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是中國的十大名花之一。幾千年來,蓮荷廣泛地受到人們的喜愛,在文學(xué)作品中,自《詩經(jīng)》、《楚辭》以來,蓮荷意象頻頻出現(xiàn),象征意蘊(yùn)不斷豐富發(fā)展,成為中國文學(xué)中的經(jīng)典意象之一。因此,研究蓮荷意象的象征意蘊(yùn)之源是十分必要的。
一、蓮荷文化的起源和民俗背景 荷花,又名蓮花、芙蓉、芙蕖、芙渠、扶蕖、菡萏、藕花、水花、水芝、澤芝、玉芝、凈友、凈客、水芙蓉、草芙蓉、君子花、水宮仙子、醉客、綺帳、巧笑花等,是自古至今為我國廣大人民所珍愛的花卉之一,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脊虐l(fā)掘和文獻(xiàn)記載均證明,中國是荷花的原產(chǎn)地。1973年,在浙江余姚縣羅江村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發(fā)現(xiàn)了蓮的花粉化石,經(jīng)C14測定,距今約7000年。無獨有偶,同年在河南省鄭州市大河村“仰韶文化”房基遺址的F2室的臺面上發(fā)現(xiàn)兩粒炭化蓮子,經(jīng)C14測定,距今約5000年。1987年,考古工作者又在湖南省石門縣的殷商古墓中發(fā)現(xiàn)炭化的蓮子,距今約3500年。這些發(fā)現(xiàn)證明,早在遠(yuǎn)古時代我國的長江流域和黃河流域就有荷花的分布。我國先民對荷花的觀察、認(rèn)識十分細(xì)致。最古老的詞典《爾雅》記載:“荷,芙蕖。其莖茄,其葉蘧,其本?,其華菡萏,其實蓮,其根藕,其中藥,藥中薏?!惫湃藢苫ǖ牟煌课痪袑CQ呼,將它的地上莖(即梗)叫做茄,將它的葉子叫做蘧,將它的地下莖叫做營,將它的花叫做菡萏,將它的果實叫做蓮(即蓮蓬),將它的根狀莖叫做藕,將蓮蓬中結(jié)的子叫做藥(即蓮子),將蓮子中的青嫩胚芽叫做薏(即蓮心)。沒有長久而又豐富的荷花栽植經(jīng)驗,是不可能有如此深細(xì)精確的表述的。早在周代,人們已認(rèn)識到蓮藕的食用價值,《周書》日:“藪澤已竭,即蓮藕掘?!闭f明當(dāng)時的人們待湖塘枯竭之時就把蓮藕挖出來以供食用。蓮荷不僅能給人們提供食物,而且由于它具有美麗的色澤、優(yōu)雅的姿態(tài)、清新的香氣,很早就被請進(jìn)皇宮苑囿作為觀賞性植物種植。春秋時期,吳王夫差為寵妃西施欣賞荷花之便,曾在太湖之濱的離宮修筑“玩花池”。《楚辭?招魂》中也有將荷花種植在庭院的記載:“坐堂伏檻,臨曲池些。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睘榱苏袉眷`魂的歸來,巫師煞費苦心,準(zhǔn)備了各色珍玩、美女佳肴、歌舞游戲,并雕梁畫棟,其中就提到了用荷花來裝飾庭院。這說明早在戰(zhàn)國時期,荷花就是宮廷貴族喜愛的一種觀賞性植物。因此,當(dāng)時的楚國宮廷中就很有可能種植荷花。 荷花受到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平民百姓的喜愛,不僅因為它有曼妙的姿容和豐富的實用價值,還因為它是戀情的象征?!对娊?jīng)》中的荷花就與戀情有關(guān)?!对娊?jīng)》中兩處以荷花起興的詩都和思春少女與愛情緊密相關(guān),包含有女媚男的意味。一首是《陳風(fēng)?