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零一年諾貝爾經(jīng)濟學授予了三位美國經(jīng)濟學家斯蒂格利茨、阿克洛夫、斯彭斯和他們的信息不對稱(Asymmetric information)理論, 這引起了世界的的關注和興趣。 信息不對稱理論是一種分析信息不對稱對市場交易行為和市場運行效率的重要影響及解決辦法的經(jīng)濟學前沿理論, 它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基本觀點和內容。 ![]() 一、信息不對稱是市場經(jīng)濟的普遍現(xiàn)象 信息不對稱是一種普遍現(xiàn)象,它不僅存在于各類市場交易中,而且也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它根源于勞動的社會分工,人的欲望和能力的差異性和人們?yōu)榱俗约韩@利或免受損失的趨利性。所謂信息不對稱, 是指市場交易雙方擁有的相關信息不對稱, 其中一方比另一方擁有更多信息, 而且雙方都知道這種不對稱信息的分布狀況,通俗點講就是我們的兒時戲言“我知道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銷售中的信息不對稱性,指的是在市場交易中,產品的賣方和買方對產品的質量、性能等所擁有的信息是不相對稱的,通常產品的賣方對自己所生產或提供的產品擁有更多的信息,而產品的買方對所要購買的產品擁有更少的信息,如汽車市場、勞動力市場。 信息的不對稱性會造成市場的失靈,即在同一價格標準上低質量產品排擠高質量產品,減少高質量產品的消費甚至將高質量產品排擠出市場,這在經(jīng)濟學中被稱為“檸檬問題”。 保險業(yè)務的不對稱性 1、保險人(保險公司)掌握更多產品的信息,而客戶不是很了解。 2、被保險人掌握自己更多的真實內容,而保險公司并不是很清楚。 若某一方不如實告知,將會導致合同的不真實或者導致合同欺騙。 ●信息不對稱按市場主體不同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的信息, 買方不如賣方精明。例如, 在產品市場上,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的關于商品質量、性能、使用壽命和生產成本等方面的信息。 另一類是買方比賣方擁有更多的信息, 賣方不如買方精明。例如, 在金融保險市場上, 借款人比貸款人擁有更多的關于投資的未來收益和風險的信息。 ●信息不對稱按時間不同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是事前不對稱信息,又稱“外生” 信息不對稱。例如,在勞動力市場上, 在雇員同雇主簽訂合同前, 雇員就比雇主掌握更多關于自身生產效率的信息。在產品市場上, 在商品交易前, 賣者就比買者知道更多的關于產品質量的信息。 一類是事后不對稱信息, 又稱“內生”信息不對稱, 指市場交易后發(fā)生的信息不對稱。例如, 勞動者被雇用后是努力工作還是消極怠工的信息, 雇員比雇主更清楚。 二、信息不對稱的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 事前信息不對稱產生逆向選擇(Adverse)。逆向選擇是指由于交易雙方信息不對稱和市場價格下降產生的劣質品驅逐優(yōu)質品, 進而出現(xiàn)市場交易產品平均質量下降的現(xiàn)象。例如, 在產品市場上, 特別是在舊貨市場上, 由于賣方比買方擁有更多的關于商品質量的信息, 買方由于無法識別商品質量的優(yōu)劣, 只愿根據(jù)商品的平均質量討價, 這就使優(yōu)質品價格被低估而退出市場交易, 結果只有劣質品成交, 進而導致交易的停止。因此, 要從根本上解決“打假”問題,關鍵是解決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問題, 離開了這一點可能越打越假。 事后信息不對稱產生道德風險(Hidden information)。道德風險是指市場交易雙方由于事后信息不對稱, 賣方對買方的損人利己的行為。道德風險產生于事后信息不對稱的各類市場中。一是在委托代理關系中, 代理方違背委托方利益最大化目標, 為自己牟取私利。如建筑工程不按圖紙要求施工, 偷工減料, 搞豆腐渣工程, 使委托人被迫承擔更大的風險。二是在金融市場上, 借款人違反借款協(xié)議, 私下改變資金用途, 濫用借入資金。三是在保險市場上, 投保人因投保而放松對已投保的財產監(jiān)護的警惕性, 避免發(fā)生事故的積極性也大為減弱。四是在醫(yī)療保險中,保健對象由于享受統(tǒng)籌醫(yī)療而小病大養(yǎng)、無病呻吟也并非個別現(xiàn)象, 使醫(yī)療費猛烈飚升。五是在勞動力市場上, 勞動者受聘后由于實行計時工資或固定工資而偷懶、磨洋工, 或把工作當休息也是司空見慣的現(xiàn)象。 