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網資料 胡氏戳腳是指流傳在東北一帶的東北戳腳,它是戳腳中的一個種類,腿法獨特,技擊性強,是胡奉三所創(chuàng)。以八根、八母、八法十六字決,三十二字根本用法為核心,剛柔相濟,短小精悍,上身緊湊,下身靈活為基本原則;手法纏綿腿法剛勁,貼身近戰(zhàn),靈活多變?yōu)橹饕攸c。胡氏戳腳有以中低腿法為主的完整拳術體系。含有自己的獨特的拳術套路,器械套路,實戰(zhàn)單操腿,拳理論述,以及樁功,腿功,手功等各種功法訓練。發(fā)力講究蓄法分明,先蓄后發(fā),手出涌泉發(fā)力,腿出丹田發(fā)力,手腳配合,上下呼應,形成周身之整力?!笆职l(fā)如發(fā)弓,腳踢似彈簧”,一發(fā)即收,短促有力。胡氏戳腳以“文趟子”為主,兼習“武趟子”。 特點 胡氏戳腳,以八根、八母、八法十六字決,三十二字根本用法為核心,剛柔相濟,短小精悍,上身緊湊,下身靈活為基本原則;手法纏綿腿法剛勁,貼身近戰(zhàn),靈活多變?yōu)橹饕攸c。 體系 胡氏戳腳有以中低腿法為主的完整拳術體系。 套路 胡氏戳腳含有自己的獨特的拳術套路,器械套路,實戰(zhàn)單操腿,拳理論述,以及樁功,腿功,手功等各種功法訓練。 胡氏戳腳的發(fā)力講究蓄法分明,先蓄后發(fā),蓄要足,發(fā)要沖,做到發(fā)力有源,度力有根,力點準確,手出涌泉發(fā)力,腿出丹田發(fā)力,手腳配合,上下呼應,形成周身之整力?!笆职l(fā)如發(fā)弓,腳踢似彈簧”,一發(fā)即收,短促有力。 基本腿法 “八根”指的是八種基本腿法,即丁、踹、拐、點、蹶、錯、蹬、碾,這八種腿法通過前后、左右、直斜等不同方位的變化,連環(huán)運用?!皟赏冗B發(fā)如排炮,轉換靈活似臂掌”,配合手法、步法、身法,顯示出強烈的攻擊性。 基本手法 “八母”指的是八種基本手法,即推、提、綿、轉、貼、穿、纏、展,胡氏戳腳雖然是以腿法為主,但強調“一腿為主,手腳并用”。 技擊法則 技擊是胡氏戳腳之本,它有專門用于技擊的實戰(zhàn)單操腿,拳術套路中沒有不必要的過度動作,每個招式都可拆出用于技擊。 “八法十六字決”是胡奉三幾十年從事武術研究的經驗總結,概括為八法,表訴為十六字,即開張、緊湊、單靠、連隨、展翅、綿長、擁抱、旋轉。 開張法:打拳出腿時,筋骨和關節(jié)要放開,以便氣力通暢順達于使用部位,要求手、眼、身、心、步五合歸一,一動百動,勢如拉弓,內通周身,外應萬變。 緊湊法:練拳與實戰(zhàn)中,要手不離心,肘不離肋,上身緊湊封住門戶。在步法和腿法的攻防變化中,也要嚴密快速,有的放矢,不妄動,不虛動,一發(fā)即收,不留破綻。 單靠法:進身時要靠身靠進,胡氏戳腳的腿法低矮,以短踢為主,充分靠近對方,可有效發(fā)揮低腿法的作用,靠近對方時,要手封,腳踢,跨堵。單靠法是胡氏戳腳的主要技擊法則。 連隨法:為借勢的表述,連為接,隨為借,與對方接觸時,要借對方的招式的背勢而進,借對方的勁力背勢而發(fā)。一連即隨,一隨即發(fā),動作協調連貫。 展翅法:意為發(fā)力要渾圓有力,如同大鵬展翅,周身皆動,手出泉涌之力,腿出丹田發(fā)力,整體貫通,力圓而足,力剛而活。 綿長法:在運氣行拳時要綿長不斷,氣力和動作要內外協調,時剛時柔時急時緩,時起時落。以意用氣,以氣助力,意氣力合一,要求無論意志還是氣力都應有韌性,不可圖剛求猛,也不可柔軟求順,剛柔相濟為上策。 擁抱法:擁抱為進退之表述,其意是在與對方對持時,似近不近,似遠不遠,你進我退,你退我進,勢如擁抱,纏繞對方,將敵方控制在我的意圖之中。 旋轉法:在實戰(zhàn)時招式要靈活運用,上轉下,左轉右,前轉后,虛轉實,剛轉柔要隨機應變。要懂變通,明虛實,聲東擊西,指上打下,避實擊虛,虛中求實,均含概于旋轉法之中。 以上八法從八個方面表述了胡氏戳腳指導實戰(zhàn)的技擊法則。 其它套路 胡家拳還有左把槍,右把搶,左右換把槍,燕尾刀,姜家搶,武侯刀,單操刀,五斷蛟龍劍等器械套路. 部分歌決 開山神棒最為強,武祖造法人難防。 金剛捶訣 左右展翅最為先,空中望月向下翻。來往身法需緊慢,上步二郎來擔山。翻身跺足換跑式,猛虎回頭要占先。 傳人 王丕民是胡氏戳腳第三代傳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