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劉易斯之戰(zhàn)中,愛德華王子為了父親的安危放下了武器。和西蒙妥協了。而勝利給了西蒙一個喘息的機會,也使得之前簽訂的《牛津條例》能夠順利執(zhí)行,更重要的是,這場戰(zhàn)役之后,西蒙成為了國家的實際統治者,貴族們所主導的議會成為了國家政策決定的例行會議。這場戰(zhàn)役之后,亨利三世的兒子,金雀花王朝的繼承人,此時正年輕的愛德華王子走出幕后,進入了英格蘭的政治舞臺,又掀開了新的一頁。 劉易斯之戰(zhàn)后,亨利三世和他的兒子愛德華王子淪為西蒙 · 德 · 孟福爾的階下囚,二者以談判結束了這場爭斗。雖然西蒙為亨利三世保留了國王頭銜,但是國王的行動自由卻被西蒙嚴格限制,亨利三世及其他的兒子們生活在以西蒙為首的新晉貴族集團的嚴密監(jiān)視之下,西蒙一躍而成為英格蘭實際的統治者。 但是,領導全英格蘭并非西蒙當初的本意,他最初打著反對國王的大旗揭竿而起,沒想到繡球最后被拋到了自己的手中。但是,對英格蘭來說,他只是一個外來的貴族,在王室血統上,他沾不上邊,所以,西蒙只能說幫助英格蘭人打敗了他們的國王。因此,對西蒙來說,要維持自己的勝利果實,要想在英格蘭本地的貴族中保持自己的威望,就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然而,事情的結果是,西蒙似乎并不適合在戰(zhàn)后的結局中建立良好的秩序。 ![]() 在亨利三世被囚禁期間,西蒙主持著英格蘭的事務,但是,他的斗爭焦點卻注目在保王黨人的財產上。保王黨人的產業(yè)被西蒙瓜分一空,大部分分給了自己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對他同盟中的貴族的需求,西蒙卻不加理會,甚至加以獨裁專斷,這對他的貴族同盟陣營的團結是不利的。除此之外,西蒙并沒有著手處理殘余的保王黨勢力,他們仍然在邊境地區(qū)擁有深遠的影響力,全國的形勢仍是一團糟糕,支持西蒙的貴族們開始動搖,他們懷疑,西蒙究竟能為英格蘭的改革帶來多大成效。 西蒙的做法是,尋求平民的支持。貴族們經常會因為政治立場的不堅定而隨風動搖,為何不在平民中建立威信,走平民路線,打好群眾基礎呢?這一想法產生的結果就是 1265 年召開的會議,史稱 '西蒙會議'。這一會議的特殊之處在于除了貴族和騎士代表參加會議外,西蒙還要求各市選派兩名 ' 賢良、守法、正直 ' 的市民代表參加,從而使社會地位比騎士更低下,成分更復雜的市民代表參加議會。這種做法是歷史性的進步,平民能夠進入國家政府機構,參與國家大政方針的決策,這對于專制王權的政體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zhàn),但對國家的建設來說,卻是前進的重要轉折點。因此,' 西蒙會議 ' 也成為英國議會下院乃至議會制度的重要起點,我們后面可以看到,愛德華一世及之后的國王保留了這項優(yōu)秀的政治制度,議會制度也成為令英國率先走入君主立憲,限制專制王權的有利武器。 或許西蒙當初召開這個允許市民參加的議會時,并沒有想到將會對后世的英格蘭產生什么影響,他起初的目的就是能夠獲得平民階層的支持。然而,這個議會的召開卻與他的目的背道而馳,因為,在英格蘭,議會召開的權力只能來自國王,即使貴族們限制了王權,議會的召開仍然需要一個來自國王的宣諭。