三、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有賴于搜尋和發(fā)布信息、加強監(jiān)督和激勵 研究信息不對稱的目的, 是為了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 使市場配置資源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狀態(tài)。 搜尋信息是解決事前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逆向選擇的有效辦法。市場交易中擁有較少信息的一方通過搜尋信息可以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 提高市場交易的效率。消費者搜尋信息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可避免或減少商業(yè)欺詐的發(fā)生,但每個消費者都去搜尋信息會造成資源浪費。因此, 解決事前信息不對稱產生的逆向選擇, 還需要政府的適度干預和調控。 發(fā)布市場信號是解決逆向選擇的又一基本方法。在產品市場上, 賣方可通過傳遞商品質量的市場信號來緩沖或解決買方不如賣方精的問題。在勞動力市場上, 雇主依據(jù)求職者的文憑檔次、受教育程度和工齡來甄別勞動力質量, 因為教育不僅增進人力資本, 而且文憑是顯示個人能力的信號。勞動者被雇后, 雇主還可根據(jù)其在工作中的實際表現(xiàn)對其能力作出正確判斷。市場信號是可以造假的, 假名牌和假文憑的大量存在就是證明。因此, 政府應規(guī)范市場信號的發(fā)布, 規(guī)范名牌產品和文憑的授予, 以回歸原本。 監(jiān)督和激勵是解決道德風險的基本辦法。擁有較少信息的一方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 必須搜監(jiān)督和激勵是解決道德風險的基本辦法。擁有較少信息的一方要加大監(jiān)督力度, 必須搜尋和獲取更多的信息, 當獲取有效監(jiān)督所需信息的成本大于收益時, 經(jīng)濟人應選擇激勵來減少道德風險。當個人不能從其做的事獲得相應回報時, 激勵是非常必要的。一般來說, 有效的激勵辦法一是明晰產權和價格。二是合同和信譽。尤其是信譽, 它是一種有效的激勵機制,是一種進入障礙, 因為潛在競爭者為樹立良好信譽, 必須花費大量金錢。三是把報酬和生產效率直接聯(lián)系起來, 實行效率工資制, 較高的工資鼓勵較高的生產效率, 更高的工資鼓勵更高的生產率。 信息不對稱理論為我們認識和研究市場經(jīng)濟提供了新的思路, 為我們解決市場交易中的問題, 規(guī)范市場秩序, 提高市場運行效率, 提出了系統(tǒng)的辦法, 我們要研究和運用信息不對稱理論, 為發(fā)展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服務,為我們在未來作為經(jīng)濟人主體打下基礎。 ################################################# ●不對稱競爭 競爭的過程就是不對稱的變化過程,沒有什么競爭是明明白白的 舞臺上的競爭只是被人為的截取了定義,我們被告知,這是一場公平的競賽,因為雙方都赤膊上陣,靠實力贏得競爭。但是一旦面對的是一場關鍵性的競爭,事情就不會那么簡單,因為不對稱性決定了一切。 不對稱是一種常態(tài),人的主觀愿望以及客觀存在的事實都表明對等性競爭是不存在的,不同之處遠遠多于相似性。 獲得優(yōu)勢的關鍵就是利用不對稱的優(yōu)勢,田忌賽馬就是其一,在不對稱的競爭中,雙方的較量不是一種形式,而是多種形式的較量。所以,既要保持自己的優(yōu)勢,又要守住自己的弱勢,攻守兼?zhèn)洳拍芊€(wěn)定。以弱勝強也是發(fā)揮不對稱優(yōu)勢的案例之一,找到了對方的弱點所在就可以扭轉敗局,即使對方的實力要強于自己很多倍。具體的案例有很多,關鍵是了解對抗中形式會有很多種,不管如何,對稱的情況是不存在的,就像一層波浪,雙方都有高低峰。 需要說明的是,不對稱性競爭并非是僅僅以己之長攻彼之短,而是一種更開闊的思維方式。那就是,一切都不是固定的,不是你所看到和聽到的那種,不要拘泥于結果和過程,其定義遠非這些。質疑所發(fā)生的,也就是你所聽到的定義并不是真正的本質,這是一種基準,因為你所了解的都只是冰山一角(這點必須承認)。否則我們會承認目前所發(fā)生的一切是自然的,也就是承認此次競爭是對稱的,是完全符合邏輯的,不過要了解,不對稱性必然產生矛盾,矛盾是始終存在的。 以不對稱性為基準,就能夠更加客觀的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到底是自己的問題還是客觀的問題,是表面的問題還是背后的問題,自然就能夠更加清醒的理解所處的環(huán)境。在金融領域,自古散戶無富翁。所有的金融傳奇背后都有機構的力量在支撐,不論是自己擁有的公司還是為別人打工,因為機構和散戶是不對等的,并非散戶和機構的個人能力是不對等的,但是競爭中,不僅僅是個人能力這種單一的競爭,而是方方面面的競爭,一切以結果為準繩。所以,股市不能賺錢并不一定是你個人的問題,要打開思路,更廣義的去定義自己。對于結果,不要去執(zhí)著,首先要弄清楚你的對手,你的競爭力,理解透徹了,才能更好的面對和處理所發(fā)生的一切,各種抱怨和壓抑自然就會減少很多。 