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彼澤之陂,有蒲與茼……彼澤之陂,有蒲菡萏……”另一首是《鄭風(fēng)?山有扶蘇》:“山有扶蘇,隰有荷花……”《詩經(jīng)》的“興”不是簡單的寫景狀物,而是用以引起所詠之物。聞一多先生在《說魚》中就指出:“《易》中的象與《詩》中的興,……本是一回事,所以后世批評家也稱《詩》中的興為‘興象’。西洋人所謂意象、象征,都是同類的東西,而用中國的術(shù)語說來,實在都是隱?!边@兩首詩中的荷花都是性愛的隱語。鄭玄在《毛詩箋》中解釋第一首詩的“蒲”與“荷”時就說,“蒲喻男,荷喻女?!钡诙自娭械摹吧健焙汀摆簟?,實際上是男性生殖器和女性生殖器的象征。《大戴禮記?易本命》中說,“丘陵為牡,溪谷為(牛匕)。”因此,《山有扶蘇》中的山上扶蘇是隱喻男性,隰中荷花是隱喻女性。兩首詩中一首描寫懷春少女苦苦思慕美少年,而備受心靈的煎熬;另一首表現(xiàn)青年男女歡會時的情景。在這里荷花不僅引發(fā)了少女對美好戀情的向往,同時也是性愛的象征。由此可見,《詩弳》中的蓮荷是愛情花,是女性的象征,它奠定了中國文學(xué)與民俗中女子陽荷花之間固定的類比、隱喻關(guān)系。后 世民歌乃至文人詩深受《詩經(jīng)》的影響,往往用“荷”諧音“和”或“合”,象征夫妻和睦、百年好合:用“藕”諧音“偶”,象征配偶;用“蓮子”諧音“憐子”,寓意“愛你”。 《楚辭?九歌》中四次提到荷花或荷葉?!毒鸥琛肥乔阢湎媪饔蚣栏璧幕A(chǔ)上改編的,蓮荷意象在《九歌》中的頻繁出現(xiàn),說明蓮荷是沅湘流域常見的一種水生植物。湖南現(xiàn)有帶“蓮”、“荷”、“芙蓉”的地名將近20個。另外,根據(jù)日本學(xué)者林巳奈夫的考證,湖南常德德山、益陽赫山廟出土的戰(zhàn)國中期彩畫明器上的圖案均是荷花。由這些地名反映出的信息,結(jié)合《九歌》的描述以及考古材料的證明,可以想見戰(zhàn)國時期沅湘流域遍地荷花的繁盛景象。楚先民用隨處可見的荷花來表達(dá)他們的情思和對神靈的渴望。 《九歌》中充滿了纏綿悱惻的情思。宋代劉辰翁評《湘君》時說“幽情蜜意,字字撩人?!泵鞔跏镭懺凇端囋坟囱浴分幸舱f,“‘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是千古情語之祖。”也正因為此,東漢王逸批評《九歌》“其辭鄙陋”,宋代朱熹站在理學(xué)家的角度進(jìn)一步說其“褻慢荒淫”。從這些或褒或貶的評論中我們可以看出,《九歌》充滿了“性戀色彩”,這反映了在遠(yuǎn)古的祭祀活動中,巫師借助情愛內(nèi)容的歌舞,表達(dá)娛神的愿望,從而達(dá)到降神的目的。 英國文化人類學(xué)家馬林諾夫斯基在《巫術(shù)科學(xué)宗教與神話》中介紹梅蘭內(nèi)西亞的愛情巫術(shù)時說,“一切兩性相戀,一切誘人的本領(lǐng)”都是一種戀愛巫術(shù)的運用。神與人都有情感的需要,從“河伯娶婦”的傳說中可以看出,在中國也有這種戀愛巫術(shù)的運用?,F(xiàn)今,在沅湘流域的儺戲中,仍然可以看到巫神相戀的內(nèi)容。李懷蓀在《湖南儺戲調(diào)查報告》中說:“在名為‘神儺’的祭祀活動中,其中一個項目叫‘扛菩薩’,意即‘扮演菩薩’。一出不到半小時的小戲,提及男女之事,竟達(dá)二三十次之多。其中有種種對于男女交媾的比喻。角色之間,相互以男女生殖器為題,進(jìn)行種種揶揄。除了小人物外,連尊貴的皇母、威嚴(yán)的楊公,都參入這種調(diào)侃?!痹凇靶詰偕省睗夂竦摹毒鸥琛分卸啻纬霈F(xiàn)荷花意象,荷花正是戀情的象征,具有強(qiáng)烈的“性愛”意味。