西蒙沒有獲得國王亨利三世的允許擅自召開議會,讓當時的許多貴族們認為他的這種做法是違法的,無效的,甚至有的貴族們認為西蒙有圖謀篡位的意圖,保王黨人的反對就不用說了,西蒙自己陣營中的許多貴族也開始脫離西蒙的控制,轉而投奔到保王黨人那里。 在亂世之中,每個人的命運都是瞬息萬變的。 1265 年 5 月,愛德華王子騎馬來到了英格蘭和威爾士的邊境之地——赫利福德。這里政治形勢復雜,保王黨和新貴族們的勢力交織錯落,因此,這也是一個潛逃的絕佳之地。愛德華王子雖然遭到監(jiān)禁,但仍保留一定的活動自由,接見訪客,參加貴族活動都是被許可的,西蒙的兒子亨利時時刻刻陪伴在愛德華王子的身邊,作為他父親的耳目,亨利對監(jiān)視愛德華王子這件事可謂盡心盡力。就在 5 月 28 日這一天,愛德華王子,亨利以及眾為的青年貴族到郊外獵游。擁護愛德華王子的一位貴族提議大家玩一個游戲,每個人都允許試騎所有的馬,以判斷哪一匹馬的速度最快。大家正在游玩的興致上,欣然同意。其實這是一個幫助愛德華王子逃跑的陰謀,愛德華王子聽聞最近貴族們對西蒙均懷有不滿,希望能有一位王室的人出面,來領導他們,恢復英格蘭良好的秩序,而愛德華王子作為王室接班人,又是貴族中的年輕新秀,自然是不二選擇。因此,就設計了這場逃跑的游戲。愛德華王子在擁護他貴族的幫助下,找到了最快的馬,隨后,沒有浪費絲毫的時間,帶著他的貴族隨從們,一溜煙地跑出了監(jiān)視他的人的視野范圍之外。就這樣,愛德華王子逃出了西蒙的魔掌。 ![]() 愛德華王子是亨利三世的長子,出生于 1239 年。在他身上,寄予了父親亨利三世無限的希望,在亨利三世之前的金雀花王朝的君主中,沒有一個叫愛德華的。亨利三世崇拜國王 ' 懺悔者 ' 愛德華,因此,他將對這位圣徒的熱愛以名字的方式賦予在了他的長子身上。愛德華王子確實也藉著這個亂世紛爭的時機,成長了自己,沒有辜負他的父親。愛德華王子不論是在生理上,還是性格上,都和他的祖父 ' 獅心王 ' 理查德一世如出一轍,這用遺傳學的觀點來說,難道是隔代遺傳嗎?愛德華王子長大之后,身高 1.88,和他同時代的人比較起來,愛德華王子就是典型的長腿歐巴,因此,英格蘭人親切地稱呼他為' 長腿 ' 愛德華,(俗稱 ' 長腿(Longshanks)'' 長腿愛德華 '、又稱 ' 蘇格蘭人之錘(Hammer of the Scots)不但身高令人垂涎,愛德華的相貌也繼承了金雀花歷代君主的優(yōu)良基因,氣宇軒昂,五官端正,這樣一位看起來英姿颯爽的君主,也不僅僅是一位花瓶式的擺設。愛德華王子極其孔武有力,戰(zhàn)場上英勇善戰(zhàn),意志堅定,知人善用,他的軍事才華可與他的祖父 ' 獅心王 ' 理查德相媲美,是金雀花王朝的真正 ' 高富帥 ' 了。 時代造就人才,歷史成就英雄。如果愛德華王子沒有親眼目睹他父親——亨利三世在位時國家陷于各種政治勢力的斗爭,沒有親身體驗貴族反叛,戰(zhàn)亂四起的軍事戰(zhàn)爭,而是身在天下太平的環(huán)境當中,那么,愛德華王子很可能就沉溺于西歐各種形式的騎士比武大會之中,投奔到上層貴婦的溫柔懷抱當中,很慶幸,歷史給了愛德華王子相反的選擇。 出逃之后的愛德華王子立即與保王黨貴族們取得聯系,尤其是與格羅斯特伯爵構成了一個堅實的同盟,他發(fā)誓要除掉西蒙 · 德 · 孟福爾,驅逐外國人,恢復英格蘭的秩序,將英格蘭政府交還在英格蘭人手中。此時,支持愛德華王子的貴族們大部分都是英格蘭的邊境領主,這些地區(qū)的貴族們勇猛善斗,對國王忠心不二,并且都很仇視西蒙,將他視為德 · 伯格和德 · 羅什的翻版。在愛德華王子的率領之下,開始了一場王權與反叛貴族之間的戰(zhàn)爭。 