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傳記是通過對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領(lǐng)域進行系統(tǒng)描述、介紹的一種文學作品形式。梅寒把這兩本人物傳記書稿《納蘭容若傳》和《李清照傳》交到我手里,想讓我寫幾句話,我頓有幾分猶豫:一對于人物傳記這一文體,我僅屬于“興趣閱讀”;二是自己對于納蘭性德和李清照這兩個歷史人物了解甚少,似無發(fā)言權(quán)。
由于編作來往,2012年,梅寒以數(shù)十篇小小說佳作引起我的注意。后來知道她在寫作領(lǐng)域正全面開花,小小說、美文、隨筆、人物傳記等均有涉獵。已出版各種著作文集十余本,是一位具有良好文學寫作潛質(zhì)的年輕女作家。
近幾年來,梅寒的寫作興趣似乎集中于歷史人物傳記這一領(lǐng)域,尤其對文學、文化領(lǐng)域的歷史人物,她更是情有獨鐘。李清照與納蘭容若,是中國詞壇上的兩位大家,一位被稱為千古詞宗,為婉約詞鼻祖,一位是清代以后最受世人關(guān)注的大詞人。在兩年多的時間里,梅寒一口氣寫完這兩位大詞人的人生傳記,不能不讓人驚嘆。
先打開《納蘭容若傳》這本書,我的視線就被粘住了,看一節(jié)再往下看一節(jié),我被梅寒洋溢在字里行間的一份自信所吸引,也深為她的那份嚴謹與認真而欣慰。梅寒希望奉獻給讀者的,是這樣一部作品:它有史書般的嚴謹,力求最大限度地去走近歷史中真實的納蘭性德;它有詩意唯美又不乏靈動的語言,力求與納蘭性德清麗的詩詞相得益彰;它有著小說般迷人的情節(jié),環(huán)環(huán)相扣能讓讀者打開書就舍不得合上;它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誠與真情,傾情抒寫這位清初大詞人的苦樂人生。這是梅寒的寫作宣言,也是她對于自己的一份內(nèi)在的自律性要求。
納蘭性德,清初第一大詞人,康熙朝明相納蘭明珠的兒子,出生于貴族之家,自小過的是錦衣玉食的生活,及至成人,讀書應(yīng)科舉,入宮做侍衛(wèi),深得康熙寵信。他集才、學、情于一身,以三百四十多首詞作享譽中國文壇,其詞作清麗凄婉,哀感頑艷,以致時隔三百多年之后,他的擁躉者還在為他如癡如醉。或許梅寒本身就是納蘭性德的超級粉絲之一,在寫這本書前,她已經(jīng)深深地迷醉在納蘭詞里,數(shù)年的散文美文創(chuàng)作中,文章題目,文集題目,多有化用納蘭性德的詞句?!叭松糁蝗绯跻姟?,“誰念西風獨自涼”,“我是人間惆悵客”等,都曾被她當作文題寫進自己的文章里。
歷史是絢麗多彩的萬花筒,歷史人物有其復雜性,傳記要從人物的復雜性中對人物做出理性的、客觀的評價。這本《納蘭容若傳》的書寫,可謂是對梅寒傳統(tǒng)文化與寫作功底的一次綜合性考驗。查證史料,安排情節(jié),組織語言,塑造人物……傳記寫作,不似純粹的文學創(chuàng)作,可以讓作者天馬行空自由發(fā)揮,這種文體如同戴著鐐銬的舞蹈,要遵循歷史的真實又要寫得靈動耐讀,不是件容易的事。許是數(shù)年來在寫作領(lǐng)域里的不斷探索,還有數(shù)年來持續(xù)的閱讀與書寫,奠定了梅寒游刃有余的傳記寫作功底。她的傳記作品,“寓褒貶于記述之中”,有歷史走動的聲音,有翔實而可考的資料,讀來不失一種厚重之感。她又是那種聰穎靈動的作家,能走近傳主的內(nèi)心世界,與傳主進行心靈對話,沒有時空隔離之感。而多年的寫作,讓她對手中的文字工具應(yīng)付起來輕松自如,營造氛圍讓人如臨其境,刻畫人物形象呼之欲出,敘述語言不疾不徐。文中多有旁征博引,歷代名家辭章詩句,信手拈來,稍加點染,便將那些古老的優(yōu)秀文化元素植入文中,與筆下的人物故事水乳交融,使其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在漫長的中國封建社會,宋代女性文學代表著中國古代女性文學的最高成就,而李清照可說是宋代女性女作家中的最為杰出的代表。李清照一生創(chuàng)作豐贍,詩、詞、文、賦、論,各種體裁皆有涉獵,每一種體裁都有華章傳世,莫說在大宋,就是在整個的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與那些傲視天下的男性作家相比,李清照也絲毫不遜色。她詞中的婉約,詩里的豪放,散文賦體的豐沛才情,在金石文物收藏整理方面的卓越成就,還有她作品中透露出的滿腔憂國愛民的思想,注定了她千古才女的高度,難有第二人超越。