在《九歌》中我們可以看出,不論是披荷為“衣”,還是葺荷為“屋”,還是以荷為車“蓋”,都是巫為了迎神、娛神,以求降神的需要。荷成了人神相戀的媒介,成了溝通人與神的“靈物”。可能在屈原時代,巫師就以荷花為飾物來請神。據(jù)李懷蓀調(diào)查,現(xiàn)在溆浦儺戲中的巫師還頭戴荷花來請神。 荷花不但能招徠神靈,還可以用來吸引鬼魂?!墩谢辍芳刺岬接煤苫▉硌b飾庭院,以吸引靈魂的歸來,“坐堂伏檻,臨曲池些。芙蓉始發(fā),雜芰荷些?!逼渌脕硌b飾庭院的東西如:玄玉和龍蛇。玉在上古是祭祀鬼神的禮器,是溝通天人、交際人鬼、連接神人的主要媒介:而龍蛇也有引魂升天的作用。荷花具有與玄玉和龍蛇相同的作用,能使人與鬼神溝通,達(dá)到吸引鬼魂的目的。 由此可見,在古楚人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的荷花,承載了人們對愛 情和生活的美好愿望,表達(dá)了愛情和生命的永恒主題,給處于社會動蕩不安局勢下的人們帶來了心靈的慰藉。楚辭中蓮荷意象的象征意蘊(yùn)離不開其深厚的文化土壤。楚辭中的君子和戀情象征形成了蓮荷象征的兩個基本模式。此后的文學(xué)作品繼承和發(fā)展了楚辭中蓮荷意象的象征意蘊(yùn),使蓮荷意象成為中國文學(xué)中的經(jīng)典意象之一。 二、蓮荷意象的文化內(nèi)涵 蓮荷意象的文化內(nèi)涵在楚辭中主要體現(xiàn)在兩方面:一是象征具有高潔品質(zhì)的君子;二是象征憂郁哀怨的戀情。 1 高潔的君子 當(dāng)屈原受到楚王誤解和冷落之時,他就“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離騷》),用碧綠的荷葉制成上衣,用粉紅的荷花縫成下裳:“佩繽紛其繁飾兮,芳菲菲其彌章”(《離騷》),遍體鮮艷,華美芬芳。屈原設(shè)計、制作服裝用的材料就是荷葉、荷花。在旁人看來,用荷葉和荷花做的衣裳是很奇特的裝束。屈原為什么要用荷葉、荷花來裝扮自己?要穿這樣的奇裝異服呢?就是因為荷葉、荷花是芳草,是香花,他穿上用荷葉、荷花做成的芳香四溢的衣服,是用外在的修飾來象征內(nèi)在的修養(yǎng),表達(dá)自己不與世俗小人同流合污的決心。用司馬遷的話說叫做:“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史記?屈原列傳》)亦如王逸所說,“言己懷德不用,復(fù)高我之冠,長我之佩,尊其威儀,整其服飾,以異于眾?!?《楚辭章句》)王逸在解釋“芙蓉”一詞時說,“言己進(jìn)不見納,尤復(fù)裁制芰荷,集合芙蓉,以為衣裳,被服愈潔,修善愈明。”(《楚辭章句》)這是說屈原的忠言不被楚王采納,于是他回來裁制芰荷,作為自己的衣裳,以外在的服飾芳潔象征內(nèi)在品格的高潔。身上穿的衣服越芳潔,就越能表明詩人的高潔修養(yǎng)和品德。 荷花生命力旺盛,它的分布范圍極為廣泛。除中國外,日本、俄羅斯、印度、伊朗、斯里蘭卡、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均有分布。在我國南起海南島(北緯19度左右),北至黑龍江的富錦(北緯47.3度),東起上海及臺灣省,西至天山北麓,除西藏自治區(qū)和青海省外,大部分地區(qū)都有荷花分布,垂直分布可達(dá)2000米。荷花既能生長在熱帶地區(qū),也能成活于寒冷缺氧的地帶,幾乎是凡有水處即有荷花。可見荷花是一種生命力極強(qiáng)的植物,能夠耐受嚴(yán)酷氣候的考驗。