西蒙的貴族同盟當初聚集在一起時的目的就是要限制國王任意妄為的權力,他們訴求的是一場改革,而不是處死國王或者再推舉另一位國王。而西蒙一直囚禁著國王,遲遲不與國王展開對話,反而把英格蘭拖入四分五裂,紛爭不斷的泥潭,這不是貴族們的初衷。因此,這場戰(zhàn)爭的一開始,西蒙的陣營就一直處在風雨飄搖的危險當中。 王軍一路進逼,愛德華王子運用杰出的軍事策略將西蒙的軍隊同盟分割包圍,在戰(zhàn)斗中,愛德華王子始終親臨前線,沖鋒上陣,給了士兵們極大的鼓舞。1265 年的 8 月,愛德華王子把西蒙包圍在伊夫舍姆修道院。8 月 4 日,當西蒙用過早餐之后,登上瞭望塔去觀察,發(fā)現遠處出現大批部隊,當他仔細辨認時,發(fā)現懸掛的是自己的兒子小西蒙的軍旗,他興高采烈,認為援軍駕到。但是,當那支軍隊靠近時,才最終辨別出來,那是愛德華王子的軍隊,小西蒙的軍隊之前已被愛德華王子打敗,愛德華王子打著小西蒙軍隊的軍旗,不過是想迷惑西蒙。 愛德華王子率領的軍隊數量是西蒙的三倍,論戰(zhàn)力,西蒙毫無勝算的可能,唯一能夠逆轉這場戰(zhàn)爭的王牌就是亨利三世。亨利三世此時仍被西蒙囚禁在軍中,愛德華王子想必為了他父親的安危不會輕舉妄動。這一天戰(zhàn)斗打響的時候,天上下起瓢潑大雨,雙方的士兵們作戰(zhàn)都很勇猛,盡管寒風刺骨,但是,武器碰撞的聲音,騎士嘶吼的怒喊以及戰(zhàn)馬的長嘯還是掩蓋了雨點密集打擊盔甲的聲音。西蒙親自上陣,展現著他法蘭西騎士的英武,但是,愛德華王子也絲毫不示弱,在戰(zhàn)斗中,西蒙的騎士被一個個拉下戰(zhàn)馬,倒在長槍之下,他的兒子亨利戰(zhàn)死,而亨利三世也被迫穿上西蒙的鎧甲,在刺向他的騎士拼命喊出自己的名字時,才免于一死。 西蒙失去了一切希望,沒有援軍,士兵們幾近戰(zhàn)死耗光,愛德華王子專門分調了一支狙殺小隊,用于在戰(zhàn)場上尋找西蒙,并將他殺死。最后,一位名叫羅杰 · 莫迪默的貴族找到了西蒙,此時的西門已身心俱疲,在寒風和冷雨中,他已經準備好迎接結束這一切的結果。當長槍藉著戰(zhàn)馬的飛奔,刺進西蒙的脖頸時,鮮血沿著長槍簌簌滴下,西蒙口中不斷涌出鮮血,伴隨著雨水的沖刷,西蒙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當年,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法蘭西貴族到英格蘭尋求人生的夢想時,是否會想到今日會以這樣一種方式結束自己的生命。西蒙被殺之后,他的身體遭到了嚴重的褻瀆,不知是由于貴族們真的憎恨西蒙,還是被戰(zhàn)場廝殺的氣氛感染,激起嗜殺的殘暴之性,做下了如此令人反感,令人作嘔的舉動。西蒙的頭顱被砍下,他的睪丸被割下,懸掛在鼻子兩側,頭顱被作為戰(zhàn)利品送到羅杰 · 莫迪默伯爵(就是殺死西蒙的那位貴族)夫人那里,西蒙的兩手兩腳都被砍掉,送到不同的地方,交給他的敵人們,只有他的軀干被埋在戰(zhàn)死的地方,就是伊夫舍姆修道院。 當這一天結束的時候,戰(zhàn)場上到處是尸體,英格蘭的貴族們?yōu)檫@場戰(zhàn)役付出 了巨大的犧牲,許多優(yōu)秀、顯赫的人物就這樣倒在傾盆大雨之中。由貴族們限制王權的一系列舉動,最后卻是他們之間的相互殘殺,一直以來,英格蘭的貴族們擔當了國家發(fā)展的重任,雖然在很大程度上他們都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去反抗某一方勢力,去支持某一方勢力,但是,逐漸地在斗爭當中,他們開始認識到了自己對于國家的責任,在時間這個萬能的催化劑之下,一步步艱難地引導國家走上文明開化的道路,但是,貴族們也付出了巨大的犧牲,他們的數量在不斷減少,這也是為什么后期的議會中,貴族們的比例越來越少,下層優(yōu)秀的騎士和市民的比例在逐步上升,我們惋惜于優(yōu)秀貴族的喪失,但卻認為這是一種進步的犧牲。 