與納蘭容若短短三十余年的生命歷程相比,李清照這位活過七十多年的宋代女詞人,其人生故事自然更是波瀾起伏豐富而充滿波折。梅寒在研讀大量李清照的相關(guān)詩詞文賦、史料傳記的基礎(chǔ)上,又多次去開封、章丘、青州等李清照當年重要的生活居住、活動場所考察瞻仰,在現(xiàn)實與歷史的交織中感受女詞人當年的生活及心路歷程。
因生活閱歷的積淀與自身思想的日趨成熟,在這本書里,梅寒能以一種更為理性、成熟的視角來打量審視這位偉大的女詞人,在她的筆下,李清照的一生是充滿激情浪漫的,她與趙明誠的一生的愛情詞章華麗而唯美,千百年來依然引得多少后人嘆羨;在她的筆下,李清照的一生更是充滿波折與凄苦的,她一生經(jīng)歷朋黨之爭的無端迫害,經(jīng)歷過國破家亡流離之恨,經(jīng)歷過再婚離婚之風波,即使最讓人嘆羨的李、趙愛情也非完美,她曾一次又一次忍受來自情感的傷害,直到最終她孤老天涯客死異鄉(xiāng)……然而,李清照卻是不屈的,是傲然的。面對人生的重重打擊,她流淚,悲傷,但悲傷過后依然會堅強地走下去。
她有一支清麗的詞筆,清麗卻不纖弱,在她柔情似水的女兒情懷深處,她亦有著不讓須眉的豪情與雄心。她有世人艷羨的愛情,梅寒卻毫不避諱地去揭開那層層美麗溫情的面紗,直面李清照人生中的種種不如意與缺憾。這是一本客觀又不失濃情的人物傳記,翔實的史料與作者不乏深情的評說,完整地記敘了女詞人李清照凄美的一生。
縱讀梅寒的兩部長篇人物傳記,我覺得梅寒是那種追求唯美又不乏嚴謹?shù)呐骷?。她曾在一篇文學創(chuàng)作談中說:這個世界,沉重與苦難本來已經(jīng)夠多,我不想再用自己的文字給這個世界增添一份沉重了。哪怕筆下的文字是清的淺的,也要它給人一種美與暖,給人一種向上的力量。實際上,她的文字并不似她自言的那樣清淺,文中雖有敏感和愁緒,但并不缺少冷靜與理智。就如這兩本傳記,追求文字的唯美與靈動只是她對自己最基本的一條要求,文中佳詞妙句,俯拾皆是,比如在《綱蘭容若傳》開篇的自序中她寫道:
便有人說他是一樹寒梅,骨骼清奇,飄逸出塵,與涼月冷煙為伍,也無意和光同塵,他不隨波逐流,也無孤芳自賞,在北國的冰天雪地里,卓然挺立。開成大清詞壇上最是特別的一枝。
便有人說他是一朵佛前的清蓮,心懷蒼生,滿懷悲憫,生于溫柔富貴之鄉(xiāng),出于王侯將相之家,卻出污泥而不染。
便有人說他是那一朵過早凋零的夜合花,傾盡所有的努力,也只開了那么短短的一季,卻香繞天涯。
正是字字生香,滿紙芬芳。
然而,我覺得這兩本書真正打動人心的還是涌動其間的真情與思想,是作家那份敏銳獨特的個性感悟。對于納蘭性德和李清照這兩個歷史人物,坊間關(guān)于他們的書寫可謂五花八門,正是一千個人眼里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梅寒筆下的納蘭性德與李清照卻有諸多不同他人的地方。
譬如,有太多人總是緊盯著納蘭容若的富貴身份,卻不知他為何屢屢在詞中發(fā)出那樣哀怨的聲音。梅寒則能抽絲剝繭一般從他的出身職業(yè)情懷性格,去探尋他惆悵的根源。
譬如,有人一提及李清照與夫君趙明誠的愛情,就不約而同想起他們歸來堂賭書潑茶的千古佳話,梅寒卻以細膩之筆細細梳理這個完美愛情神話下的真實……
為人立傳就是為了“鑒人明事”,人物傳記是后人或人物資料的有效記錄形式,對歷史和時代的變遷等方面的研究要提供多方面的信息量,為人立傳更要有自己獨特的感悟與發(fā)現(xiàn),人云亦云不過是歷史資料的重復與記錄。有心人,天不負,梅寒埋頭書齋兩年,大量的閱讀與查證,數(shù)次增刪潤色,她的這兩部長篇人物傳記《納蘭容若傳》與《李清照傳》,我認為均做到以上幾點了。
——2015年10月于鄭州
|