印度的創(chuàng)世神話中對荷花的修潔和頑強(qiáng)有過很詳盡的描寫:“在初始之時,世界都是水澤。物質(zhì)準(zhǔn)備萌發(fā)。太陽照耀著,一朵蓮花緩緩開放,用它金色的花瓣托起整個宇宙。……水漲起來了,蓮花也隨之而長。太陽炙烤著,冬天嚴(yán)寒加劇,蓮花不流汗,也不發(fā)抖。龍卷風(fēng)席卷大地,塵土遮蔽了天地,但不能靠近蓮花,什么也不能污染它的純潔,什么也不能將它撼動絲毫。風(fēng)不能動搖它,嚴(yán)霜不能讓它凍結(jié),下面的深淵和上面的高天都不能嚇倒它。它艷麗的花床向四周伸展,上面的花兒朵朵開放。它遠(yuǎn)離著周圍世界的有形之物和上面的無形之物……”印度神話中描寫荷花驚人的生命力和它純潔、堅定的特質(zhì),不正是在黑暗的現(xiàn)實中仍保持清白忠貞品格的《離騷》主人公的寫照嗎?主人公被“蕪穢”的“眾芳”所包圍,還要受“眾女”的誹謗,最讓人難以忍受的是“靈修”背棄諾言、“中道改路”。但他仍然“忍尤而攘詬”,“伏清白以死直”,“雖九死其猶未悔”,世間如此癡情的女子猶不多見,更不用說在世事紛亂的戰(zhàn)國時期有這樣忠于君王的臣子了!這是屈子精神的精髓所在,也正是一代代人吟誦《離騷》、崇拜屈原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另外,在楚辭中宋玉從反面運用了荷的君子象征,用荷花來象征標(biāo)榜自己情操高潔的偽君子。在《九辨》中,宋玉批評楚王“被荷稠之晏晏兮,然潢洋而不可帶。既驕美而伐武兮,負(fù)左右之耿介”。宋玉認(rèn)為荷葉做的短衣雖然漂亮,卻過于寬松不能束帶;這正如懷王夸耀自己的文治武功,自認(rèn)為正派,其實卻依賴佞臣,嫌棄忠臣。宋玉用不合身的荷葉短衣來象征楚王的虛偽。 2 憂郁哀怨的戀情 荷花又名芙蓉。芙蓉,本作“夫容”(按王筠《說文句讀》卷二《舯部》校補(bǔ):“菡萏,扶渠,華未發(fā)者為菡萏,華已發(fā)者為夫容”)。臧克和認(rèn)為“夫容”的實際意思是女人想取悅于自己的丈夫。由女子飾容的嫵媚之情態(tài),進(jìn)而聯(lián)類而及花發(fā)招展、爭芳斗妍之姿態(tài),這便是追溯“芙蓉,,得名而發(fā)現(xiàn)的一類古代存在過的“人/物”關(guān)系,也即古人觀物取象的一個特征。并且芙蓉的一些別名,如:“醉客”、“綺帳”、“巧笑花”,都可印證芙蓉為女取悅于男的象征。這是人們用諧音來表達(dá)荷花的象征含義。荷花作為愛情的象征物,用來傳遞男女之間的情感,有其民俗上的淵源。自古以來,民間男女以贈香花香草的形式來表達(dá)愛情,如《詩經(jīng)?溱洧》有“芍藥之贈”,《靜女》有“彤管之貽”。楚國人也有用香花香草來寄托愛情與相思的習(xí)俗與傳統(tǒng),如楚辭中提到“采芳洲兮杜若,將以遺兮下女”(《湘君》);“搴汀洲兮杜若,將以遺兮遠(yuǎn)者”(《湘夫人》);“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大司命》);“被石蘭兮帶杜衡,折芳馨兮遺所思”(《山鬼》)。這些香花香草被賦予了多少柔情蜜意,苦苦相思,寄托了人們對愛情的美好憧憬?,F(xiàn)代青年男女用贈紅玫瑰的形式表達(dá)愛情,紅玫瑰是現(xiàn)代的愛情花,而屈原時代楚國的愛情花則是荷花。荷花隨處可見,它自然而然地成為溝通男女情感的媒介,因此屈原把荷花比喻成媒人?!毒耪?思美人》:“令薜荔以為理兮,憚舉趾而緣木。因芙蓉而為媒兮,憚蹇裳而濡足?!边@里的“媒”和“理”都是指媒人。主人公想上山下水去找薜荔和芙蓉做媒人,來傳遞對美人的思慕,但上山怕爬樹,下水怕水沾濕了腳。