伊夫舍姆戰(zhàn)役之后,亨利三世和愛德華王子重新掌控了英格蘭。在看到如此數量的犧牲時,愛德華王子動了憐憫的心,在面對殘余反叛勢力的開恩懇求時,愛德華王子對他們的處理很寬大。但是,亨利三世卻不想這么便宜他們,他下令對那些叛黨進行報復,對叛黨的財產通通沒收,這對叛黨們來說無異于逼上梁山。因此,在得不到國王的寬恕之后,殘余的叛黨們占山為王,各地起義不斷。愛德華王子轉而支持父親,站在父親的一邊,這不禁不讓人想到在西蒙剛開始反對亨利三世時,愛德華王子搖擺不定的政治立場。其實,在愛德華眼中,他只有一個目的,使英格蘭獲得安定。因而,愛德華王子又在父親的屬意中,開始了四處平定叛亂的事業(yè)。 ![]() 然而,當愛德華王子的平叛步伐趕到凱尼爾沃斯城堡時,吃了閉門羹。這座要塞由 ' 無地王 ' 約翰建造,西蒙親自加固,幾乎無懈可擊。愛德華王子進行了幾次的大的圍攻戰(zhàn)之后都沒有任何實質性的進展,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守株待兔,等城中糧食耗盡,棄城投降。但這對于愛德華王子的軍隊來說也是一個棘手的事,他要保證后勤的正常供應。時間是最等不及的,況且此時各地的叛亂還沒平息完,不能將時間和精力都耗在此處。因此,保王黨人想到了和解。 由保王黨的主教們和諸侯聯名起草的《凱尼爾沃斯聲明》提出了國王應該遵守《大憲章》的精神,對于叛黨的處理,《聲明》中指出 ' 應采取的手段并非剝奪繼承權,而是救贖。' 允許叛黨們購買原屬于自己但已經被沒收的土地,盡管價格非常昂貴。一年之后,凱尼爾沃斯城堡中的叛黨投降了,此時他們都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在此之后,通過類似的和解條約,亨利三世及其愛德華王子完成了對余下叛黨的歸化任務。 盡管愛德華王子在平定叛亂的過程中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是,一旦國家歸于和平,對于好戰(zhàn)勇武的愛德華王子來說,平凡的日子總是太過無味。此時,坑娃選手亨利三世又開始了他對于宗教方面耗資巨大的建筑工程,而愛德華王子此時的目光投向了圣地——耶路撒冷,的確,只有戰(zhàn)爭才能滿足他的胃口 也就是在東征之路上,愛德華王子坐上了英格蘭的王座之位。 注:1774 年 1 月 2 日,英國文物收藏者學會打開棺墓,發(fā)現愛德華尸體被完好保存了 467 年。測量發(fā)現他身長 6 英尺 2 英寸(188 厘米),因此是名副其實的 ' 長腿 '。 往期精彩推薦 下面是本文作者的支付寶二維碼,如果你喜歡他寫的東西,就用實際行動表示一下吧:) 關于時拾史事 搜索微信號:historytalking 關注時拾史事,了解正史中的八卦事。時拾史事是今日頭條簽約作者。時拾史事讀者群號 535858375,歡迎喜歡歷史的各位加入群一起交流。投稿請發(fā) historytalking@outlook.com 更多文章,長按關注 原網頁已經由 ZAKER 轉碼以便在移動設備上查看查看原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