? 是孩子自己做記錄、打鉤,她不需要去隱瞞什么,但是家長會提醒她去發(fā)現(xiàn),如果她打鉤多的話,她的英文水平自然會提高。 我們還可以允許通過后面的努力來彌補前面的懶惰。我們鼓勵孩子自我評價,鼓勵孩子看到努力跟自我成就的聯(lián)系。最后,家長報告說孩子的英文水平真的有提高,而且很愿意去學英語。 這也是一種很好的鼓勵。 孩子彈琴姿勢不好,錄像給他看但記住,必須是要孩子自評,為什么呢?如果?由家長記錄,這就和監(jiān)工沒什么兩樣了,我強烈不推薦大家成為監(jiān)工。家長自然可以給出一些描述的評價,但可能的情況下,自評效果會更好。 再舉個我兒子彈鋼琴的例子。他一開始坐得歪歪扭扭的,說他,他還很不高興。后來我們用手機錄下來,讓他自己看,看不同姿勢彈琴的效果,后來他自己也覺得坐姿歪歪扭扭,彈出來的樂曲不太好聽。 自評的方法同樣也適用于成人。比如,當下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有拖延癥。其實,對拖延癥的看法也可以分兩種類型:有些人覺得自己天生就是這樣——「懶癌」,屬于僵固型思維模式;有些人則覺得可以用各種方法改進,不管是通過努力,或者其他方法,這就屬于成長型思維模式。 基于德韋克教授區(qū)分的「僵固型思維模式」和「成長型思維模式」,我做了一個如何鼓勵的圖,大家可以參考。 小結(ji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