這是一個政治隱喻,屈原把楚王比作美人,把政治上的受挫比喻成愛情的受阻,屈原對楚王的赤膽忠心由主人公對美人的一片癡心而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芙蓉意象隱隱地透出主人公的相思無法傳達(dá),臣子的忠心無法令君王知曉的感傷?!毒鸥?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勞,恩不甚兮輕絕”一句中也提到了主人公想請薜荔和芙蓉做媒人,然而兩人不同心,請媒人又有什么用呢?“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這是屈原摹仿民間流傳的“顛倒歌”或“倒唱歌’’的“倒反”的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表達(dá)涉水求薜荔,上山采荷花,就如同緣木求魚一般,不會有任何結(jié)果。這里的荷花意象與《九歌?湘夫人》中“葺荷為屋”一樣,都表達(dá)了主人公不見所思,望眼欲穿的哀怨和急切?!毒鸥?河伯》中的“以荷為車蓋”和《九歌?少司命》中的“以荷為衣”也表達(dá)了主人公相思的苦楚。相愛之人雖然有短暫的歡愉,但卻要忍受長久別離的悲傷。明代的陸時雍在《楚辭疏》中評《九歌?河伯》:“‘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河伯甫交而遂離者也?!c女游兮九河,沖風(fēng)起兮橫波’,‘與女游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將來下’,情何苦也?!怂囐夂缮w,駕兩龍兮驂螭’,彼河伯杏然以去矣,而乃‘登昆侖兮四望’,不亦彷徨而無所止乎?‘魚鱗屋兮龍?zhí)?,紫貝闕兮朱宮,靈何為兮水中’,蓋招之之意也。此其詞何其從之苦,而相別 之據(jù)乎?”他兩次提到“苦”字,道出了相思的辛酸苦楚。“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這里的“悲”顯然是大于“樂”的??梢?,蓮荷意象傳達(dá)了主人公對愛情的強(qiáng)烈渴望,及對戀人的苦苦相思,其中所表達(dá)的情感都是憂傷的、哀怨的、蕩氣回腸的。 三、楚辭蓮荷意象對后世文學(xué)的影響 楚辭中蓮荷意象象征高潔的君子和哀怨的戀情,為后世文學(xué)所繼承發(fā)展為兩路:一路是君子的象征;一路是愛情的象征。 從魏晉南北朝一直到唐朝,以蓮荷象征君子一度沉寂。到了宋代,理學(xué)家周敦頤繼承和發(fā)展了屈原《離騷》中以蓮荷喻君子的象征傳統(tǒng),他在《愛蓮說》中稱賞蓮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香遠(yuǎn)益清,亭亭凈枝?!睂⑸徎ū茸鳌盎ㄖ印保粌H取荷花芳潔的特質(zhì),還運用了荷枝的結(jié)構(gòu)特征和姿態(tài)來比喻君子美好、高尚的道德情操。后來不斷有人效仿,于是荷花與梅、蘭、竹、菊一樣成了君子的代名詞。 蓮荷的愛情象征一直沒有間斷,并且不斷得到豐富和發(fā)展。在三國時代的文學(xué)家曹植的《洛神賦》中,蓮荷哀怨戀情的象征內(nèi)涵得到了繼承。作者用荷花來形容洛神那令人驚艷的美貌,“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焙苫ㄔ谇宄核ǖ挠骋r下,顯得更加嬌艷欲滴。從這句話中我們可以想見,春心蕩漾的洛神,由于嬌羞而面色緋紅,更顯嫵媚動人。