競爭中獲勝的人必然是把握不對稱性熟練的人。在分析企業(yè)獲得成功的因素時,會有很多方面促使他的進步和輝煌,然而,至于是什么原因,也許 沒有人可以完全說得明白或者說這個秘密成功者不會透露。但事實是,它成功了,成功了就有他的理由,有他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這就是不對稱的結果。企業(yè)把握了在市場中的某些因素,雖然有些方面的確做的不夠好,比如服務,但是市場現(xiàn)在可以接受這些,可以容忍它的不足。市場并不要求企業(yè)很完美,他需要的你有就可以。 不對稱性不僅僅是某個方面雙方的競爭,而是在很多角度上存在競爭。在A面,可能是爭奪市場的競爭,在B面可能是打敗對方的競爭,寡頭市場中,打敗對手就能勝利,因為消費者沒有選擇。各種方面都存在不對稱,所以要想保持常青樹的狀態(tài),的確要下一番苦心。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競爭利器,平時只要產品和服務,關鍵時刻也許現(xiàn)金比產品重要N倍,有些時候渠道第一,有些時候誰先進誰第一,總之,不對稱性是核心。把握了它的變化,就是掌握了形勢和趨勢。 在不對稱中,你是什么角色? ################################################### 不對稱作戰(zhàn) 不對稱作戰(zhàn):是指用不對稱手段、不對等力量和非常規(guī)方法所進行的作戰(zhàn);不對稱軍事理論,是指用以指導不對稱作戰(zhàn)的知識體系;應當說,所有后一種作戰(zhàn)思想和理論的提出,都有效地遏制了前一種作戰(zhàn)思想和理論的銳氣。 由于歷史的原因,在可以預見到的一個時期內,武器裝備敵優(yōu)我劣的狀況還不能從根本上改變。敵優(yōu)我劣的這種情況決定了我們只有在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上高敵一籌,才有可能戰(zhàn)勝敵人。 “不對稱作戰(zhàn)”不但是一種作戰(zhàn)思想和理論,而且也是一種解決戰(zhàn)爭問題的方法論。這種方法論告訴我們,敵人希望我們干的,我們絕對不干;敵人最為擔心的事情,我們就堅決做下去。美軍在《2020年聯(lián)合構想》中指出:“今天,我們擁有無可匹敵的常規(guī)作戰(zhàn)能力和有效的核威懾能力,但這種有利的軍事力量對比不是一成不變的。面對如此強大的力量,潛在對手會越來越尋求訴諸非對稱性手段……發(fā)展利用美國潛在弱點的完全不同的戰(zhàn)法。” 進行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首先應該弄清這樣的問題:在與敵人或潛在對手的比較中,什么是我們的長處和強項?什么是我們的短處和弱項?我們的長處和強項能否有效地對付敵人的長處和強項?我們的短處和弱項能否有效地避開敵人的長處和強項?通過哪些途徑、運用什么方法才能做到揚長避短、以強擊弱?怎樣才能實現(xiàn)以劣勢裝備戰(zhàn)勝優(yōu)勢裝備的敵人?只有全面而深刻地從理論上回答所有這類問題,才能建立起不對稱軍事理論。 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的指南,是我軍新時期軍事戰(zhàn)略方針?!?b>不對稱”從敵對雙方而言,都是一個相互作用的過程。當敵人對我軍以往的戰(zhàn)爭準備情況已經(jīng)較為熟悉時,我們如果以自己的“不變”來應付敵人的“已變”,那將極為被動。從這種意義上說,“不對稱”的實質就在于求“變”。我軍新時期軍事戰(zhàn)略方針,要求把戰(zhàn)爭準備的基點放在打贏現(xiàn)代技術、特別是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zhàn)爭上。這同我軍以往所致力的“早打、大打、打核戰(zhàn)爭”的戰(zhàn)爭準備有著根本性的不同。適應新情況,改變自己,著眼新情況,發(fā)揮自己的優(yōu)勢,是謀“打贏”之必須。 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必須具有很強的對抗性。研究者必須具有很強的敵情觀念,必須具有很強的對抗意識,從而使這種研究活動具有很強的指向性。在對手或潛在作戰(zhàn)對手還沒有明確提出針對我方的作戰(zhàn)理論的情況下,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應盡最大可能去掌握對方的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探討制敵之策;在敵人已經(jīng)拋出某種作戰(zhàn)理論的情況下,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必須逐條逐項地制定出對付敵人的反措施,而且這些反措施應當是出敵意料的。進行不對稱軍事理論研究,應經(jīng)常站在敵人的角度,來“反觀”我們已有的科研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