與《九歌》中的神君一樣,洛神也是令作者苦苦思慕卻又無法親近的美麗幻影。此時,荷花的“愛情”象征意味尚是朦朧的、收斂的。到了南北朝時期,采蓮詩的出現(xiàn)使荷花的“愛情”意味變得清晰起來。如《子夜四時?夏歌》:“朝登涼臺上,夕宿蘭池里,乘月采芙蓉,夜夜得蓮子?!薄扒搴缮w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蔽髑琛稐钆褍骸返谖迨祝骸皻g欲見蓮時,移湖東屋里。芙蓉繞床生,眠臥抱蓮子?!弊钭尨蠹叶炷茉?shù)氖悄铣摹段髦耷罚渲袑懙溃骸安缮從咸燎?,蓮花過人頭。低頭弄蓮子,蓮子清如水?!边@些都是運用“蓮”與“憐”的諧音,來傳達(dá)兩性之間的柔情蜜意。蕭繹的《采蓮賦》也表達(dá)了這一主題:“……紫莖兮文波,紅蓮兮芰荷。綠房兮翠蓋,素實兮黃螺?!枞眨骸逃裥〖遗瑏砑奕昴贤?。蓮花亂臉色,荷葉雜衣香。因持薦君子,愿襲芙蓉裳?!边@一段描寫,不禁讓人想到自薦枕席的高唐神女。這里的“碧玉小家女”不用靈芝草來媚惑,而是通過手持荷花,穿上荷花做的衣服來達(dá)到這一目的。如果說靈芝草是一種“媚藥”的話,荷花則可以稱之為“媚飾”。所有這些以采蓮為主題的作品,“采蓮”的性愛意味是很明顯的。又如漢樂府的《江南》:“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魚戲蓮葉間。魚戲蓮葉東,魚戲蓮葉南,魚戲蓮葉北。”聞一多先生解釋說:“用魚喻男,蓮喻女,說魚與蓮戲,實等于說男與女戲?!?《說魚》) 此后的一些神怪小說中,荷花的愛情色彩越來越濃烈,荷花幾乎成了色情的象征。如東晉干寶《搜神記》中的“丁初”一篇,記述了大蒼獺用荷葉作衣,頭頂荷葉為傘,幻化為美女來勾引人間少年的故事;《北夢瑣言》中的“蘇昌中”所記,白蓮花幻化成絕世美人與士人蘇昌中相狎,最后情郎發(fā)現(xiàn)此女為妖,于是情郎折斷荷枝,花妖香消玉殞。還有明代的《喻世明言》“月明和尚度柳翠”、“明悟禪師趕五戒”兩卷中,兩個修行數(shù)十年的禪師,最后因兩個名叫“紅蓮”的女子犯了如來色戒。詩句“可憐數(shù)點菩提水(可惜菩提甘露水),傾入紅蓮兩瓣中”,以紅蓮象征女陰,喻指性愛?!读凝S志異》中也有這類故事,如“蓮花公主”、“荷花三娘子”、“蓮香”。在所有這一類故事當(dāng)中,不論女主人公是用荷花作裝飾,還是由荷花幻化而成,還是以蓮荷為名,她們無不是嬌媚動人、攝人魂魄的。她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媚人??赡苓@是男性的性壓抑心理在文學(xué)作品中的一種釋放。 楚辭中蓮荷的“愛情”象征意味,為后代文學(xué)中蓮荷“性愛”象征的濫觴。在荷花.“性愛”象征意味積累嬗變的過程中,這種象征的表現(xiàn)手法由隱晦漸漸趨向直露;其中的情緒由哀傷到歡愉再到多元化指向;其中蘊(yùn)蓄的情感色彩由溫和純潔到濃烈淫蕩,并帶有靈異色彩。 綜上所述,荷花是《楚辭》中最常見的“香花”,是屈原奠定的“香草美人”象征意象系統(tǒng)的有機(jī)組成部分,是詩人品格、政治命運的象征物,也是溝通陰陽、交際人神的通靈寶物。蓮荷意象在楚辭中主要有兩大象征意蘊(yùn):一是象征高潔的君子:二是象征愛情。楚辭中蓮荷意象的象征意蘊(yùn)及其情感功能成為后世文學(xué)中蓮荷意象豐富象征的濫觴。此后,蓮荷意象成為中國歷代文人雅士用來吟詠性情、抒發(fā)情感的經(jīng)典意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